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默克尔传: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和她的权力世界:Die Kanzlerin und Wel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8040
  • 作      者:
    (德国)斯蒂凡·柯内琉斯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本由默克尔亲自授权的传记!
  一部详细介绍默克尔生平的重量级作品!
  史上具专业性的默克尔传!

  安格拉·默克尔作为世界上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熠熠生辉。
  她生于民主德国,从一位普通的物理学家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政坛明星。她的自信、坚毅、果敢,又不失温柔可亲的女性特质。同时,她连任三届德国总理,也是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之一,被评为2014年福布斯全球权势女性榜榜首!
  那么,她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之路?
  本书是首部经默克尔授权的传记,不仅具有绝对的专业性,也让我们全方位、充分地认识到一个“立体的”默克尔。作者斯蒂凡·柯内琉斯作为德国的知名记者,已跟随采访默克尔长达25年,并且是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的媒体人。通过他精彩且娴熟的笔触,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充满梦想的民主德国小姑娘,不断挑战命运,凭借自己的智慧与非凡的能力,最终登上权力的高处。
  《默克尔传》一书内容翔实、细腻,从默克尔的童年着笔,直至今日。可以说,本书不失为一本最值得阅读的人物传记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斯蒂凡·柯内琉斯(StefanKornelius),德国订阅量大的报纸《南德意志报》国际部的主编。他于1989年首次与默克尔总理在民主德国相识,当时默克尔正在做关于民主觉醒的演讲。之后柯内琉斯成为基民党的一名记者,默克尔时任科尔的内阁部长,这也是柯内琉斯报道的重要来源之一。之后,柯内琉斯又作为德国驻华盛顿记者工作多年,并于1999年回到柏林,其间正值基民党资金丑闻和默克尔在基民党崛起。自2000年以来,柯内琉斯一直负责外交政治报道,并与默克尔总理及其主要顾问团有亲密接触。此外,他还于2007年获得Karl-Klasen记者奖,2009年因报道阿富汗空袭事件获得年度记者特别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默克尔,一位刚毅且不失温柔的政界奇女子;
  2014年福布斯全球权势女性榜,她位居榜首;
  她是改变欧洲的政治家和欧洲最强大经济体的领导人;
  她生于民主德国,连任三届德国总理,是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她带领欧洲走出欧债危机,再造德国经济辉煌。
  那么,她的魅力究竟何在?

  安格拉·默克尔于2005年成为德国历史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她坚定、果敢、自信,素有德国政坛“铁娘子”之称;但在政坛之外,她又温和可亲,时常绽放出温暖、迷人的微笑。我们不禁想知道,她如何从一个民主德国的小姑娘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政界女侠?

  《默克尔传: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和她的权力世界》作者斯蒂凡·柯内琉斯是德国知名记者,他自1989年开始持续采访默克尔,不仅得到了默克尔的充分信任,也多次随其出访各国,并且是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馆的媒体人。他用生动的笔触,从默克尔的童年讲起,不仅讲述了她爱旅行,喜欢交朋友,私下是个冷面笑匠的一面,还向我们展示了默克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萨科奇、奥巴马、普京等政治巨头进行斡旋的过程,以及她如何以睿智卓绝的战略引领德国冲出重重危机,重建辉煌。
  这本获得默克尔总理亲自授权的重量级传记,揭开了诸多令人好奇、不为人知的内幕,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喜欢旅行的民主德国女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登上欧洲权力高峰的奇迹。正如英国《卫报》所荐:“本书是了解默克尔的一本书。”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有关默克尔总理外交与政治生涯的传记,让我们看见了活生生的默克尔。
  ——《泰晤士报》

 

  ★这本传记描述了外交政策以及默克尔的政策决策过程。作者从1989年开始就跟随默克尔进行采访,因此,本书堪称了解默克尔的“一本书”。
  ——《卫报》

 

  ★这本传记让我们了解到,一位来自民主德国、沉默寡言的物理学家如何成长为欧洲政坛的风云人物和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金融时报》

  ★2013年度最有趣的一本政治书,极富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时代周刊》

 

  ★作者从各个角度细腻地描写了默克尔总理。
  ——《世界报》

 

