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在徐各庄,是中道必经之处。寺院倚山东向,是辽代清水院旧址,是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元代改称灵泉寺,明宣德年间重修改名大觉寺,由著名的印度教派智光国师任住持,他为其师印度僧人具生吉祥大师建造的喇嘛式僧塔,至今仍在大觉寺内留存。
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屡加修葺,并在寺内南北两侧建造多处精良院落,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等。四宜堂前两株高大的玉兰,据说是乾隆时期移种而来,在北京屈指可数的几株古玉兰树中是年代最久的。
四宜堂院中太平花,花期为6月,洁白殊胜。清代只有王府、皇寺、颐和园、紫禁城御花园有栽植,十分名贵。寺内西北院为龙王堂。
大觉寺附近有关帝庙及“王三奶奶墓”。从大觉寺西南行,过“涧桥”达九龙山,有“玄同道院”,庙中的“玄同宝塔”传说是明大太监刘瑾之墓。由大觉寺经立子台茶棚再上行至寨尔峪茶棚(今名寨儿峪),再上经下平台、上平台茶棚,有磴道悬梯,径仄而陡,被当地人称为“三百六十胳膊肘”(又名“狗石碴”),此处路途险峻。经“仰山寺”东岭,登上峰顶即“冷风口”,耸立巨石似犬头,俗称“狗头石”。
至此,山路趋于平缓,再前行经萝卜地茶棚、五道岭、仰山栖隐寺,西北行4里即抵达妙峰山下的涧沟村。
四、妙峰山中北道
此处香道隶属海淀阳台山风景区。由北安河村西行,经响墙茶棚、骆驼石、金山寺、“瓜打石”“三瞪眼”“平三里”、妙儿洼,至涧沟村娘娘庙。
在北安河村以西有响塘庙,其西南部即著名的鹫峰。在响塘庙后殿廊壁留有著名书画家溥心畲的题壁诗墨迹。因年深日久,墙皮剥落,部分诗句模糊不清,经辨认尚可看出四句:“十年踪迹傲红尘,步入林泉景象新。村落独明秦代月,山河不改汉时春。”诗句已不全,但仍可看出这位“旧王孙”对前朝的眷恋与对西山林泉村落的喜爱。此诗作于1915年。
经响墙茶棚前行经囊驼石(今名骆驼石)至青龙山朝阳院。殿中神案供小儿像,名“傻哥哥”,相传为“宜子之神”,称这位少年神仙可保佑人们子孙兴旺。因其喜吸烟,所以香客多敬他烟草或鼻烟。
再西上即金仙庵(今名金山寺),寺前泉水清冽甘美。寺西坡地间有光绪年间金仙庵住持悟璋和尚塔。经寺北部向西道路渐陡峭,有依山崖修凿的石阶道路数里,有“善来金阶”之称。
前行有巨石挡路,俗称“瓜打石”(当是“刮倒”之讹)。此巨石远看倾斜在半山之上,近观已呈“支离破碎”状,像随风倾倒而得名。自此以上,路益陡,又一大石,塞途壁立。行到近前,才得见往南转的小径,旧时“爬山虎”经过这里,前面轿夫已经转弯,后边轿夫难于调尾,如此危险的急转弯,须经三次才能通过,所以人称“三瞪眼”。再往上走,路转平坦,是可以优哉游哉而行的“平三里”。由此经过“串岭子”“状元石”,来到一处宽阔的台地,俗称“饭台子”。从这里再西行下山,便进人涧沟村正东宽阔的“玫瑰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