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佛门泰斗和禅门尊宿。长老一生活了106岁,出家84年,弘法度人无数。作为当代佛教界的一代宗师,本焕长老一直以身垂范,作四众楷模。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精通佛学,道心坚固,戒律精严,懂得管理,对自己要求严格,数十年如一日刻苦修行,深受四众尊崇。可以说,本焕长老的一生,就是真正的佛系人生。
本书起名《佛系人生》,是希望从根本上纠正大家对“佛系”二字的误会,让读者通过对这位传奇法师的理解,对他的智慧的感悟,真正读懂什么是佛系人生的大智慧。
粗心用功与细心用功
今天我讲一下粗心用功与细心用功,也就是有心用功和无心用功。
什么叫粗心用功呢?
就是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妄想多杂粗重,用功太粗疏,不细密,心粗粗用功,就叫粗心用功。
粗心用功因为心是粗的,气是粗的,所以很难把功夫抓住,很难把疑情提起来。即便偶尔提起来了,也难保持住,时间延续不长,过一会儿就没有了;没有了之后,又提起来,它又有一点,时间又不长,又消失了。
所以,粗心用功,它的力量不大,时间不成片,容易失掉。失掉之后,要把它再提起来,都很不容易。原因就是,你在用功的时候,心、气、念都是粗的,功夫是断断续续的,不绵密。
那么,功夫怎样才能由粗变细呢?
要知道,功夫的细,不是你有心去细的,有心去细是细不了的。功夫用久了,它会慢慢变细的。
一个人活了几十年,一天到晚打妄想,形成了习气,要它不打妄想是很难的。你不有意打妄想,它也会自动打妄想的,这都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为什么会这样?
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
各位想一想,你活了三十岁,有没有用二十年的功夫?没有的,光打妄想。
如果你用了不止二十年的功夫,时时刻刻都在功夫上,你的功夫也会越来越细,也会成为一种自然。
粗心用功夫,好比上下两层:上面是用功夫,参“念佛的是谁”,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参究,找这个“念佛”的本来面目;下面呢,尽是妄想烦恼,它们还在翻来翻去,一刻不停,像一锅开水,吵吵闹闹、上上下下的。
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怕,怕也没有用。
它翻它的,你搞你的,不要有心跟它斗,不要起烦恼,你只管心平气和地去用功。
因为你是粗的,它是细的,但是时间久了,你也会细的,那时就该它走人了。
要知道,打妄想也是这颗心,用功夫还是这颗心,等到用功夫和打妄想合到一块去了,那就好了。
那时,你有了功夫,就没有妄想;有了妄想,就没有功夫。所以说,粗心用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小过程,而是一个大过程。因为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功夫太粗了,还没有细下来。
我们要想把功夫细下来,还要从功夫上来细,功夫做细了,这才是真正的细。如果我们不从功夫上来细,而是有心地去想细,那就会细出毛病的。
所以,用功的人,一定要从思想上去细,思想细了,功夫自然就会细的。功夫不是你叫它细,它就会细。从粗心用功到细心用功,这是一个自自然然的用功过程,功夫到了,它自然会细。
接下来讲一讲有心用功和无心用功。
我们现在的用功都是有心用功,因为我们用功都是有意的,念念都是有心的,并不是自自然然的。而无心用功则是自自然然的,无意地在用功。
无心用功并不是说没有心,像木头一块,它只是不起“去用功”的念头,它的用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有意着念,它往往是不参自参、不疑自疑、不照而照的。
我们开始时都是有心用功,有意着念,到了无心用功的时候,它就成了一种自然,你不用着意,它就会自动去参。无心并不是说无一切心、无自性。若认为没有自性、没有用心,那又是错误的。
实际上,尽管我们没有去动参话头、观心的念头,但是客观上在自动地参话头、观心。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从有心用功到无心用功,这中间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也是一件功到自然成的事,非有意求得。
有意去求,总是有心,不可能是无心。
功夫没有达到无心的地步,疑情便不能打成一片;疑情既不能打成一片,开悟就没有指望。所以,你们要想开悟,必须从有心用功进到无心用功。
功夫到了无心的地步,才可以说疑成了一团,打成了一片。
到了无心用功,并不就是完事了,还隔着一重关,还必须破了这重关才行。这个时候能不能桶底脱落,那要看你的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一到,一句话就悟了。这一重关不破,还是不行。
古代有个禅和子讲:“去年穷,不算穷,还有卓锥之地;今年穷,穷到底,卓锥之地也无。”
锥子尖虽小,但还是“有”。
只要还有一点点东西牵系,就不行,因为那还是有心,还是有生死。到了连锥子尖这么一点东西都没有了,才算是到了无心的地步。
当我们的功夫到了“连立锥之地也无”的地步,开悟就有了可能。
我们讲到要细心用功夫,怎样才算细呢?要细到什么程度呢?
这里我想讲一个公案:
当年四祖道信到南京去,看到附近山上气色很好,就到山上去了。他看到有个叫懒融(牛头法融)的禅师在茅棚里打坐,有只老虎在给他看门。
四祖见了这只老虎,心中一惊。此时,懒融禅师就说:“你还有这个啊?!”
四祖不做声,直接走进茅棚,在懒融禅师打坐的蒲团上写了一个“佛”字,然后说:“请坐!”
懒融禅师不敢坐。
四祖就说:“噢,你也还有这个。”
要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很有见地的,功夫都用得很好,他们之间谈禅话道,很是投机,一直谈到深夜。
茅棚里只有一套卧具,睡觉时,懒融禅师就把卧具让给四祖,自己在蒲团上打坐。
夜里,四祖打鼾打得不得了,搞得懒融禅师坐在那儿,定也定不下去。
过去修行条件艰苦,有些出家人身上会长虱子,他就摸到一只虱子,往地上一摔。
早上起来,懒融禅师就批评四祖:“哼!还四祖哩,昨天晚上打呼噜,打我的闲岔打得厉害!”
四祖应道:“我打你的闲岔,你还打我的闲岔哩!”
“我打你什么闲岔?”
“你把一只虱子摔在地上,断了一条腿,它哭叫了一夜,尽打我的闲岔!”
功夫用到细处,连虱子的叫喊都能听到。大家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这个功夫?
像四祖这样,才是真正的细心用功。四祖跑了一整天,辛苦得不得了,但他的心还在功夫上,一点也没有离开,连睡觉都还在功夫上!
所以,我们修行人用功夫,要向祖师学习,光在静中用功是不行的,还要在动中用功;动中用功还不够,还要在睡梦中用功,在睡梦中得到利益那就好了。
可见,用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
因为从无量劫以来,我们一直在造业,一直在打妄想,现在要回光返照,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大家想一想,这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
用功的人,如果没有一个惭愧心,没有一个恳切心,不能够念念都把心用在功夫上,要开悟谈何容易!
所以,既抛家别亲出家了,就要好好用功,不要空过人身!
开 示 看见本来面目
法 慧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法 语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问 答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诗 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血 经 普贤行愿品
生 平 本焕长老生平事迹
师 徒 我和师父的今世佛缘
序言(如果有,不要放在书摘里面,单独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