  ★这本传记让我们了解到一位来自民主德国、沉默寡言的物理学家,如何变成欧洲政治的大腕人物以及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英国《金融时报》

 

  ★今年最有趣的一本政治书,极富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德国《时代周报》

 

  ★作者精彩刻画出默克尔与奥巴马的互动,也深刻分析了默克尔如何应对欧债危机。本书富有启发性,令人耳目一新。」
  ——德国《柏林日报》

 

  ★作者长年近身采访默克尔及其一向不愿曝光的核心幕僚。这回他将多年累积的亲身经验与观察,写成了这本书。
  ——奥地利《维也纳日报》

 

  ★书中充满生动的书写和政坛轶事。透过作者高明的采访访问,我们直达柏林的权力核心。
  ——瑞士《新苏黎世报》

 

  ★之前所有默克尔的相关分析,都没能真正揭开她在外交与欧洲政策方面的决策历程。作者以深入浅出的丰富信息,为我们补上了这段空白。这本书可称为理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地图。
  ——德国《法兰克福广讯报》

 

  ★作者细腻描写了默克尔的各个方面。
  ——德国《世界报》

 

  ★这本有关默克尔的外交与政治生涯的传记,帮助我们看见了活生生的默克尔。
  ——英国《泰晤士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登上国际舞台
  默默扛起欧洲的女主人
  安格拉·默克尔担任总理8年就抵达了权力的高峰,位居欧洲最大也是最富裕国家的最高位,已然迈入第三个任期。默克尔顺利领导政党,党内几乎没有异议;她成功主掌内阁,部长大多效忠与顺服。她以忽视的态度来惩罚反对势力,在公开场合享有很高的人气。在她之前的总理,从未在执政第7年仍获得如此好的民众口碑: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赖;德国已经成为邻国的标准,内部没有真正的大问题。
  担任总理的第8年,默克尔已拥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是目前少数几位在位最久的国家政府领导人之一。与她同时代的欧盟领袖中,只有卢森堡前总理容克治理国家的时间比她长。欧盟执行委员会前主席巴罗索比她早一年上任—也多亏有她的协助。默克尔在任期内已历经两任美国总统(前为小布什,后为奥巴马),而且他们的前任(里根、老布什),她也至少都有过一面之缘。她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像是进行着兔子和刺猬的赛跑,看看谁在位更久—世界上众多国家领导人之中,也唯有普京这样与她长相左右、激烈竞争。默克尔也经历了中国的权力转换,热切期待与新的领导班子会面,因为她想比较一下,新的当权者与她熟悉的前面几位有何不同。
  默克尔对近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贡献很大,更是与以色列产生了一种深入、细腻,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感情的关系。当然,这跟德国的历史有关,但也可以看出她以个人风格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这样的国际关系除她之外,别无分号。现在,阿拉伯国家排山倒海般的重大事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也让她谨慎地眺望着近东地区,关注着这个希望追求自由,却又在清真寺门前停下脚步的动荡社会。关于自由,默克尔略知一二—她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传奇,但她总是谨慎行事,因为每一种悲怆激昂都让她心生畏惧。对她来说,自由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想要尽情发展、挑战极限、发现新疆界、了解、征服—这些特质清楚勾勒出一位在民主德国成长的女性,她将志向和才华隐藏了35年之后,仍怀有对自由的渴望。看来,她对自由的饥渴尚未获得满足。
  默克尔在总理任期的第8年,再一次抵达权力的巅峰—之前已经有数次机会,让她有可能攀登至顶点,分别是:在她首次当选总理、条理分明地治理了几周国事之后,与社会民主党(后称社民党)结盟之后,度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外界一再臆测她已经抵达了职业生涯的高峰,但默克尔不相信这种直线型的登高。对她来说,政治如同一场零和博弈,它自始至终就是一连串的非正即负,一连串的不成功便成仁。
  问题就在这儿:对成功与失败的评断,不是以一次结盟是否稳定坚实、选民的满意度,或是国际往来的频率为标准的。这些评断标准都错了,正确的标准是:事件。有人问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是什么使得政府失控,他答道:“事件,亲爱的,是事件。”默克尔同样背负着这样的历史重担,而决定她成败的就只有一件事:危机。
  女总理的主题曲:危机
