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治类型与中国法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172128
  • 作      者:
    柳正权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柳正权,男,汉族,籍贯湖北。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院党委委员,武汉大学法学院工会副主席,武汉大学法律史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和西方语境下“法治”语义的变迁和融合以及法治类型,且详细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法治”的理论和实践,基于此探索了立足于当前中国国情和中华文明根基的,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优秀法治文化遗产的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

展开
精彩书摘
  《法治类型与中国法治》:
  13世纪的托马斯提出的框架结构融合了奥古斯丁的神学法律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思想,是中世纪自然法观念中最为系统的。托马斯的自然法学说主张法可以分为永恒法、神法(《圣经》)、自然法和人定法四种。托马斯认为永恒法就是上帝的理性,它是支配宇宙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最终渊源,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是统治宇宙万事万物的法则。这一法则超越人的本性,人的理性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神法属于神,它是高于自然法的高级法,它是神通过启示为人的理性所理解的永恒法的一部分,在神法中体现着最高的圆满和最终的正义。自然法可以说是永恒法在宇宙万事万物中的表现和反映,在阿奎那看来,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神的智慧,理解永恒法表现在自然世界中的自然法则,由此产生热爱自然的倾向,并利用自然法则来为人类谋取福利。自然法也就是上帝用来统治人类的法。人定法是托马斯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他认定之所以人定法能表现出正义与真理,成为四种类型的法之一,是因为它是源于神的法律。虽然称之为“人定法”,但实质也是人依据神的法律制定出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托马斯认为法的本质就是神的理性与意志。
  近代自然法观念又被称为古典自然法观念,是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兴资产阶级用来反封建的重要思想武器。一方面,它吸取了古代、中世纪自然法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因素;另一方面,它排除了自然主义与蒙昧的神学主义中关于精神的观点。因此,在他们看来,法现象根植于人本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理性认识。人类正是因为具有理性,所以能够认识与运用自然法为人类服务,而非理性的人也就能做出违反自然法的事。为了论证这种自然法观念,像霍布斯、洛克与卢梭这样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然状态论来说明白然法的历史起源,提出了社会契约论来说明国家的起源及其与自然法的关系。最终,他们基于自然法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论与法治主义观念,即认为生命、自由、财产、平等、博爱、自我保存与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人生来就拥有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依赖法治主义应该予以实现的目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法治”释义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的法与法治
一、从“法”字说起
二、从“法治”说起
三、从“法制”走向“法治”
第二节 西方语境下的“法”与“法治”语义变迁
一、西方语境下的“法”
二、西方语境中的“法学”
三、西方语境下的“法治”
第三节 中西“法治”的相融
一、中西“法治”相融的契机
二、中西“法治”相融的过程

第二章 法治类型
第一节 历史上的文明式样
一、农耕型文明
二、海洋型文明
三、游牧型文明
第二节 文明式样与“法治”
一、文明与法治的关系
二、文明式样中影响法治的因素
第三节 主要的“法治”类型
一、海洋型文明的“法治”
二、农耕型文明的“法治”

第三章 中国“法治”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先秦“法治”
一、先秦“法家”思想及其实践
二、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法治
一、秦末汉初的儒法合流
二、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兴盛与封建法制的发展
三、隋唐时期:承前启后的法律文化
四、两宋时期:士大夫文化和理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
五、明清的文化专制和启蒙思想
第三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法治”
一、体用结合阶段
二、“法治”变革阶段
三、“党治”下的法治

第四章 新中国的“法治”实践
第一节 稳定政权的“法治”
一、破除旧政权的法制体系
二、稳定新政权而建构新法制体系
第二节 服务政策的“法治”
一、带有明显政策色彩的法治指导思想
二、与政策相配套的法制体系
第三节 回归传统的“法治”
一、法治回归传统的表现
二、回归传统的原因
三、教训与反思
第四节 服务经济的“法治”
一、以服务经济为基调的奠定
二、制度层面:以经济为主题的立法不断涌现
三、政策层面:依法治国的确立
四、司法层面:经济类案件的不断增长
五、法治发展的总体表现

第五章 “法治”建设新篇章
第一节 中国法治建设新成就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阶段
二、公民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的树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四、法治领域的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
第二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背景
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法治领域的改革措施
三、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建设目标方针的变化
四、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法治建设展望
一、中国法治建设的缺陷
二、中国法治建设的展望
三、中国法治的文化传承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