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右石窟的发展
陇右位于我国大陆的几何地理中心,它东与古代的政治中心——关中相邻,西与多民族文化交汇的枢纽新疆接壤,并由此连通了中亚、西亚、南亚、欧洲与非洲,南临青海、四川,北通塞上,交通位置极为重要。正因为如此独特的区域位置,使陇右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一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和交汇、集散之地。佛教由古老的印度经由西域传人中原,陇右则首当其冲。②伴随着僧侣由印度而来的佛教经典与佛教艺术都在这里生根、发芽、交融、变化,再由此为基地传人中原;而最能代表佛教艺术的石窟就成为陇右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在陇右流传的历史悠久,佛教在陇右大地上的兴盛与衰落都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秦汉至唐代中期,“丝绸之路”相对畅通,东西方交流频繁,陇右经济繁盛,人民生活富足。晚唐和宋、金时由于战乱不断,“丝绸之路”曾多次中断,但陇右佛教的发展还在继续,只是其规模已无法与之前相提并论了。随着元朝这个跨越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的建立,“丝绸之路”又一度兴盛起来。因为元朝大力扶持佛教,尤其是喇嘛教的缘故,陇右的佛教在这一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到了明、清两朝,随着“丝绸之路”彻底的衰落,除了藏传佛教外,其余地处古丝路要道的各个佛教中心就此趋于衰败。
在“丝绸之路”畅通和佛教东传这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出现了许多对中国佛教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高僧大德,如鸠摩罗什、法显、玄高、昙耀、玄奘等,他们都在陇右留下过足迹。正是这些在历史上留下名或没有留下名的传法高僧与一代代虔诚的信徒,加上无数默默无闻的工匠,为陇右留下至今依然灿烂无比的石窟文化和石窟艺术。这些石窟不但是陇右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右石窟在中国石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还保存着造像或壁画遗迹的石窟寺就有数十处。从分布位置上看,它们基本上遍布陇右地区的各个角落,这些石窟寺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在“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山谷沟壑之中。从时间上看陇右石窟大多数开凿于4世纪末到5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但当时它仅仅是作为僧人修行的禅窟开凿,所以并无创作佛教艺术品。直到公元5世纪初的后秦、西秦、北凉时期,才真正形成包含雕塑、壁画等内容的石窟艺术。这一时期包括麦积山、炳灵寺及河西地区的凉州诸石窟均是开凿于这一时间段。后来统治陇右的北朝诸政权,如北魏、西魏、北周都是在5世纪中叶至6世纪末期在已有的基础上大规模营建石窟。至此陇右石窟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之后的隋唐时期,由于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的重新形成,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均走向巅峰,“丝绸之路”也进入了它最繁荣的时期。陇右的石窟开凿亦达到了高潮,如炳灵寺、北石窟等均以这段时期开凿的洞窟为主。各石窟现存的高20米以上的雄伟大佛,大部分修造于这一时期。虽然在后来的五代、宋、元、明、清各朝均在原有的石窟基础上营造洞窟,但其规模已无法与之前的朝代相提并论。在这长达一千五六百年的时间里,凡是统治过陇右的政权都曾在这里建造过石窟,正是各朝各代对于石窟内容的不断充实,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
陇右石窟的分布,按由西向东的地理位置可分三个石窟群,分别是陇中石窟群、陇南石窟群和陇东石窟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