  默克尔并未主动寻找危机,是危机找上了她。危机就像是神话中的怪兽,它有点儿像九头蛇,又有点儿像地狱三头犬。它通常都以金融危机的形象出现,突变为令人厌烦的世界危机,最后再化身成欧洲危机。同一时期隐于其后的,还有很多足以导致巨大伤害的问题:债务危机、成长与竞争问题,以及最终的货币灾难。如果欧元瓦解,欧洲各国将因重返原有的货币体系而崩溃,危机便会上演。欧洲的经济和财政管理也会出现疲态,要是货币与银行、工商企业以及储蓄全都跌入深渊,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这种情景令人胆战心惊:储户挤兑、银行破产、整体经济分崩离析,出口碰壁、高失业率、社会动荡、激进党派骤增,甚至整个欧洲政治都会崩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凡尔赛和约》下的德国。这些景象让人察觉到危机在历史上的分量,各种毁灭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将开始发威。
  这些毁灭性的危机找上了默克尔,她的政治任务就是避免毁灭。默克尔没有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那么幸运,在一个民泰国安的时期治理德国。科尔碰到了大好时机,也适逢欧洲自由革命的正向动力,胜券在握地将德国带向统一,并让欧洲重新繁荣起来。相反,默克尔是在指挥一场防御战,与衰退奋战不休。她无法向民众承诺繁花似锦的前程,只能尽力抵抗,不让欧洲陷入绝境。
  危机正是默克尔总理任上的主题曲,康拉德·阿登纳巩固了联邦德国在西方世界的势力,实行兼顾社会公平与市场经济的政治模式。威利·布兰特踏出与民主德国缓和关系的第一步,科尔则以统一后德国总理的身份留名史册。默克尔也有她的历史主题曲,这使她变得强大。我们必须说:这场危机对她而言是一件好事,要是没有危机,她这个总理便也失去了价值。现在她有机会位居伟大国家领导人之列,她的决定牵动德国的命运,也牵动整个欧洲。这让她变得重要,也让她拥有权力。正因如此,默克尔再一次来到了创造力之穹顶。
  她在欧洲政治圈的影响力不断扩张—在布鲁塞尔峰会上与法国总统会面,并且出访雅典。默克尔崛起于欧洲,成为政治上的独行侠。这点可以从她个人的稳定力量中观察出来,欧洲大陆能否解决自身的问题,似乎全在于她一人。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观察到这股扩张中的权力:其一是各国领袖频频造访柏林,其二是她在华盛顿和北京备受关注,其三则是她所承受的扭曲和妖魔化。
  危机使她成为欧洲的女主角
  4年的危机让默克尔成为政治刊物封面故事的女英雄:“默克尔神话”、“败选的领袖”、“欧洲女士”、“沮丧的母亲”、“小心,默克尔来了”。你想得到的各种陈词滥调全都有。默克尔对此一笑置之。例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过这样一幅漫画:一艘名为“经济”的船在海面上行驶,眼看就要沉没了,这时桥上有一个哀求的声音问道:“请问,默克尔女士,我们现在可以开船了吗?”
  还有一些“幽默”则让人笑不出来:默克尔留着希特勒式的小胡子,平胸;波兰的卡辛斯基双胞胎兄弟在吃奶;默克尔的肩膀淌着血;默克尔扮成性虐待游戏中的施虐者,把苦苦哀求的西班牙总理踩在靴子底下。还有英国政论杂志《新政治家》,它将这位女总理描绘成具有魔鬼终结者的脸孔和机器人的眼睛,又在报道中把默克尔描写成威胁世界安定的危险人物—可想而知,她被认为是与希特勒一样的人。默克尔不是被说成无赖,就是与罗马暴君尼禄相提并论。
  至于法国保守的《费加罗报》则是把这种另类想法转变为:法国要不就归属日耳曼占优势的北方,要不就即将成为“次等国家中的一员”,即泛日耳曼主义者口中的“欧猪”国家(PIGS)。泛日耳曼主义者,不就是德国人和他们的盟国吗?
  这位女总理的特殊处境,在联邦德国史上前所未见,之前从没有哪一位总理在外交上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即便是科尔,大家也不过是认同他在历史上的非常时刻,为德国争取利益,此外无他。相反,默克尔被委以重任,要拯救这个濒临瓦解的大洲。德国的目标并不是挽救欧洲,却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过去几十年中,德国一再对这种地位敬谢不敏,所以这种结果对德国人而言既新鲜又陌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欧洲不太能忍受有一位独行侠位居中心。德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复苏,也唤醒了欧洲人既定的偏见,由此可见,德国在欧洲的特殊处境有多么微妙而棘手。这个国家习惯于将权力分散至整个欧洲,让自己融入“后国家时代”的团结之中。德国宪法《基本法》(Grundgesetz)及“二战”后同盟国的历史,为此提供了多重保障,很适合用来控制这个庞然大物。所以科尔保证,统一后的德国绝对会巩固欧洲的稳定。1992年,德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条约》),放弃德国马克,其出发点也是为了使用单一的欧洲货币。然而,欧洲战后史的基本常数却在一瞬间发生了变化,砝码开始滑动。
  忍受质疑,扛起欧洲重担
