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婚俗:台州“洞房经”的审美研究》:
他们与先前即已到达并居住在此的吴越后代共同建立起了东瓯国,历史上也称为东越。越民族虽然亡国而迁徙,但他们没有丢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气候、环境与宁绍平原相去极近的温黄平原,又植根下了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既与越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又独具特色的婚庆对歌,并流传至今。而我们明白,曾经热闹一时的古东瓯国原址考证还没有最后定论,温州人始终不承认温岭市大溪镇是东瓯国原住地,虽然他们提不出更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温州的永嘉县瓯北镇才是东瓯国真正的遗址。但如果温岭大溪的古城遗址不能证实确实是东瓯国遗址,那陈华文教授关于“洞房经”起源的前提就有点含糊不清了,其结论也不能信服于人。所以,以历史还未定论的东瓯国遗址考证为前提,把温岭市的“洞房经”作为台州市流传的“洞房经”的唯一代表,倒是有失偏颇。因为从三国以来,一直作为台州政治文化中心的驻地临海市是整个台州的心脏,据《台州府志》考证:“台州编志,肇自三国。”《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晋太康记》所云‘章安’即临海郡之章安县也。”南宋陈耆卿纂的《赤城志》,被誉为“词旨博赡,笔法精严”,“赤诚”即为现在的临海,三国时东吴大将卫温率兵东渡台湾,其出海口在当时的章安,《赤城志》记载:“章安城,在临海县东南一百一十五里。”新中国成立后,台州地区中心一直在临海,所以,台州民间文化的主要源头应在临海。考证“洞房经”不能把临海撇在一边,何况当下临海市民间流行的“洞房经”规模近乎与温岭市相当,呈现鲜明特色。但陈教授考证的结果,“古越人亡国后来到了……临海——温黄平原,占据了灵江、瓯江流域……建立起了东甄国,历史上也称为东越”。倒可以证明台州很有可能是东越国活动的大本营,越文化在这里流传甚广。但在其文化传承上临海比温岭更具有源头地位,研究临海的“洞房经”也非常重要,不能简单下“洞房经”起源于温黄平原的结论。可能他是温岭人的女婿,其田野足迹遍及温岭,受到温岭流传话语影响的缘故,更有可能近年来温岭市“洞房经”的传承保护工作做得远比临海市出色,温岭市的“洞房经”名声响亮,导致温岭“洞房经”一枝独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