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75178
  • 作      者:
    叶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叶澜,当代中国知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始人和持续领导者。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科组成员和召集人,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等学术职务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代表著作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等。代表论文有《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上、下)》《“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等。上述论著曾获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新基础教育”研究获***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叶澜教育思想文选》为“叶澜教育思想文选”第二卷,是叶澜教授投入大半生时间、创并持续主持至今、交互生成的两项事业(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建设)的阶段性生成的节点报告之首次结集出版。
  《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叶澜教育思想文选》包括四个部分:“世纪之交中国学校变革研究”“跨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当代中国教育学创建研究”“希望在明天”。内容呈现出两大原创性研究的复杂转化、理实互生,具有鲜明的过程生成性和独特的具体综合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今日之走向,已越来越逼近学校内部的教学、教育活动。全国范围内多层面展开的有关素质教育的研讨,不少中小学进行着的探索性实践,是这一走向的具体、生动展现。出现这一走向,不仅是因为近十年来我国已经在宏观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法制建设、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待遇和地位的提高及学历达标比例的上升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从而为学校内部的教育改革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与更多的可能;也不仅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技术水平提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坚持推行,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根本的是因为21世纪新人的培养,不对学校天天进行着的、千百万教师的教学实践做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所以深入进行学校内部教育活动的改革,是已经开展至今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之必然,它关系到中国基础教育在跨世纪的改革中,能否最终实现一代新人的造就,也关系到新的教育理想能否转化为现实,显示其实践价值。因此,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把对学校内部教育活动改革的探讨集中在课堂教学领域。因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冲破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成了当代学校中的“老房子”――一道最顽强地展现传统教育思想的风景线。更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同志还十分强调这种传统保存的必要性,误认为选修、活动两类课程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而必修课的传统教学是为保证升学率服务的。在他们眼中,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由此,人们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降低了升学率怎么办?似乎素质教育就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给学生活动时间,不要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显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占教学总时数比例最高的必修课的课堂数学改革,就不可能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教师和学生在校生活的大量时间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度过,甚至更被强化,因为“领地”的缩小要通过“强度”的增加来弥补。这样,就整体而言,教学改革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应。在此背景下,集中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就具有推进、深化学校内部教育改革的全局性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第一,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它随新学校的诞生而逐渐形成,20世纪上半叶主要受日本式的赫尔巴特学说控制,50年代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则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质上与西方传统教学论是一致的),并通过新老教师的传习,在实践中形成了较稳定的传统模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时主要采用的依然是凯洛夫的教学理论。近10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的课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一传统的超常稳定性,除了因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它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进入规范的教学模式,依样操作。理论也因此得以广泛传播,逐渐转化成实践形式,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总之,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受性之强,都使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实“对手”,它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不言而喻。
第二,攻坚战之“坚”还来自课堂教学综合研究之不足,我们已有丰富的有关教学的理论,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或某一层次切入: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切入,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无论是对“教”还是对“学”;社会学的眼光集中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学科教学法偏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国外学派林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各自强调一个侧面,或认知、或策略、或行为控制、或情感、或人际关系、或人格发展。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认识课堂教学,但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缺乏整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理性之具体认识。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不只是改变实践,同时,还需要在对已有理论批判性反思基础上,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这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在理论上我们已走近“百川汇合”的“入海口”,但还没有见到浩瀚无边的“大海”。
展开
目录
世纪之交中国学校变革研究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
学校转型性变革中的评价改革——基于“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的探究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
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
教育改革要注意“度” 的问题

跨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
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学校改革试验总方案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总报告——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初始构建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总报告——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总报告——在现实中携手走出建设新型学校的创业之路
执着坚持之强创造发展之功:“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总结
生态区建设:“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的新形态
“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
新时期“新基础教育”研究再出发

当代中国教育学创建研究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上)——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
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
老树与新枝:“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之学脉追寻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
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例

希望在明天
为中国明日之教育:充实生命铸就师魂
生而为女,何以成人成业
卓然独立越而胜己——解何谓“卓越教育”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