  此时,默克尔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位蛰伏已久,不到半个世纪就占据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领导地位的女士是谁?这位几乎从未引起他人注意就登上欧洲领袖地位的女政治家是谁?多年以来,德国国内不断讨论着默克尔这个谜一样的人物,试着解析她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现在,全世界都想知道:她的政治知识是从哪儿学来的?她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她有哪些价值观和准则?大家对她的兴趣有增无减,而默克尔自己倒是挺高兴的,这也是她能够再一次抵达穹顶的原因之一。这一回是这位外交家、国家领导人主动希望被大众剖析。如果有人将德国的权势与利益视为威胁,她又将如何与之周旋?这位女士虽然让人觉得德国的强盛是可以容忍的,但这种强盛会持续下去吗?
  默克尔背负着这个重担,当然,她也很享受这股新的力量,因为她深信由她主导的规则与结构变化对欧洲有好处。但是她尚未提出答案,因为她想摆脱俾斯麦之前的窘境:若要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太小了;若要成为均衡力量,德国又太大了。也就是说:若要融入欧洲的结构,德国过于强大;若要把自认为正确的政策强加给其他国家,德国又太弱了。历史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作“半霸权”,这种状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是十分理想。
  于是默克尔处在欧洲的顶尖位置上,被沉重无比的责任压得透不过气来,但还得马不停蹄地进行防御战,化解外界认为她想把欧洲德国化的疑虑。欧洲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长年累积的敌意,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肩上。也许早在她坐在奥斯陆市政厅观礼之前,就已想到诺贝尔和平奖会颁给欧盟了。
  已经乐享清闲的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称,默克尔是地球上最有权势的女性。假使还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这位德国女总理的新权势,那么美泰公司(Mattel)可以提供这个证明:一个以她为模特儿的芭比娃娃。对相信“一切都将梦想成真”的女孩来说,默克尔真是一位典范。说真的,默克尔觉得自己称不上模范,她办公室里银色画框中的女主角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位女统治者在俄国实施了开明专制,却也是一个肆无忌惮的帝国主义者。叶卡捷琳娜二世热爱权力游戏,改信东正教,继承了一个俄国名字,为了扩张权力不惜利用男人。有位记者送给默克尔这幅肖像画,从此她就把它挂在了办公室里。默克尔不做过多解释,她只是欣赏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够集女性和改革者于一身这一点,没有别的意思。这位俄国女沙皇的统治长达34年之久,这也是默克尔难以企及的一条漫漫长路。登上国际舞台
  默默扛起欧洲的女主人
  安格拉·默克尔担任总理8年就抵达了权力的高峰,位居欧洲最大也是最富裕国家的最高位,已然迈入第三个任期。默克尔顺利领导政党,党内几乎没有异议;她成功主掌内阁,部长大多效忠与顺服。她以忽视的态度来惩罚反对势力,在公开场合享有很高的人气。在她之前的总理,从未在执政第7年仍获得如此好的民众口碑: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赖;德国已经成为邻国的标准,内部没有真正的大问题。
  担任总理的第8年,默克尔已拥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是目前少数几位在位最久的国家政府领导人之一。与她同时代的欧盟领袖中,只有卢森堡前总理容克治理国家的时间比她长。欧盟执行委员会前主席巴罗索比她早一年上任—也多亏有她的协助。默克尔在任期内已历经两任美国总统(前为小布什,后为奥巴马),而且他们的前任(里根、老布什),她也至少都有过一面之缘。她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像是进行着兔子和刺猬的赛跑,看看谁在位更久—世界上众多国家领导人之中,也唯有普京这样与她长相左右、激烈竞争。默克尔也经历了中国的权力转换,热切期待与新的领导班子会面,因为她想比较一下,新的当权者与她熟悉的前面几位有何不同。
  默克尔对近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贡献很大,更是与以色列产生了一种深入、细腻,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感情的关系。当然,这跟德国的历史有关,但也可以看出她以个人风格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这样的国际关系除她之外,别无分号。现在,阿拉伯国家排山倒海般的重大事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也让她谨慎地眺望着近东地区,关注着这个希望追求自由,却又在清真寺门前停下脚步的动荡社会。关于自由,默克尔略知一二—她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传奇,但她总是谨慎行事,因为每一种悲怆激昂都让她心生畏惧。对她来说,自由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想要尽情发展、挑战极限、发现新疆界、了解、征服—这些特质清楚勾勒出一位在民主德国成长的女性,她将志向和才华隐藏了35年之后,仍怀有对自由的渴望。看来,她对自由的饥渴尚未获得满足。
