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影寻梦回眸间:中国古代美女文化典故》:
尧是帝喾的儿子,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尧在位七十年,广施德政,后禅让于舜。舜与民同甘共苦,天下太平祥和,后来客死他乡,由禹继位。上古有关禅让的传说一直是千古流传的政治佳话。
三皇五帝的年代,是我们的祖先从原始人类到国家正式诞生前夕部落联盟这一漫长而又被浓缩的历史时期。距今久远,少有当时的文字实物资料流传,主要靠传说流传至今,所以也可称为传说时代。因此这段历史对于后来的人们来说存在很多含糊不清之处。由于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综合史料,大致为: 三皇时代处于约六千年前到四千年前,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历史资料表明,漫长的三皇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期,早期的女娲也常被列为三皇之一。到五帝时代,已经是父系社会,不过女子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嫘祖等女子人物在文明发展中也有很大的贡献。五帝时代文明是三皇时代文明的延续。以文字为例,传说伏羲创造八卦、文字,而在黄帝时代仓颉造字,文字愈加成熟。女娲、伏羲时代的龙崇拜,在炎黄时代进一步发展。传说炎帝(指末代炎帝)、黄帝皆神农后裔,炎帝即神农部落首领,也是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天子共主,当时神农部落已世衰,后来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为五帝之首,五帝以后即为夏、商、周时代。
五帝时代在约四千多年前,当时,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他与蛮夷蚩尤部族在涿鹿发生大战,赢得了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权。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在长江流域活动,经常与黄帝部落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随之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征服了周边各个部落,黄帝时代华夏文明取得很大发展,华夏族由此产生,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之后经过约五百年传承,到夏禹的儿子启创立夏朝,国家正式诞生。人们把这段时间里五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统称“五帝”,他们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中,尧、舜时期是部落联盟时代文明的顶峰。
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名俊,是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继黄帝之后又一个杰出领袖颛顼平定共工叛乱,使部落联盟更加巩固,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帝颛顼死后,他的侄子帝喾即位,时年三十岁。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他享寿一百零五岁,死后儿子挚继承了帝位。挚在位九年,为政不善,禅让于弟弟尧。
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日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
尧有圣德,有如天之涵养,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临天下。这位德化广大的尧深受人们的爱戴。传说尧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咨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尧实行上述措施,使得万邦和睦共处,友好交往,共同组成了中原部落大联盟,出现了国家雏形。
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汉民族是农业垦殖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农时十分重视,故《尚书·尧典》对此有详细记载。《尧典》上说,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时”,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呖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尧的时代,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
尧对此非常关切,征询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鲧治水九年,死后他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终于根治水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