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古镇名邑》:
清浦与青浦 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全区面积67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青浦区的前身是青浦县,199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青浦县,建立青浦区。
唐天宝十载(751年)设立华亭县,隶苏州府,这是上海地区出现的第一个独立的县的建制。宋代,华亭县改隶秀州,相当于今天的嘉兴地区。随着江南人口的增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次年改称松江府,府下只设一个华亭县。十几年后,即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又分华亭县东北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五个乡置上海县,从此,松江府下辖华亭和上海二县。又过了250年,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又分华亭的两个乡和上海县的北亭、海隅、新江三个乡建青浦县,是松江府下辖的第三个县。不过,青浦县建立仅十年就撤销了。又过了若干年,即明万历元年(1573年)又重新设立青浦县,县治也由原来的青龙镇迁到唐行,也就是今天的青浦城厢镇。于是,留下了许多历史问题难以理解,如“青浦”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建立后即撤销,为什么不久又重新建立,青浦的县政府当年设在青龙镇,为什么要迁到唐行镇等。
在《先有青龙镇 再有上海县》一文中已提到,青龙镇扼吴淞冲要,从唐朝开始,这里就是苏州与中国沿海以及日本、朝鲜水上航运、贸易的集散地,到了宋朝,青龙镇的繁华达到鼎盛期,但进入南宋后,由于江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田不足的现状日益严重,百姓只得“向滩涂要地”,围垦江滩或利用江滩种植水草,使吴淞江岸变窄,河床变浅,吴淞江水流不足又导致淤塞。何良俊(1506—1573年),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字元郎,号柘湖居士。嘉靖中以岁贡入国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博学多才,著作甚丰,《明史》有传。其《四友斋丛说·卷十四·史十》中对青龙镇的历史、兴衰作了概括,说: 青龙,自唐宋以来,是东南重镇也。相传有亭桥六座。亦通海舶,由白鹤江导吴淞出海。宋时设水监于此,盖以治水利兼领海舶也。宋时卖官酒,酒务亦在此;江南所卖官酒,皆于此制造。入我朝(即明朝)来,水道湮没,而此地遂为斥卤矣。显然,从元朝以后,由于吴淞江淤塞,海船难以顺吴淞江到达青龙港,航运、贸易衰落,到了明朝以后,青龙镇彻底衰败了。但是,在此之前,导入青龙镇及附近的人口不少,使这里成了人口稠密区,古代,建县的重要参数就是人口,我想,嘉靖二十一年分华亭二乡、上海三乡建青浦县应该出自这个原因。
关于“青浦”名称未见明确的说法,2011年出版的《青浦区地名志》在“青浦区”条中释: 建县初,县治设青龙镇(今白鹤镇旧青浦)。因附近有青龙江(青龙港)、浦家港(西胜塘)而以青浦作县专名。另一种解释说是青龙镇的“青”字和赵屯、大盈、盘龙、顾会、崧子五浦的“浦”字取专名。
《青浦区地名志》也是归纳了前人对“青浦”地名来历的说法,当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前文提到的华亭人何良俊生于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卒于1573年(明万历元年),其著《四友斋丛说》初刻于1569年(明隆庆三年),不论是《四友斋丛说》的刻印时间或何良俊逝世的年代,均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青浦第一次建县之后,和明万历元年(1573年)重新建青浦县之前,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青浦”,不过,全部写作“清浦”。《四友斋丛说·卷十四·史十》中说: 初,立清浦县时,余偶至南京,即往拜(顾)东桥。东桥问曰:贵府如何又新创一县。余对以青龙地方近太仓州,离府城甚远,因水利不通,故荒田甚多。有人建议,以为若立一县则居民渐密,水利必通,而荒田渐可成熟矣,故有此举。东桥即应声言曰:如此,则当先开河,不当先立县。毕竟立县后,水利元不通,而荒田如故,县亦寻废。乃知前辈论事皆有定识,不肯草率,轻有举动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