  默克尔在总理任期的第8年,再一次抵达权力的巅峰—之前已经有数次机会,让她有可能攀登至顶点,分别是:在她首次当选总理、条理分明地治理了几周国事之后,与社会民主党(后称社民党)结盟之后,度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外界一再臆测她已经抵达了职业生涯的高峰,但默克尔不相信这种直线型的登高。对她来说,政治如同一场零和博弈,它自始至终就是一连串的非正即负,一连串的不成功便成仁。
  问题就在这儿:对成功与失败的评断,不是以一次结盟是否稳定坚实、选民的满意度,或是国际往来的频率为标准的。这些评断标准都错了,正确的标准是:事件。有人问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是什么使得政府失控,他答道:“事件,亲爱的,是事件。”默克尔同样背负着这样的历史重担,而决定她成败的就只有一件事:危机。
  女总理的主题曲:危机
  默克尔并未主动寻找危机,是危机找上了她。危机就像是神话中的怪兽,它有点儿像九头蛇,又有点儿像地狱三头犬。它通常都以金融危机的形象出现,突变为令人厌烦的世界危机,最后再化身成欧洲危机。同一时期隐于其后的,还有很多足以导致巨大伤害的问题:债务危机、成长与竞争问题,以及最终的货币灾难。如果欧元瓦解,欧洲各国将因重返原有的货币体系而崩溃,危机便会上演。欧洲的经济和财政管理也会出现疲态,要是货币与银行、工商企业以及储蓄全都跌入深渊,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这种情景令人胆战心惊:储户挤兑、银行破产、整体经济分崩离析,出口碰壁、高失业率、社会动荡、激进党派骤增,甚至整个欧洲政治都会崩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凡尔赛和约》下的德国。这些景象让人察觉到危机在历史上的分量,各种毁灭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将开始发威。
  这些毁灭性的危机找上了默克尔,她的政治任务就是避免毁灭。默克尔没有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那么幸运,在一个民泰国安的时期治理德国。科尔碰到了大好时机,也适逢欧洲自由革命的正向动力,胜券在握地将德国带向统一,并让欧洲重新繁荣起来。相反,默克尔是在指挥一场防御战,与衰退奋战不休。她无法向民众承诺繁花似锦的前程,只能尽力抵抗,不让欧洲陷入绝境。
  危机正是默克尔总理任上的主题曲,康拉德·阿登纳巩固了联邦德国在西方世界的势力,实行兼顾社会公平与市场经济的政治模式。威利·布兰特踏出与民主德国缓和关系的第一步,科尔则以统一后德国总理的身份留名史册。默克尔也有她的历史主题曲,这使她变得强大。我们必须说:这场危机对她而言是一件好事,要是没有危机,她这个总理便也失去了价值。现在她有机会位居伟大国家领导人之列,她的决定牵动德国的命运,也牵动整个欧洲。这让她变得重要,也让她拥有权力。正因如此,默克尔再一次来到了创造力之穹顶。
  她在欧洲政治圈的影响力不断扩张—在布鲁塞尔峰会上与法国总统会面,并且出访雅典。默克尔崛起于欧洲,成为政治上的独行侠。这点可以从她个人的稳定力量中观察出来,欧洲大陆能否解决自身的问题,似乎全在于她一人。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观察到这股扩张中的权力:其一是各国领袖频频造访柏林,其二是她在华盛顿和北京备受关注,其三则是她所承受的扭曲和妖魔化。
  危机使她成为欧洲的女主角
  4年的危机让默克尔成为政治刊物封面故事的女英雄:“默克尔神话”、“败选的领袖”、“欧洲女士”、“沮丧的母亲”、“小心,默克尔来了”。你想得到的各种陈词滥调全都有。默克尔对此一笑置之。例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过这样一幅漫画:一艘名为“经济”的船在海面上行驶,眼看就要沉没了,这时桥上有一个哀求的声音问道:“请问,默克尔女士,我们现在可以开船了吗?”
  还有一些“幽默”则让人笑不出来:默克尔留着希特勒式的小胡子,平胸;波兰的卡辛斯基双胞胎兄弟在吃奶;默克尔的肩膀淌着血;默克尔扮成性虐待游戏中的施虐者,把苦苦哀求的西班牙总理踩在靴子底下。还有英国政论杂志《新政治家》,它将这位女总理描绘成具有魔鬼终结者的脸孔和机器人的眼睛,又在报道中把默克尔描写成威胁世界安定的危险人物—可想而知,她被认为是与希特勒一样的人。默克尔不是被说成无赖,就是与罗马暴君尼禄相提并论。
  至于法国保守的《费加罗报》则是把这种另类想法转变为:法国要不就归属日耳曼占优势的北方,要不就即将成为“次等国家中的一员”,即泛日耳曼主义者口中的“欧猪”国家(PIGS)。泛日耳曼主义者,不就是德国人和他们的盟国吗?
