◆ 前瞻性。如何处理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身后事”,目前尚且不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作者富有远见地发掘了这个未来将会逐渐被人们重视的问题,促成了很有价值的探讨。
◆ 成体系。围绕网上遗产背后的法律和伦理,作者展开了全面的讨论。作者从2006年就开始关注互联网时代死亡的相关问题,经过十余年的调查和研究,积累了大量实例,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对于这个尚且新奇的话题,却有这样成体系的研究,非常少见。
◆ 有共情。作者身为心理咨询师,接触了诸多感人至深的真实案例。猝然而逝的挚友,失去女儿的母亲,乃至于作者在葬礼和处理遗物时的亲身经历,都给人强烈的共鸣。网上遗产,不是遥远的杞人忧天的问题,它关乎我们自己。
你担心自己死后,社交网络账号被家人登录吗?
“集体点蜡”真的有意义吗?
我们今天的“晒娃”,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喜欢吗?
在我们死后,我们在网上的私人信息并不会凭空消失,而会成为一种qiansuoweiyou的遗产:“数字遗产”。终有一天会死于数字时代的我们,要如何处置自己的“数字遗产”?数字时代让人们面对死亡时的痛苦和悲伤都变得更加复杂,我们渴望保留回忆,也渴望保留某种程度的隐私。作为心理咨询师,作者历经十余年,记录了人们在处理“数字遗产”时遇到的种种困境,用无数触动人心的真实事例,让我们qiansuoweiyou地思考在数字时代的记忆与爱,死亡与不朽。
我的外祖父母在有机会成为数字移民之前,就已经经历了出生、活着和死亡,如果他们还在世,如今这些已被传开的照片和未被传开的一些事情会令他们感到困惑。乍一看,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遗赠,以及我的家庭成员对待这些遗赠的不同态度,似乎和数字时代没什么关系;但是,“身份”“失去”“联系”“记忆”“控制”“所有权”“照管财产”和“隐私”这些主题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与生和死息息相关,而且它们都深受数字时代的影响和挑战。关于这些概念的一切已经改变了,这种改变不是渐渐地、一点一点发生的,而是突然伴随着数据海啸席卷而来。不论你是数字移民还是数字原住民,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思考你的死亡,还有反思你的生活。我在研究生院学习过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可能曾预测到这一点,但事实证明,一般意义上的死亡,特别是数字时代的死亡,是一个出奇有用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思考我们在人生中做出的选择,考虑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什么,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行为。
因此,这本书讲述了你和你的爱人,以及爱你的人之间的关系,你们对彼此而言意味着什么,你们如何相互联系,以及在你或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后,你希望如何与他们保持联系。这本书讲述了当你的呼吸变成了空气,身体变成了泥土之后,你希望如何被人们记住,以及数字时代将如何让这一切以十年前难以想象的方式发生。这本书讲述了你如何决定什么是私人的,什么是公共的,现在,信息时代已经颠覆了人们对隐私的历史期望和定义;还讲述了你对Facebook进行的设置将如何决定你以何种方式被永远记住。这本书讲述了拥有或控制着你的数据的个人或力量可以最终决定你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以及谁能看到你留下的东西。这本书讲述了网络中生与死之间界限的消隐,讲述了人们在哪里交往、见面、社交,以及在不久的将来,某一天,你的一些最要好的朋友以及最投缘的谈话对象可能会死去。这本书讲述了我们对永生的幻想,以及数字技术所带来的诱人希望,可能,只是可能,我们正开始弄明白如何欺骗死亡。
所以,你是希望自己的遗产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下去,还是希望你的数字足迹完全消失,就像一道海浪把你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冲走一样?你更喜欢数字不朽的理念,还是物理和技术都会过时的理念?仔细思考一下再回答。不论你选择哪一个,一旦选择了,请非常仔细地阅读相关的“条款和条件”。
目录
引言 纪念伊丽莎白
第一章 在数字时代死去
第二章 在线的悲伤
第三章 “我同意以上条款”
第四章 逝者隐私权 vs. 家属知情权
第五章 管理网上的逝者
第六章 恐怖谷
第七章 来自逝者的声音
第八章 “晒娃”的迷思
最后的话 在数字时代面对死亡的十条建议
Yi流的写作,作者没有因为面向大众读者而削弱表达,而是采用了心理学的表达方式。
——Simon Bignell,《心理学家》杂志
本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社交网络如何与死亡碰撞,并重新定义了死亡。
——Geoff White,调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