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金融界乃至整个商业界,只要一提起乔治·索罗斯,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对于人尽皆知的人物,备受争议也很正常。在金融界、新闻界乃至社会各界对索罗斯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恨者牙痒痒,爱者无限膜拜。而许多国家则已经到了谈“索”色变的地步。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上的频频出击,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债务、货币逆差激增,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因而,索罗斯也被人们称作是金融商界幕后贪得无厌的黑手。但有人却指出,如果金融界没有了索罗斯,那么金融体系就不会变得更加完善。同时。索罗斯还是一位大慈善家,他为慈善事业做出了诸多的贡献。由此可见,索罗斯是众多悖论的结合体。那么,索罗斯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索罗斯本人就和他的投资诀窍一样,让人捉摸不透。而在许多人以及市场投资者的眼里,索罗斯就是一个“千面”人物。《华尔街日报》上曾称索罗斯是“全球金融界的坏孩子”,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更是直接怒斥索罗斯为“亚洲金融风暴的纵火犯”。哪个身份,或者哪种说法才更接近被人们称为“千面”人物的索罗斯呢?
人们之所以将索罗斯称为“金融纵火犯”,这都是源于索罗斯总是喜欢隐于幕后,而他本人也长期有意避开各种新闻媒体,不愿意公开抛头露面。因为,在索罗斯看来,“作为一个全球性投资公司的经理人,一旦让人知道了你会做什么,你正在做什么,你将要做什么,他们就会先你一步去做。这样,你的投资公司的所有计划都会被打乱,甚至还会因此而落空。所以,频频曝光的现象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并非一件好事,而且极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糟糕后果”。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1992年索罗斯与英格兰银行“斗法”成功以后,这位总想“隐于市”的神秘“金融纵火犯”却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在索罗斯频频见诸报端后,人们仿佛明白了,索罗斯的天分就在于能够比其他人更早更快地预见到市场的突变以及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先人一步、高人一等的市场洞察力。
1990年英国加入欧洲银行汇率制度体系后,索罗斯断定英国的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而英国将无法再维持1英镑兑换2.9s马克的汇率标准。确认之后,索罗斯立即启用了100亿美元投入到这场重量级的战斗中。当时,索罗斯抛售了手中近价值70亿美元的英镑,转而购人了价值60亿美元的坚挺马克货币。与此同时,索罗斯认为,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或升值通常都会导致该国家在股市上的上涨或下跌,于是,他又购人了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继而又卖掉了手中持有的巨额的德国股票。果不其然,英国当局动用了近,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利用提高利率的方式来捍卫英镑,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因此,1992年9月15日,英国宣布退出了欧洲银行汇率体系,这一天也成为英国经济金融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三”。而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便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10亿美元的索罗斯,他被英国《经济学人》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也正是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会价值上涨了67.5%。
事实上,“金融纵火犯”的大胆之举永远都不会打无准备之仗,他也一直将敏锐的视听和耐心作为投资的第一要素。同时,他还擅长对国际金融政策、货币利率、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政治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进而从中挖掘出利于投资的机会。发生在1997年震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个好的案例。
1997年3月,索罗斯决定做空泰铢。而事实也如他所料,在国际游资的大力推动下,泰铢狂跌不止,索罗斯却因为预见性的策略从中获取了不少暴利。紧接着,在泰铢危机引发的东南亚危机中,索罗斯又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从而导致了银行破产、工厂倒闭及物价飞涨等一系列惨不忍睹的景象。在这一场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索罗斯就像一股飓风,一举卷走了东南亚市场近百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迫使这些国家几十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在短时间内便化为乌有。
意犹未尽的索罗斯在此之后又将触角伸向了中国香港,但这一次却成了索罗斯金融生涯中的一处败笔。令索罗斯没有想到的是,他不慎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其身后坚挺的中国政府打乱了计划,因此,索罗斯只得放弃中国香港市场,悻悻而归。但他没有因此而泄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俄罗斯的金融市场。然而,对于索罗斯而言,1998年进军俄罗斯的电信投资市场是他投资生涯中最大的一个败笔。就连索罗斯自己都说:“当时的我满怀希望,结果不料被他们骗了。”在俄罗斯失败之后,索罗斯仅用了一句话来提醒自己——不再谈俄罗斯,不再想去那里投资。对此,索罗斯还曾表示,发现自己错了怎么办?继续还是退出?索罗斯的答案简洁有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研究自己的错误码,最终改正并解决自己的错误。”当时,索罗斯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之后的金融生涯中走得更稳,直至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们称之为“金融纵火犯”的投资经理人,却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事实上,索罗斯一边在无孔不入地投资获取暴利,却又一边将大把的钱洒向了慈善机构。对于“坏孩子”的慷慨解囊,尤其是对于一个被人们视为“纵火犯”的慈善行为,人们将他称为“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索罗斯对于在金融背后攫取金钱的程度已经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而他的慈善行为却又展露出了他天使的一面。
其实,对索罗斯了解与否的人都很清楚,和其他一些富豪相较而言,索罗斯显得极为俭朴,他没有自己的私人游艇、私人飞机甚至连当今社会富豪们最根本的高级轿车也没有,他外出总是招出租车,甚至去挤巴士,外出旅行也总是乘坐普通的民航飞机。对于顶级富豪如此俭朴,还是一位大慈善家,这不得不令人钦佩和惊讶。
于是,有人分析称,索罗斯这位“金融纵火犯”的出发点是否真正是为了解救贫困人民于水火之中。但也有人表示,虽然不清楚索罗斯意欲何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出发点不全是为了慈善事业。但不管怎样,近10年以来,索罗斯在人道主义事业上的贡献已经超出了40亿美元,他从事的慈善项目包括支持津巴布韦持不同政见者、救助俄罗斯监狱中的肺结核病人以及在美国建立收容所等。另一方面,他所创立或参与的诸多基金会,近20年以来,也一直致力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慈善事业作贡献。就人们目前已知的确切数目来讲,索罗斯每年在慈善行为上的捐款数目已经与福特基金会不相上下。
除此之外。与索罗斯金融投资家的身份或者“金融纵火犯”的称号相比,他的慈善家身份在媒体的曝光率并不高。可见,在慈善事业方面,索罗斯可谓极其低调,这也正是一个真正的慈善家应该有的行事风格。
可想而知,像索罗斯这样一个将如此众多的身份玩得风生水起的人物,在当今金融界中恐怕很难有人能出其右。相信,无论是对于崇拜还是憎恨索罗斯的人来讲,他都是一个谜,一个人们不断追寻的谜。他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综合体——魔鬼一样的金融家与天使一样的慈善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