  这位女总理的特殊处境,在联邦德国史上前所未见,之前从没有哪一位总理在外交上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即便是科尔,大家也不过是认同他在历史上的非常时刻,为德国争取利益,此外无他。相反,默克尔被委以重任,要拯救这个濒临瓦解的大洲。德国的目标并不是挽救欧洲,却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过去几十年中,德国一再对这种地位敬谢不敏,所以这种结果对德国人而言既新鲜又陌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欧洲不太能忍受有一位独行侠位居中心。德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复苏,也唤醒了欧洲人既定的偏见,由此可见,德国在欧洲的特殊处境有多么微妙而棘手。这个国家习惯于将权力分散至整个欧洲,让自己融入“后国家时代”的团结之中。德国宪法《基本法》(Grundgesetz)及“二战”后同盟国的历史,为此提供了多重保障,很适合用来控制这个庞然大物。所以科尔保证,统一后的德国绝对会巩固欧洲的稳定。1992年,德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条约》),放弃德国马克,其出发点也是为了使用单一的欧洲货币。然而,欧洲战后史的基本常数却在一瞬间发生了变化,砝码开始滑动。
  忍受质疑,扛起欧洲重担
  此时,默克尔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位蛰伏已久,不到半个世纪就占据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领导地位的女士是谁?这位几乎从未引起他人注意就登上欧洲领袖地位的女政治家是谁?多年以来,德国国内不断讨论着默克尔这个谜一样的人物,试着解析她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现在,全世界都想知道:她的政治知识是从哪儿学来的?她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她有哪些价值观和准则?大家对她的兴趣有增无减,而默克尔自己倒是挺高兴的,这也是她能够再一次抵达穹顶的原因之一。这一回是这位外交家、国家领导人主动希望被大众剖析。如果有人将德国的权势与利益视为威胁,她又将如何与之周旋?这位女士虽然让人觉得德国的强盛是可以容忍的,但这种强盛会持续下去吗?
  默克尔背负着这个重担,当然,她也很享受这股新的力量,因为她深信由她主导的规则与结构变化对欧洲有好处。但是她尚未提出答案,因为她想摆脱俾斯麦之前的窘境:若要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太小了;若要成为均衡力量,德国又太大了。也就是说:若要融入欧洲的结构,德国过于强大;若要把自认为正确的政策强加给其他国家,德国又太弱了。历史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作“半霸权”,这种状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是十分理想。
  于是默克尔处在欧洲的顶尖位置上,被沉重无比的责任压得透不过气来,但还得马不停蹄地进行防御战,化解外界认为她想把欧洲德国化的疑虑。欧洲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长年累积的敌意,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肩上。也许早在她坐在奥斯陆市政厅观礼之前,就已想到诺贝尔和平奖会颁给欧盟了。
  已经乐享清闲的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称,默克尔是地球上最有权势的女性。假使还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这位德国女总理的新权势,那么美泰公司(Mattel)可以提供这个证明:一个以她为模特儿的芭比娃娃。对相信“一切都将梦想成真”的女孩来说,默克尔真是一位典范。说真的,默克尔觉得自己称不上模范,她办公室里银色画框中的女主角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位女统治者在俄国实施了开明专制,却也是一个肆无忌惮的帝国主义者。叶卡捷琳娜二世热爱权力游戏,改信东正教,继承了一个俄国名字,为了扩张权力不惜利用男人。有位记者送给默克尔这幅肖像画,从此她就把它挂在了办公室里。默克尔不做过多解释,她只是欣赏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够集女性和改革者于一身这一点,没有别的意思。这位俄国女沙皇的统治长达34年之久,这也是默克尔难以企及的一条漫漫长路。
  ……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登上国际舞台:默默扛起欧洲的女主人
4年的危机让默克尔成为政治刊物封面故事的女英雄:"默克尔神话"、"败选的领袖"、"欧洲女士"、"沮丧的母亲"、"小心,默克尔来了"。

