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谭派掌门谭元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449796
  • 作      者:
    和宝堂,张斯琦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谭门七代,一脉薪传,谭氏家族的历史,浓缩了京剧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以谭门七代为纲目,每代为一章,差不多就是一部完整的京剧史。这七章,每章都有厚重的内容,再现了京剧近两百年的辉煌成就与曲折经历。
  和宝堂与张斯琦为谭元寿先生写评传的《谭派掌门谭元寿》,大约最长也最为曲折多姿。因为传主谭元寿先生的经历有比其前辈与晚辈更丰富、更复杂的经历。身处特殊时期,京剧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交织最为紧密。因此,时代的氛围与社会的变革,时时在影响着谭元寿先生的艺术经历和成就。
展开
作者简介
  和宝堂,1947年生于北京。1959年就学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老生。启蒙老师是喜连成科班头科名须生陈喜星,又得余派须生杨菊芬、王少楼、胡盛岩等以及武生教师王德禄、诸连顺、安晓峰等教授。中专毕业后向北京梨园公会会长沈玉斌学习京剧史,向戏曲理论教师刘建华、范钧宏、吴祖光学习京剧表演理论。
  长期担任北京市戏曲学校专业教学研究室主任和教学督导,负责编写京剧剧目教材,同时兼自由撰稿人三十余年,著作有《松柏庵往事》、《为京剧号脉——和宝堂戏曲杂文集》、《谭门七代》、《苟慧生》、《谭富英》、《赵燕侠》、《张学津》等,并长期为《北京晚报》、《梨园周刊》和原《中国京剧》等各报刊杂志撰稿。
  作为京剧人,力主京剧恢复主演中心制和自由挑班演出的体制,支持艺术个性的张扬,流派的复苏,反对京剧的“话剧化”。
  
  张斯琦,1990年生,毕业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自幼喜爱京剧,供职于上海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编研室,从事京剧史研究,以史料搜集、史实考据为重。曾参与《余叔岩与余派艺术》《梅派艺术传习录》等京剧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谭门七代,一脉薪传,谭氏家族的历史,浓缩了京剧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谭元寿先生的经历,则另有其厚重,他有比其前辈与晚辈更丰富、更复杂的经历,时代的氛围与社会的变革,影响着谭元寿先生的艺术经历和成就。《谭派掌门谭元寿》是和宝堂与张斯琦为谭元寿先生写的评传。
  他的祖居在京剧的发源地:湖北江夏。其祖上辗转进京亲历了汉调的京化,即京剧的衍变与升华,以至清宫无谭不欢,京都戏园无生不谭,更有梁启超先生赞其“声名廿纪轰如雷”。他身穿慈禧太后所赐曾祖之龙袍,假CCTV空中剧院主演曾祖杰作《连环套》,他的子孙或为今日头牌须生,或为长安大戏院之主演。承上启下,七世佳话,演活了黄忠、范中禹、孙悟空、蔺相如、诸葛亮、郭建光等艺术形象,传承着一部近二百年的“英秀堂”史,同时也是一部浓缩本的京剧史,为此欧阳中石先生谓之“谭门元寿”也。
展开
精彩书摘
  《谭派掌门谭元寿》:
  
  这上海与北京不同。北京是班社制,各班演各班的戏,演员可以流动,但是主演不动。而上海是班底制,各戏园子都有自己的班底,也称基本演员,班底演员大多不动,主演却可以在各戏园子流动。尤其是北京到上海演出的演员,大都是单枪匹马到上海就可以演出了。当然,自己的私房胡琴、私房鼓,以及主要配角和跟包带与不带就是主演自己的事情了。因此谭小培带着儿子到了上海,现成的班底,现成的戏,又有自己的琴师、鼓师和后台的箱官、跟包……都不用说戏,不用排练,都是台上见。头一天打炮戏是《一战成功》,也就是《定军山》,果然一炮而红。接着又演出了《战太平》、《打棍出箱》、《珠帘寨》等谭门本派的戏,反映都很热烈。演出后又按事先所定的演出合同,到其他戏园子轮番亮相演出一期或两期,均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可观的票房收入。总之,初次赴沪,首战告捷,为谭富英以后到上海演出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当然,这次演出的成功,也给谭富英立下了一个演出模式,那就是以后,每到一地,必然是以《定军山》打炮,而且都是一战成功。
  回到北京,谭小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着谭富英到范秀轩,向余叔岩先生行拜师大礼。在这里,笔者特别要声明一点,当年谭小培四十一岁,余叔岩三十四岁,师兄肯于带着自己的儿子到师弟家中拜师,而且学的是谭家的戏,可以想象,这位谭五爷是何等气度,何等胸怀!对于谭派艺术的态度又是多么坦诚!历史证明,正是谭小培此举,使余叔岩成就了谭富英,开创了英秀堂的中兴之路。所以多年之后,谭元寿总说,我的祖父谭小培是谭家的第一功臣。是他牺牲了自己的艺术功名,真正做到了承上启下,为英秀堂七代薪传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我们现在讲换位思考,谁能像谭小培那样正视现实,坦率承认师弟比师兄高明并易子而教呢?
