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苦行孤旅:约瑟夫·F·洛克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40157
  • 作      者:
    (美)斯蒂芬妮·萨顿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他,把香格里拉展现给世界;他,连缀20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边境的社会生活、自然界域和动植物考察;他,接受美国三大机构委派前往亚洲考察植物物种,同时为美国《国家地理》写稿;他,孑然一生,乖戾低调,挣扎在中西文化的两重界域。《辞海译丛·苦行孤旅:约瑟夫·F·洛克传》是一本用洛克的日记、书信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等一手资料写成的传记。

展开
作者简介

  斯蒂芬妮·萨顿,美籍,曾在纽约联合国工作。从1963年至1974年任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园主专职秘书,为植物园的百年历史写传。

  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和洛克渊源深厚,萨顿由是研究洛克的生平,写出这本传记。

  萨顿另撰有马萨诸塞州剑桥镇、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麦克伦医院的史传,以及小说《电视停播的那一天》(1992)。1997年病逝。

 

  李若虹,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学士,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硕士,哈佛大学内亚研究学博士。现任哈佛燕京学社副社长,主管和规划学术项目。专攻中国边疆史,研究领域为清廷和西藏的关系史。她的博士论文为《对西藏贵族家庭和清廷交往关系的个案研究》,并著有《在牛津和哈佛求学》,发表多篇论文,主要讨论西藏和清廷的交往关系和中国边疆史。

展开
内容介绍

  约瑟夫·洛克(1884-1962),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20世纪初,先后受美国农业部、美国地理学会、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委派前往亚洲考察植物物种,同时为美国《国家地理》写稿。

      洛克以他的视角,记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边境的社会生活、自然界域和动植物。寻找植物的踏破铁鞋、政治视野下的鸦片、派驻在边境的领事和传教士、难以合作的同行、深山里的喇嘛王、老道宽厚的阿云山总管、和美国研究机构的往来……由他一一叙述。洛克也从第三方的视角叙述了日军轰炸下的中国民众,谈到了科学家的困境。

 

20世纪30年代初,失去收入来源的洛克变卖所有家产,回到中国西南边地,投入对纳西文化的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张力,塑造了洛克的性格。他写给《国家地理》的文章,激发出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将“香格里拉”的美丽传说带给世界。洛克孑然一生。

 

  

他,把香格里拉展现给世界;

他,连缀20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边境的社会生活、自然界域和动植物考察;

他,接受美国三大机构委派前往亚洲考察植物物种,同时为美国《国家地理》写稿;

他,孑然一生,乖戾低调,挣扎在中西文化的两重界域。

 

