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传记研究.第5辑(2015年秋季号).No.5, autumn 201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118064
  • 作      者:
    330000000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正润,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升任教授,1995-1999年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术带头人,1997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11年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访问特聘教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主任。现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兼《中国人物传记》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兼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杨正润主持并完成传记研究或与传记研究密切相关的项目五项:江苏省社科项目“世界传记文学史”,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传记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历史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记理论与传记现代化”,国家“985工程”子项目“中国现代自传与国民性研究”。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杨正润已发表传记研究论文40多篇;出版传记研究或同传记研究密切相关的学术专著四种:《人性的足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传记文学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众生自画像:中国现代自传与国民性研究(1840-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传记工具书一种《外国传记鉴赏辞典》(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传记作品一种《雪莱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8);传记作品翻译一种《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其中,《传记文学史纲》1997年获得江苏省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现代传记学》2013年获得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传记研究已进入当代学术研究的核心领域,为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现代传记研究》旨在立足学术前沿,以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外传记史、传记理论和传记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拓展和丰富传记研究的内容,开展学术讨论。 《现代传记研究》第五辑主要栏目有“比较传记”、“理论研究”、“自传评论”、“传记史研究”、“人物研究”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传记研究(第5辑)》:
  其中重点是诸葛亮、鲁肃、周瑜三人同孙权的几段对话,描述了孙权下定决心抗曹的心理过程。开始是诸葛亮游说孙权,他采用激将法,劝孙权降曹,因为只有刘备这样的王室后裔才有资格抗曹,孙权果然被激怒,勃然作答:“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表示了抗曹的决心,诸葛亮见其中计,又给他分析了曹操的弱点,使他也具有了信心;其后是孙权同鲁肃的谈话,孙权手下群臣都被曹操气势汹汹的战表所吓到,惊慌失措建议降曹,只有鲁肃告诉他:别人可以降,因为降了仍有高官厚禄,你不可降,“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这种利害关系的分析,打动了孙权,使他抗曹的决心不再动摇;再后是孙权同周瑜谈话,周瑜详尽地分析了两军对立的态势,指出曹操背有后患、不善水战、天寒地冻、马无藁草,水土不服等致命弱点,犯了用兵的大忌,孙权听了这番话,具有了必胜的信心,发出“孤与老贼势不两立”的誓言,并且拔刀斫向奏案:“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最后,当晚周瑜再见孙权,进一步剖析曹军的虚弱,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孙权把决心和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
  “赤壁之战”写的主要不是战争,而是战争前的准备活动,即大战的主导人物孙权下定决心抗曹的过程,这是通过对话叙述出来的。这些对话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各自的目标,诸葛亮、鲁肃和周瑜同样是劝孙权抗曹,他们的话语符合他们不同的身份:诸葛亮机智善辩,但他是客卿,只能观颜察色、旁敲侧击;鲁肃和周瑜一是文臣、一是武将,鲁肃忠诚正直、一心护主,周瑜则是一位意气风发,有着卓越战略眼光的军事天才。中心人物孙权不愧是一代英主,不但多谋善断、雄才大略,而且善于驾驭群臣,统领全局。只有对话才能如此生动地显示这些人物的心理状态和鲜明个性。
  鲍斯威尔说得好:“肖像画的艺术集中于外貌的特征,乐音以其动听的音律变化也可以确定目标。语言也许可以提高到描绘心灵瞬间变化的程度。”确实,人们心灵的状态和一瞬间的变化,虽然也可以描述,但是只有人物自己的语言才可以更生动、更贴切地反映出来。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专栏:名家访谈】
Life Writing Studies from the 1970s to the Present
My Autobiography Study

【专栏:《资治通鉴》研究】
《资治通鉴》的传记学价值
分散叙事:试论《资治通鉴》中的传记技法

【比较传记】
早期美国华裔女童自传的主体与认同:林太乙《林家次女》与黄玉雪《华女阿五》
巨人斑驳的身影——“莎士比亚传记”的三个不同文本之比较

【传记史研究】
英国17世纪社会转型与圣徒传记的流变

【作品研究】
历史性与文学性之间——评《艾丽丝·门罗:书写她的生活》

【自传评论】
反自我主义的自传实践: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往日速写》
试析虹影自传体小说的“虚”与“实”
“边缘”的深度与广度——北美华人女性自传体写作谱系研究
盲聋女作家的快乐之源——评海伦·凯勒自传《我的生活故事》

【人物研究】
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谢寿康
试析王尔德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Flowering Exile: Chinese Housewife, Diasporic Experience, and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传材解读】
以手为媒:卡夫卡自传中的“手喻”
卡夫卡《变形记》的封面画:一个传记性插曲

【史料考订】
大背景下的小问题——从画传热潮看梁思成传记中的一个细节

【传记家言】
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新作《政坛大风——王安石传》的亮点

【学术信息】
俄罗斯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苏联解体后的“名人传记”丛书
提要
稿约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