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重大社会事件对出版业发展的影响
近代出版史年代跨度虽然不长,但在出版史上却是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它承接晚清时期萌蘖而生的近代意义上的新式出版,一路发展下来,并在资本主义经济背景下,民营出版业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手段更加成熟,规模化经营的产业特征更加明显。这既与古代传统刻印时期手工作坊式的经营特点有较大差异,也与紧接其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出版经济形态存在很多差异,表现出自身阶段的历史特殊性。
中国近代,政治波谲云诡,文化思潮变动不居,经历了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统治政权的嬗变,其间发生了诸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五四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事件。民国出版活动以其特有的方式与时代潮流共起伏,反映其变化,接受其影响,参与其进程,并在时代潮流的变革中,显示其本身的阶段性特点。大致说来,民国时期有四次大的历史事件对出版业影响最为显著。一是辛亥革命给出版业带来的变革;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给出版业带来的突变;三是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后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实现全国统一,给随后十年出版业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彻底遏制了中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战争直接导致了民国时期出版业由盛转衰。一、辛亥革命对近代出版的影响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发生于近代中国的深刻的社会革命,而且也是一次影响广泛的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推动了近代科学及科学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从而构成近代中国科学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辛亥革命时期,国人创办的大量报刊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的重要途径。刊登科学知识的报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综合刊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各种社会新闻的报刊,如《译书汇编》、《普通学报》、《江苏》、《湖北学生界》等。另一类是专门性的科技类报刊,这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仅就后者而言,据笔者所见多达48家。主要有:《亚泉杂志》、《农学报》、《中外学报》、《科学世界》、《启蒙格致报》、《科学画报》、《理科杂志》、《科学一斑》、《普通科学画报》、《科学杂志》、《数理化月志》、《地学杂志》等。其数量之多超过辛亥革命以前任何一个时期刊行的科技报刊数量。这些报刊多数由民间创办。其中既有综合性的,又有专门性的。它们的具体分类情况为:综合类21种;医学类17种;农学类7种;地理地质学类2种;数学类1种。专门性科技报刊共有4类27种,其数量超过综合性科技报刊。这反映了中国近代科技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学堂
辛亥革命时期,在社会变革潮流的冲击下,封建传统教育制度迅速衰落,社会上出现了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在这些新式学堂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开设了自然科学类课程。尤其在大学堂设置了一系列理工科专业。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设置的此类专业为21个,其中医科2个、格致科6个、农科4个、工科9个,讲授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如大学物理专业开设的主课有: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数理结晶学、物理化学、应用力学、电磁光学论、应用电气学、物理星学、微积分、几何学、函数论等近20门,还设置与此有关的各种实验课程。像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南洋公学、震旦学院、南洋大学堂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理工科专业。与同文馆时期的教育比起来,此时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