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围接近鲁迅》:
国外较早谈论鲁迅书法的,是曾经师从鲁迅、与鲁迅有过近距离交往的日本学者增田涉。
增田涉在《鲁迅书法的风格》一文中,从四个维度触到了鲁迅书法的艺术内涵。第一,他将鲁迅的书法和文学联系起来,从形质(形式和内质)的维度发现了鲁迅的书风和文风的明显差异,他认为鲁迅“写着那么尖锐或者可怕的、闪着一刀喷血的匕首光芒的文章,可是他写的字,决不表现着锐利的感觉或可怕的意味。没有棱角,稍微具着圆形的,与其说是温和,倒像有些呆板”。第二,他将鲁迅的书法和中国古代书法传统联系起来,从历史(比较和推断)的维度部分地捕捉到了鲁迅书法的艺术来源和特征:“他的字,我以为是从章草来的,因为这一流派,所以既不尖锐也不带刺,倒是拙朴、柔和的。”第三,他将鲁迅的书法和性格联系起来,从表象(感性和印象)的维度看到了字如其人这一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人气的论书原则和鲁迅横眉冷对的踔厉性格之间的强烈对比。增田涉认为,鲁迅的性格是“尖锐而刚烈”的,可是“从所写的字看来,他既没有霸气也没有才气,也不冷严”,“而是在真挚中有着朴实的稚拙味,甚至显现出‘呆相”’。第四,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指出鲁迅的书法与文学、书法与性格存在明显反差之后,增田涉没有轻易质疑中国古代文论(书论)中文(字)如其人这一经典命题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而是换了一种思路,给出了造成鲁迅的文和人、书和人的这种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鲁迅的文章和性格“毕竟是环境——政治环境所使然”,“而原来的他,也许象他的字所表现的那样吧”。增田涉的结论是,在某种本质精神和原初意义上,鲁迅的书法更接近他“原来的性格”。限于篇幅,增田涉止步于感觉和印象,未对鲁迅书法的具象化特征作进一步和深入的探究,在表述上也有不够到位的地方,但其切人角度——从鲁迅与中国古代书法传统的内在联系人手,无疑是对路的。他不是单向地、固化地谈论鲁迅书法,也没有被表象所限制,而是在理解、遵从中国古代文(书)论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感悟,从而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鲁迅书法的丰富性和独异性。
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郭沫若和川岛(章廷谦)。
郭沫若在《(鲁迅诗稿)序》中说:“鲁迅先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川岛在《关于鲁迅手书司马相如(大人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尽管鲁迅先生不自许为书法家,亦无心作书家,所遗字迹确都不难看。笔致娟秀,不媚不俗,就是好嘛。”
郭沫若和川岛的文章,重心本不在讨论鲁迅书法,关于鲁迅书法的文字也只是寥寥数语,但他们不约而同的真知灼见,如吉光片羽,闪烁其中。他们同样是从鲁迅和中国古代书法传统的内在联系的视角,来评价鲁迅书法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的。
2007年10月31日,国内首次“鲁迅与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进贤县举行。内容包括对鲁迅书法的不同评价、鲁迅书法的艺术成就、鲁迅的学书经历等。这次会议发挥了郭沫若的观点,却较少注意增田涉和川岛。但从大会发言中,还是不难看出其潜在影响的。这就是,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书法传统)的关系,成为不少与会者热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共识性的话题。如张杰认为:“鲁迅在继承传统方面,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和扎实的功底,他在金石学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刘涛认为:“鲁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书写方式。”
以上所论见仁见智,启人深思,为继续探讨鲁迅书法、明确印证鲁迅书法的经典性提供了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思路。但是,仅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思路,或是点到为止、大而化之的初步感觉和印象,是无法翔实了解鲁迅书法的具象化特征的,也无法令人信服地确证鲁迅书法的经典性。要做到这一点,还有赖于在较为开阔的历史联系和研究视野下,厘清鲁迅与中国古代书法传统的内在关联,并通过细读鲁迅书法文本,有针对性地对鲁迅书法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使鲁迅书法的经典性明晰、合理起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