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祁太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西省保护成果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7866781
  • 作      者:
    刘红庆,弓宇杰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红庆

著名传记作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者,曾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多年来在乡村文化挖掘、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广方面成绩斐然,奔走于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课堂传播传统文化。

弓宇杰

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太行盲艺人联谊会秘书长、三晋金石研究会研究员、晋中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推广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祁太秧歌》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guo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太秧歌,作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把祁太秧歌的发展历史、存续现状,主要传承人的当下状况等内容一一呈现给读者,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叙述详略得当,具有知识性、科普性、艺术性,充分展示了山西的民间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祁太秧歌的传播与现状

祁太秧歌为郭兰英的 《妇女自由歌》 获奖铺垫了底色,产生了国际影响。198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绿衣红巾少女泥土气息芬芳的 《看秧歌》 节目引起亿万观众的喝彩。二十一年后,纯正的原生态版《看秧歌》,再次登临中央电视台,这是2009年9月21日到26日音乐频道播出的 《逛太谷  看秧歌》。到 2010 年春节,还是这版原生态 《看秧歌》 再次亮相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引发人们对大地的向往。2010年 12月 3日到7日,《太谷秧歌交响音乐会》 和 《太谷秧歌音乐会》 连续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国艺术研究院剧场演出四场,获得空前的关注。

如果说 1988年我们刚刚开始摆脱颂歌桎梏触摸泥土,那么其后的二十年我们在追求“洋”的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忘记了土地。四十年之后,我们再次回头,艺人们发出来“谁再看秧歌, 谁来唱秧歌”的悲叹!

“一条大河波浪宽”听来天高地阔;“花篮的花儿香”让人气远神清;演“喜儿”,恨山仇海;演“小芹”,那清粼粼的水至今在观众心中翻涌。半个世纪过

去了,人们却依然哼着歌唱家郭兰英这些熟悉的歌曲。

从传统戏曲拓展到歌剧领域,郭兰英一路摸索,令人惊喜不断。她迷恋传统文化、乡土艺术,演唱原版晋剧、秧歌时她有板有眼,演唱传统的秧歌时她韵味十足,演唱歌剧时她出神入化。在整个 20 世纪,郭兰英 “立足传承,努力创新”,成为中国歌坛的绝代歌圣。

郭兰英 1929年 12月 31日出生在平遥县香乐村。郭兰英小时候,村里常常闹秧歌,有时,白天演木偶戏,晚上有皮影戏演出。看过之后,郭兰英可以学得惟妙惟肖,被村里人赞誉为“灵锤锤”。家穷,实在没办法时,父亲拿个晾晒干的猪尿泡,弄根棍子,带着小小的郭兰英在街上唱,图口饭吃。

村里郭羊成是个晋剧师父,邻居们对郭兰英的父亲说:“让孩子跟上羊成打了戏吧!”过去学戏叫“打戏”,每个戏子都是被师父打出来的。于是,郭兰英拜师学戏。

1942年,十三岁的郭兰英来到太原学艺。“福义丑” 是她的第一个师父。郭兰英说:“那时候练功挺苦的。手一到地下,他拿羊鞭子“啪”一抽,抬起来就打不着,抬不起来,那个羊鞭子就缠到手上了。这样鞭梢要从手上拽下来,手全都是破的,一层皮都下来了。”第二位师父是“九二师父,”也是名师。冬天,师父要求郭兰英伏在冰面上练声,直到把坚硬的冰哈出一个洞来。经过一段时间刻苦训练,九二师父说:“兰英处处都好,行腔圆润饱满,作戏准确生动。她唱青衣,仅凭唱就行!”

郭兰英说:“我唱出名的戏叫 《火焰驹》,其中有一段戏叫 《打路》,我是从那段戏出名的,我师父和我一 块儿演。旧社会啊那就叫角儿了。角儿,挂头牌的!


展开
目录

序………………………………………………………………………………001

第一章 祁太秧歌的文化特征 001

第一节 祁太秧歌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003

第二节 祁太秧歌是商业文明的产物 ……………………………008

第三节 祁太秧歌是中国秧歌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 ……………013

第四节 祁太秧歌的启蒙色彩与进步意义 ………………………016

第五节 祁太秧歌是大地和真善美的颂歌 ………………………021

第二章 祁太秧歌的地域属性 027

第一节 祁太秧歌的名称之争 ……………………………………029

第二节 榆次秧歌剧团的成立 ……………………………………034

第三节 祁县谷恋村的秧歌改革贡献 ……………………………044

第四节 1978年,太谷秧歌的春天 ………………………………049

第五节 祁太秧歌的文水、交城等地传承 …………………………057

第三章 祁太秧歌的艺术特点 063

第一节 祁太秧歌的行当、化妆、服装 ……………………………065

第二节 祁太秧歌的唱词特色 ……………………………………070

第三节 祁太秧歌的音乐特点 ……………………………………075

第四章 祁太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 079

第一节 “香蛮旦”、石翠玲、韩如意领年轻人上路 ………………081

第二节 籍红玉、孙贵明成为太谷秧歌剧团头牌 …………………090

第三节 走过风雨 恩爱一生 ……………………………………096

第四节 太谷秧歌国家级传承人之争 ……………………………105

第五节 国家级传承人苗根生的“男青衣”艺术 …………………108

第六节 最后一个祁太秧歌大师香蛮旦走了 ……………………110

第七节 祁太秧歌的各级传承人 …………………………………120

第五章 祁太秧歌的传播与现状 129

第一节 郭兰英对祁太秧歌的传播 …………………………………131

第二节 祁县籍学者阎定文的研究贡献 ……………………………140

第三节 太谷秧歌艺人被聘为大学教授 ……………………………145

第四节 中央电视台《逛太谷 看秧歌》的播出 ……………………150

第五节 《太谷秧歌交响组曲》的国际传播 …………………………157

第六节 新编秧歌《孟母三迁》《马定夫》的思量 ……………………166

第七节 祁太秧歌的现状 ……………………………………………172

第八节 杨承迁家办起太谷秧歌传习所 ……………………………180

跋 185

参考文献 18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