第2章 少女时代:游历多国,打开国际视野
喜欢旅行、喜欢交朋友,这一直是默克尔的特质。"我认识保加利亚人、美国人和英国人,15岁时就与美国人一起用餐,讲民主德国的事情给他们听。"

第3章 初征政坛:不断拓展影响力的范围
默克尔把政治看成一种线性的过程,"只要能让事情至少向前一步,就算知道不会得到一致的掌声,我还是会去做"。

第4章 内心世界:塑造默克尔性格的人、事、物
真实的她究竟是什么样子?答案很乏味:默克尔,其实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第5章 外交之路:帮手和对手都能结盟
《经济学人》在她上任一周年时写道:"默克尔是世界明星,德国总理希望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德国准备好了吗?"

第6章 心向美国:德国总理的美国梦
"我欣赏什么呢?我欣赏美国梦,人人都有机会成功,凭个人努力就能达到成就的美梦。"

第7章 国防风云:总理与战争
默克尔也必须穿上防弹背心。这架德国战机的驾驶员在途中两度被迫更改紧急飞行的路线。是枪口喷出的火焰?由红外线操控的防空导弹弹头?或者只是阳光反射?

第8章 对以色列负责:大受犹太人欢迎的德国人
"我人生的前35年,是在民主德国度过的,那里把纳粹主义当成联邦德国的问题。"

第9章 永远的对手普京:亦敌亦友的俄罗斯宠儿
外交在此果真个人化了起来,至今他俩见面时,总还有点儿夹枪带棒。当默克尔在柏林迎接重新上任的总统普京时,她像妈妈似的严正警告他:"你又迟到了。

第10章 中国矛盾:要做生意还是坚持理念
中国经验对民主德国长大的默克尔来说,充满了矛盾。但是,这股团结一致的动能又让她着迷。

第11章 欧债危机(上):对欧洲从期望到失望
这天早上,一个小包裹寄到了总理府,安全人员立刻拦截下来。那是一个从希腊寄出、里头捆扎着炸弹的包裹。难道默克尔成了希腊极端主义分子的目标了吗?

第12章 欧债危机(下):逐步推动她的新欧洲
默克尔的新欧洲必须把旧欧洲的缺失一次全部改正,但这急需几次迅速有效的结构改革,欧洲需要一种特殊的改造。这是一桩政治任务,于是默克尔决定要慎重进行。

第13章 关于权力:一切都要听她的?
她不要求别人忠于特定的意识形态,不会把意识形态当成权力准则,她抗拒这种辩论。默克尔的政治风格非常理性,这就是她权力的秘密:只参与她认为最后一定会赢的辩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