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在事中 记韩英杰老师和他的家庭》:
中国人民大学韩英杰老师就出生在这个村。韩老师的祖辈在村里算是富裕户。韩家富裕起来,创业者是韩老师的曾祖父韩洛良。韩洛良在晚清县衙当文书,为人精明,办事谨慎,稳重妥帖,深得县知事的赏识,县知事无暇料理的事务,很多事情就托韩洛良办理。清朝灭亡以后,精明的韩洛良从破落地主手里以很低的价格购买了许多土地,并买下木料、砖石,在自家的宅基上建起了两进的四合院。一进院为孩子们的住所。二进院为韩洛良和老伴起居生活的场所,在二进院,韩洛良设置了书屋。书屋内靠墙的木头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线装书,此外还有八仙桌、太师椅、笔墨纸砚等。二进院的东北角有一个边门,穿过边门就进了后院。后院也比较宽敞,韩洛良在后院东边盖了三间房子作为私塾,教育韩家后人读书识字。又在西边建了三问西房,放置锄锨犁耙等农具。这样前边的院落里就很干净、整洁,适宜居住和读书。
韩洛良经济上较为阔绰,可为人十分节俭。常年穿着同一件黑色大褂,这是他在官场走动的常穿衣裳。大褂脏了,从县里回来赶紧让老伴洗了。为了能赶上第二天穿,老伴把大褂放到热铁锅中烘炕,干了,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炕头。天色微明,韩洛良踏着晨曦,赶赴县衙。’ 二、祖父 韩洛良兄弟三人,光景过得都不错,但也有不如意的事:那就是韩家三兄弟只韩洛良有一子。。韩洛良的独生儿韩洛绍自幼聪明伶俐,很得父亲喜爱。为了培养儿子成才,韩洛良下决心聘请了县里有名的秀才担任塾师。韩洛绍记性好、学得快,十八九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在当时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韩家摆宴席款待亲戚朋友来庆贺这件喜事。
韩洛绍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登门说亲的很多。因为十里八乡都知道这是个富裕人家的英俊小伙,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他相中了本县西朝阳村的一个女孩。女孩的娘家姓牛,是村中的大户人家,家里也很富有,拥有上百亩的土地。她是牛家唯一的闺女,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十分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时候成亲,多数靠媒婆来回传递信息,彼此了解以后再结婚的事情很少。经过媒人撮合,双方相了一面,韩洛绍看着女子模样端正,身段苗条,就同意了这门婚事。算命先生择定了黄道吉日,吹吹打打迎进门来。这牛家可说是家大业大,陪送的嫁妆轰动了村子。
过门后,这位大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不纺线又不织布。这种作为虽然与韩门家风有些不和,但看在她出身富户,从小娇惯溺爱的份上,对她也就多有迁就。
韩洛良夫妇就盼着儿媳能给韩家生儿育女。孰料光阴荏苒,三年过去,就是不见动静。这可急坏了盼孙心切的老两口。托算命先生掐算,算命先生摇头,劝他们给儿子再娶一房媳妇,以便韩家早日添丁。在清末,有钱人家三妻四妾也算平常事,韩家家道也算殷实,再给儿子娶一房媳妇,也不算过分。韩洛良经过与兄弟们商议,大家都同意给侄子再娶一房媳妇。
韩家本来人丁不旺,哥仨守着韩洛绍一棵独苗,给侄子再娶一房媳妇延续子嗣,也是一件摆得上桌面的事。
媒人很快反馈来一个喜讯:邻村有一李姓姑娘,聪明灵巧,通情达理,模样俊俏,年龄也合适,是一把操持家务的好手。媒婆领着韩洛绍相了亲,韩洛绍对姑娘满意,韩洛良就遣人把财礼送了,接着筹划迎亲的事。
三、伯父和父亲 李姓女子过门不久,添了一个男婴,乳名韩造明,大名叫作韩洛秉(即韩老师的伯父)。大孙子的降生,让韩家大院洋溢着欢乐,也让二奶奶在韩家站稳了脚。以前大奶奶因为出身大户,总对二奶奶耍威风,这会儿大奶奶尽管在背地里对她指指点点,当面却不再和她做对了。过了两年,二奶奶又生了一个儿子,乳名造顺,大名叫韩洛军(即韩老师的父亲)。一下子添了两个胖娃娃,韩家后继有人了。韩洛良捋着自己有些花白的胡子,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