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
鲁班的创造发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技术”与“实用”的统一;鲁班的精神内涵,是创新与致用的互补,是勤奋与智慧的象征。由于缺少历史典籍的有力支撑,鲁班研究与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等众多先贤的研究相比,无论是在广度抑或是深度等各个方面,都不能同日而语。国内学界对于鲁班精神的人文分析、民俗学分析、社会学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等大都处于空白,对于鲁班发明创造的艺术分析、建构分析等也还处在起步阶段。鲁班精神中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特别是开拓创新、质量至上、无私奉献、造福桑梓等鲁班精神内涵,与中央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紧密的契合关系。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承和凝练鲁班的创新精神,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推进鲁班研究、传承鲁班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班被誉为土木建筑业的“祖师爷”。建筑类高校中的学科专业以土木建筑类为主干,与鲁班精神生成的文化土壤相近或相关。通过将鲁班宝贵的精神遗产融入时代精神之中.纳入建筑类高校治教育人的视域之下,古为今用,必将对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提升建筑类高校治教育人水平,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鲁班精神与大学人才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也是传承和弘扬鲁班精神的应有之义。
(一)传承鲁班精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鲁班以“规矩”定方圆,为建筑工程施工划定了尺度标准,发明的斗拱、二鱼抬梁等成为土木建筑中重要的结构工艺。鲁班,在民间文化信仰中,即为建筑“质量”的代名词。创新是灵魂,质量是生命,对建筑工程而言是为首要因素,于建筑类高校的育人工作来讲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在于培养人才,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展开。2012年,山东建筑大学入选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以名校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地位,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首要追求,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准确把握并及时研究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情况,以此引导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调整和管理服务,不断增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在第三方对山东省140余所高校所作的调查统计中,山东建筑大学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达到90.48%,位居榜首。学校把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强调“立德树人”,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个性化、菜单式教学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实施校企校地校研协同育人机制,扩大育人资源的共享力度,聚焦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特别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全国高校首开建筑学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方向、绿色建筑方向和工程机械玻璃幕墙方向,聚合了高校、企业、产业的资源合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