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1656
  • 作      者:
    王士君[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东北地区是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及兴安盟共同构成的地域整体。《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着眼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发展和振兴的宏观背景,在城市群组研究目标基础上延伸到东北地区全部的城市地理内容,全面系统的反映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状况,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大区地域单元的城市地理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秦汉:城镇兴起时期
  秦始皇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纷争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幅员辽阔的封建统一国家,其疆域东至海岸,西至甘青高原,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和辽东。汉朝承袭战国的郡县制,东北地区仍归辽东(今抚顺市)、辽西(今锦州市义县西)、右北平(平岗古城,今宁城县黑城村)三郡管辖,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出兵灭掉卫氏朝鲜,在其地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冤四郡,加强对北方边疆民族的管理,玄冤郡领县数不详,其郡治初设沃沮,后迁高句丽县(今新宾县永陵镇西南苏子河南岸)。
  东北地区南部很早就成为汉族和受其影响较深的高句丽族的农耕区,城镇兴起较早,早在秦汉时就已有了辽东重镇襄平城(今辽阳市)和高句丽的国内城(今集安县境内)、丸都山城(今集安县境内)等。高句丽是以山城为主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一直生活在浑江、鸭绿江流域,中心区域在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吉林省集安市、通化县一带。高句丽族有城居的习惯,除辽东自燕、秦以来营建的郡城、县城被沿用为平原城之外,因受战争的影响,修建了不少用于军事防御的山城,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军事防御体系。
  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东北地区军事要塞的规模和数量比战国时期有所扩大。东北地区南部城市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的西部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地区,即大小凌河流域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由东向西的密度逐渐增大。辽东郡已发现的城址有郡治襄平及属县治所辽宁新金花儿山古城、辽宁新台子古城;辽西郡已发现的城址有义县西南阳乐,以及属县治所辽宁朝阳十二台子古城、锦西小荒地古城、内蒙古奈曼沙巴营子古城和土城子古城;右北平郡已发现的城址有郡治所宁城县黑城古城,以及属县治所赤峰三眼井古城、辽宁建平达拉甲古城、巴什罕古城、城子沟古城、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下霍家古城、咯左山嘴子古城、黄道营子古城等(张宇星,1998)。同时期的城址还包括集安县古城和梨树二龙湖古城(郐艳丽,2004)。
  (三)魏晋至隋唐:少数民族建城时期
  至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高句丽、勿吉等少数民族在今吉林省中部、东部和辽东地区建立高句丽、渤海等少数民族政权,设立了吉林、集安、散东城、上京龙泉府城(今宁安县东京城镇)等都城和要塞,使东北地区城市分布逐步由今辽宁省扩展到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梅林,2009)。
  东晋时期,中国北方形成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时期,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和冯氏建立的北燕三个封建王朝都以龙城(今朝阳市)为国都。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东北地区区域地理背景
第一节  区域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基础
一、社会条件
二、经济基础
三、交通运输网络
第二节  区域发展状态
一、区域发展特征
二、区域发展优势
三、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区域发展宏观定位
一、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新型原材料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绿色农产品基地
四、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

第二章  东北地区城市形成与演化过程
第一节  古代城镇形成时期
一、古代城镇形成过程
二、古代城镇总体特点
三、古代城镇类型
第二节  近代城市形成时期
一、近代城市形成过程
二、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现代城市形成发展时期
一、现代城市发展过程概述
二、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变化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水平
二、城市化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
一、空间结构差异
二、规模结构差异
三、地域差异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城市化发展的独特因素
第四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一、城市化发展新趋势
二、城市化发展战略
三、城市化发展模式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现状特征
一、“弱金字塔”形等级规模结构
二、首位度偏小,首位城市沈阳的核心作用不明显
三、城市规模分布基本合理
四、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不平衡指数(5):城市均匀分布于各规模等级之内
五、位序规模法则及分形:位序一规模均匀,中间序列较多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影响因素
一、主要影响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交通因素
四、政策和文化因素
五、自然因素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第六章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职能结构
第七章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
第八章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
第九章  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十章  东北地区港口城市及空间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