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京师刑事诉讼法论丛.第三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89461
  • 作      者:
    宋英辉,甄贞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本卷主要探讨《刑事诉讼法》实施的疑难问题与立法完善,并根据来稿情况区分了成年司法视角和少年司法视角。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等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本卷组稿试图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反思,为进一步的立法完善献计献策。与往卷相比,本期约请了许多一线办案人员的作品。他们对于法律实施状况的感触非常直接,提出了许多值得学术界和实务界认真对待和解决的法律问题。本卷作品反映,在少年司法领域,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专门程序等为特色,相关制度创新较多,有必要进一步整合相关力量和资源,推进其中的进步与发展。在国际上,随着反腐败、反恐怖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如何促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顺利进行成为刑事诉讼法面临的重要前沿问题。作为前提,需要进一步合理厘定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我国刑事诉讼法之间的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京师刑事诉讼法论丛(第三卷)》:
  其次,农村留守少年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由于搜集对象的局限性,加上对搜集信息过程中迫于被害方的压力,一旦搜集信息不全不可靠时会倾向于采取逮捕等措施。从而使现实中公检法机关面对是否适用取保候审时往往会有一种“反正没有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管,关起来省事儿”的想法,不利于客观公正地对农村留守少年进行取保候审,侵犯其正当利益。
  2.当前风险评估程序的瑕疵
  对农村留守少年取保候审的风险评估必须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因此怎样进行评估,评估程序如何对于评估的结果都至关重要。
  由于职业习惯、办案人员自我职业风险担忧、被害人及社会舆论压力、办案资源有限性、留守少年监护条件、缺乏外部力量以及取保候审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都会造成公检法机关在对农村留守少年适用取保候审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职业的倾向性。一些社会调查报告在进行过程中对留守少年的询问方式不当,一些问题可能侵犯其隐私,伤害其自尊心。一些心理测试等方法在运行中忽视留守少年的文字能力、理解能力,出现“无效问卷”。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风险评估的程序。办案机关可能会因评估程序的原因对农村留守少年在适用取保候审方面的利益造成损害。有的办案人员开着警车到村落、学校等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社会调查和风险评估,这些均可能造成新的“司法伤害”。因此,在对农村涉罪留守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程序中要积极防范在风险评估程序中可能存在的程序失范。
  (三)在保证方式上的困境
  在我国,一方面扩大取保候审适用范围的呼声日益提高,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又过于局限,限制了适用的范围与对象。法律对于取保候审的方式及义务的规定过于笼统,司法实务部门缺乏适当的、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行之有效的取保候审手段,社会体系不成熟并且无法实现其对司法的辅助功能。因为农村留守少年的弱势地位,取保候审在保证方式上的弊端在留守少年的运用上更加凸出。
  ……
展开
目录
主题研讨一: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成年司法发展
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及其转化研究王彪孙志伟
逮捕要件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审视与应对戴有举
冲击与应对: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辩护权的扩张对公诉权的影响
吴春妹张庆芬翁恒远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困境与出路许倩如
沉默权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命运冯准
法律之痛:刑事诉讼中亲属出庭作证条款之完善余璇
机遇和挑战: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司法警察职能的完善
邢博孙权
主题研讨二: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少年司法发展
反思与重构:刑事诉讼法实施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吴美满
涉罪留守少年诉权保障实证研究及立法建议雷小政
涉罪农村留守少年诉权保障的反思
——基于取保候审视角樊创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孙平黄贵
专论大观
中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证据转化分析孙康
刑事错案问题及防范路径研究薛雁升
实务研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与机制研究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基层检察机关公诉执法办案风险问题研究刘程
派驻网络检察联络室的规范化建设及运行模式的思考冯冠华
青年法苑: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评述
法律区域化:看上去很美?周洋
法律语言:能否真正超越?李沂蔚
底线正义:究竟是什么?彭心韵
价值评价:是否多元?王頔
法律转化:打了多少折扣?周季云
随笔系列
司法绩效考核的理论溯源江文
中国语境下死刑案件被害人的特质彭越林
社区矫正中检察监督高阁
微时代案情的舆论传播及其反思印波刘越
师大讲坛
“漫谈台湾地区刑事法”
——刑科院博士生系列学术沙龙实录孙道萃
域外法制
欧洲自由、安全和正义的基本权利:欧洲法院判例法中的“一罪不二审”原则[荷]约翰?E维瓦勒(John AE Vervaele);
于文瑶陈碧译
“互联网时代”域外媒体与司法关系模式的新发展
印波王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