本书是唯一一本用洛克的日记、书信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等一手资料写成的传记。

展开
精彩书摘
  父亲早已计划好儿子的将来,他只希望约瑟夫长大时能实现自己未竟的愿望,成为一名专职牧师。他经常在家里举行的简单的弥撒仪式,这并不只是虔诚信徒的恭敬之举,而是旨在培训儿子,为他提供掌握传教士的基本技能的机会,以便将来从事牧师一职。约瑟夫记忆力超常,小小的年纪就能记住弥撒仪式的所有细节。更有甚者,他还拥有非常敏锐的乐感,天生喜好音乐。他演唱的格列高利圣咏使众人为之陶醉,而他自己也会沉浸在家里举行的弥撒带来的那股神奇的感召力之中。不过,他对牧师一职根本不感兴趣,只是满心希望自己尽早能离开维也纳,远走高飞,去旅行,去考察,去探险。年幼时他就喋喋不休地念叨自己对异国他乡的兴趣,起初他父亲认为这只是小孩怀有的幻想,未免觉得好玩,并不多在意。可是对洛克来讲,这不是小孩的幻想,而是他多年来一直巴望实现的梦想。他依然持之以恒学中文,时间长了,老父亲开始对他不满,莉娜又站在父亲一边,于是家里就免不了发生争吵,于是洛克只得把自己去远方旅行探险的梦想悄悄地埋在了心底。
  当洛克刚开始明白维也纳的社会等级结构时,他知道自己的家庭原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他痛恨极了。当时,维也纳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等级森严,青蛙是不可能变成王子的。佣人的孩子命中注定是佣人,成年后娶上另一佣人或一个门当户对的家庭的女儿,然后又生养好多小佣人。可是,洛克小时候偏偏又寄居在波托茨基伯爵豪华的府邸里,整天置身于上层社会的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生活品味深受影响。年纪轻轻的,他就对金钱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这种兴趣并非纯粹来自金钱本身的魅力,而是金钱能带来的舒适而愉快的个人生活和高雅的格调,比如精致的家具、裁缝师特制的衬衫、歌剧院里的豪华包厢,还有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维也纳的城市生活非常讲究,盛行贵族之风。在这种环境影响下,洛克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都市价值观和人世观。这种都市生活观自然而然地认为,维也纳人不同于普通的奥地利人,巴黎人不同于外省人,纽约客不同于普通美国人。
  转眼间,洛克从中学毕业了。家里认为该是让洛克考虑当牧师的时候了,可他实在不愿意去干这一行当。他恳求莉娜改变原来的主意,还向父亲据理力争,但是姐姐和父亲执意要他去做牧师。
  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他就央求他们让他参加奥地利海军,可老父亲听说后暴跳如雷,坚决反对。父亲早就认定,这个儿子的未来,只许有一种选择——进神学院。
  家里明说他唯有的职业选择,没有其他商量的余地。于是他想好了,1902年一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就离开维也纳。他并没有在深更半夜偷偷地离家出走,动身时,他与莉娜和父亲礼节性地道了别。儿子即将远行,可父亲实在很不爽快,连应有的祝福之语都没有。离开维也纳后的3年里,洛克时而坐船,时而乘火车,随心所欲,在欧洲和北非不紧不慢地漫游。莉娜积攒了一些私房钱,有时会接济弟弟,但洛克主要还是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好在他有很强的随机应变的生活能力,有时做导游,有时做水手来支付船票。
  洛克四处漫游的这些年里,有两件事对他有很大的触动。第一件事发生在1902年。当时他想拜访教宗利奥十三世,可是梵蒂冈的礼仪要求所有来拜见教宗的人都得身着正式的黑西服,但是在这困苦流浪的当下,洛克哪有一套像样的正装?显然,他没有资格拜见教宗。虽然他一直不愿当牧师,但至少还承认自己是一个天主教徒,但是这一次梵蒂冈的清规戒律大大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侮辱了他的人格。从此,他彻底远离教堂,对任何宗教组织规定的服饰要求,都没好话。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
第1章  玉龙雪山之行
纳西人:定居云南的藏族移民

第2章  起步维艰:少年时光和夏威夷岁月
2.1 夏威夷植物标本室的创建
2.2 入美国籍
2.3 寻找大风子树
2.4 西方科学家在中国的新发现

第3章  彩云之南:政治形势和日常生活
3.1 鸦片政治
3.2 中国人的冷漠
3.3 西方来的传教士及其影响

第4章  甘青之行
4.1 从云南到四川:中国的崎岖山路
4.2 昭通百姓的疾苦
4.3 夏河的回藏冲突

第5章  日记:洛克的内心世界
5.1 洛克对中国人的态度

第6章  寻求神秘之山
6.1 侯家寺的跳神
6.2 甘肃的敌对势力
6.3 阿尼玛卿山之行
6.4 甘肃的骚乱

第7章  残忍的统治和昏庸的制度:卓尼、木里和永宁的土司
7.1 卓尼和迭部
7.2 卓尼杨土司
7.3 木里统治者
7.4 木里金矿
7.5 永宁边区

第8章  贡嘎行
8.1 罗斯福探险队在永宁
8.2 对贡嘎山的首次报道
8.3 高涨的排外情绪

第9章  纳西人、国民党和传教士
9.1 对传教士的评价
9.2 蒋介石深陷困境

第10章  长征岁月
10.1 翻天覆地的前兆

第11章  进退维谷
11.1 西部大迁移

第12章  国民党的倒台和共产革命的胜利
12.1 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
12.2 共产党的攻势
12.3 尾声
鸣谢
注释
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
人名译名对照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