  从此,谭富英每天在父亲的督促下坚持到范秀轩学戏,一边深造,一边搭班演出。
  再说这余叔岩先生的范秀轩,高堂悬挂着谭鑫培的大幅照片,余三爷每天顶礼膜拜。时而解释说,自己始终以英秀堂的谭老师为典范,故名“范秀轩”。1940年,就在余三爷最后一次灌制唱片前,担任鼓师的白登云到范秀轩商议唱片灌制的具体技术问题。过去的胶木唱片是双面的,一面三分半钟,一面唱多少句,过门多长,余先生在家都是用秒表反复掐好时间的,与舞台版本完全不同。当然琴师和鼓师都要严密配合,分秒必争的。白先生来到范秀轩,一进门就看到余先生客厅高悬着谭鑫培大幅照片,白先生感觉奇怪,就问余先生,您身为老生行的泰斗,怎么还要挂老谭先生的照片呢?余三爷急忙摆手,说道:“可不能这么说,我和我的老师比,不过九牛一毛。谭老师是我永远学习的典范,这辈子我也赶不上谭老师呀。”
  当谭富英看到范秀轩悬挂爷爷照片,又亲眼看到余先生对自己的爷爷如此虔诚时,既感动,又亲切,对余先生也像对自己的父辈一样孝敬。幼年时的谭元寿永远不会忘记,在1934年10月31日,北京梨园公会在西珠市口给孤寺的第一舞台为十六省水灾演出赈灾大义务戏的时候,他父亲谭富英要求提前演出。戏码排在第四出,是他的拿手戏《定军山》,但是不带“斩渊”。接着第五出是尚小云的《穆柯寨》,第六出是程砚秋、王少楼的《贺后骂殿》,第七出是杨小楼、小翠花、郝寿臣、钱金福的《战宛城》,最后大轴子是梅兰芳与余叔岩的《游龙戏凤》。那天,谭元寿跟着父亲去演出,《定军山》演出后,只见父亲急忙卸装,然后带着他乘坐着他家的“雪佛兰”直奔椿树头条的余叔岩先生家。来到范秀轩,谭富英赶紧帮助余先生穿衣服,提着靴包,搀扶着余先生乘车前往第一舞台。来到后台,谭富英又忙着给余先生换衣服,化装,蹲下给先生穿靴子,系靴子带,忙前忙后,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最后演出结束,谭元寿又跟着他父亲用汽车把余先生送回范秀轩。
  笔者怎么对这件事情知道得如此详细呢?
  说来很有意思。那是在余叔岩先生演出《游龙戏凤》七十年以后的事情。当时谭元寿已经年逾古稀,基本脱离舞台。每天下午的午睡从一点到四点是雷打不动的。中央电视台要给他录制节目,也要安排到下午四点以后。可是有一天下午,中央电视台为他的师叔王琴生录制节目,他中午一点准时到达了中央电视台。有位电视导演惊奇地问他:“谭老师,您今天下午怎么不睡觉了?您的午睡不是雷打不动吗?”谭元寿说:“王琴生先生是我的师叔,就跟我父亲一样。他今年九十多岁了,到中央电视台来录像,你想,我的父亲来录像,而我却在家睡大觉,岂有此理?”
  那天,笔者亲眼看到谭元寿在王琴生先生左右忙着穿服装,跪在地上给王老穿靴子。因为那天天气比较热,他还拿了一个手持电扇,用手举着给王先生吹风降温。然后坐在舞台旁边观看王先生录像。时而嘘寒问暖,怕他累着。笔者问他,您是一位名演员,怎么也会做这些伺候角儿的工作呢?谭元寿说:“我在六岁的时候,随我父亲到第一舞台演出。演出后,我跟他一起去接余叔岩先生。那天的大轴是梅兰芳、余叔岩二位前辈的《游龙戏凤》,就看见我的父亲鞍前马后地伺候余叔岩先生。这没有什么会不会,你自己唱戏,自然知道演员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你要孝敬他,自然就知道怎么伺候他了。今天我给王师叔跟包,完全是按着当年我父亲给余先生跟包的样子的,真正是上行下效。”由此可见在谭元寿的少年时期,他父亲的一点一滴就给他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七代梨园
第一章 祖居的失而复得
第二章 七年母子情深
第三章 富连成七年“大狱”
第四章 江河不择细流
第五章 走南闯北觅真经
第六章 独占天蟾舞台
第七章 父子赴朝慰亲人
第八章 难忘的“太平”岁月
第九章 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十章 精雕细刻“郭建光”
第十一章 原是梨园中人
第十二章 全国热演《打金砖》
第十三章 古稀之年翻吊毛
第十四章 三学百演《连环套》
第十五章 六代薪传《定军山》
第十六章 “百岁”百练百戏
第十七章 永远不称“艺术家”
第十八章 设绛帐传道解惑
后记
谭元寿艺术年表
谭氏家族世系谱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