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南端珠江河畔上有着800多年悠久历史的广州名村沥浯,曾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未有河南(广州珠江以南地区),先有沥浯。”早在清代,这里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明、清时期,沥浯村诞生的进士、举人不胜枚举。仅清代,就出了3位进士,20多位举人。当时有民谚云:“九龙出海,六鹤飞归”,意思是说九个沥滘子弟去应试,就会有六个人折桂而返,诗书教化风气之浓,可见一斑。至今矗立的众多历经宋、明、清和民国多个朝代的祠堂古迹,见证了沥滘不同凡响的显赫历史。
清代同治年间,一位中年妇女为了生存,也为了给她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寻找一片净土,背井离乡,从江西老家出发南下,一路逃荒到南海,再辗转到番禺,然后来到了沥浯村。或许被这里浓厚的诗书教化风气所吸引,抑或是冥冥之中已注定这里是他们家族的福地,在这里,他们停下了逃荒的脚步,定居下来。
这位中年妇女,就是罗明燏的先祖母。那男孩是罗明燏的曾祖父罗子聪(字冠英),女孩则是其曾姑母。到沥滘后,为了生存和生计,罗母在一大户人家做保姆,年幼的罗子聪则给大户人家的少爷做书僮。罗子聪秉性忠厚耿直,而少爷生性暴戾乖舛,经常对罗子聪颐指气使,动不动就训导打骂。有一次,少爷要罗子聪为他端茶递水,罗子聪稍微晚了一点,少爷很不高兴,待罗子聪走到跟前,突然朝罗子聪狠狠地踹一脚。伴随着“哎哟”一声惨叫,罗子聪应声倒在地上。
罗子聪的腿骨被踢断了。
儿子遭此横祸,对罗母来说,不啻为当头一棒,仿佛天就要塌下来了。
对母亲来说,儿女就是她的信念,是她全部身心与精神力量的支撑。现在,儿子的腿被踢断了,在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根本没钱去治疗,找少爷赔偿,又近乎异想天开,虽然上天是公平公正的,但在那个时代,社会阶层壁垒森严,像他们这样地位低微的外来者,根本无处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没有谁会来怜悯他们,公道公正只是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特权。儿子的腿如果不立即治疗或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将落得终身残疾,影响他一生的工作与生活,甚至由此毁了他的整个人生,这可是母亲极不愿看到的。求告无门,万般无奈,母亲只得忍痛狠心地把女儿卖了,用卖女儿得来的钱治疗儿子被少爷踢断的腿。
罗子聪虽然年少不更事,但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暗暗地在心底发誓:我一定要努力,要出人头地,为了母亲,为了妹妹;我一定把妹妹赎回来,一定!
罗子聪的腿治好后,经人举荐,进入香港德商瑞记洋行做伙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