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当然需要奋斗才会改变命运,但以一首诗而使自己脱颖而出备受重视,这奠定了樊希安未来命运的另一种基调:激情。以诗做底的人生,毕竟不同。
在从事了一年多的文艺创作之后,部队决定对樊希安进行深度培养——送他去《贵州日报》实习半年,以此将他的身份由创作者转变为部队的报道者。一般而言,部队里的宣传科都有报道组和创作组,而报道组更受重视。
在《贵州日报》学习结束,樊希安获得一次赴首都北京的机会:将一份介绍典型经验的汇报材料送到基建兵总部。他的多数战友尚未去过县城,他凭借自己的奋斗与机遇,竟然能到北京,能看到天安门,能见到外国人,还能看到不可思议的自动门。北京,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梦想开始在心底升腾。
1976年底,入伍四年后,樊希安面临两个真正具有意义的机会选择:在部队里提干,或者去读大学。两者分别何在?对于农村孩子当兵,真正的命运之变,即从农民跃升为干部,所谓“提干”,意义在此。当然,读了大学,身份也就自然成为干部。两者差别在于,读大学在三年之后,才可能完成身份转变;而如果不读,则在部队就可以马上提干了。——提干可以落实“干部”身份,才可能实现“北京梦”。
樊希安选择了读大学,成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当时,他们师仅有两个大学名额:北大哲学系与吉林大学中文系,樊希安成为了吉林大学的学生。随后恢复高考,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只是,樊希安的选择在此之前;对他而言,一个农村孩子决定去读书,要等待三年才能拿到“干部”身份,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而且,作为战士的身份去读大学,部队提供的生活补贴是非常低的。公允而论,符合那个时代的“理性”选择,可能并不是大学,而是等待直接提干。
知识当然改变命运。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樊希安,有了接近曾经自己梦想的可能:他被借调到《基建工程兵》报社,开始在北京工作了。“借调”是正式进入的前一步,作为记者,樊希安打量这座城市,不再是游客心理——北京是他和他的基建兵战友的北京吗?看上去像。他们在真正建设着这座城市。樊希安用报道描述基建兵对城市建设的参与:修条跑道通蓝天。正在更快更大规模地建设这座城市与这个国家的时候,中央决定百万大裁军,基建兵也在被裁之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