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获奖者散文丛书:生命的活力》:
美洲野牛
1776年我们赢得了民族独立,之后便开始开荒拓野。但随之而来的首先是美洲野牛的不断减少。面对人类的人侵,它们不得不流浪到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和南北卡罗来纳等州西部边界的群山之巅。美洲野牛曾成群出没在当今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及田纳西州的区域。不过,到本世纪初,它们已经被迫迁徙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在接下来的八十年间,它们始终是大草原上一道最亮丽、最独特的生命风景。它们种群庞大,数量之多令人难以置信。每一个种群都由成千上万头野牛组成,它们在萨斯喀切温省、格兰德河及西部的落基山脉之间漫步。当地众多种族部落依靠野牛维持生计,其中包括生活在马背上的印第安人、红河谷里习性古怪且数量众多的法国混血人、那些勇敢无畏且颇具开拓精神的流浪者、白人猎人和陷阱捕猎者,因此野牛种群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不过,在内战之前,野牛减少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但是之后由于拓荒者大肆修建铁路,以野牛皮为目标的捕猎者不断大量涌人,野牛数量急剧下降。
内战结束之后,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铁路不断向前推进。但到现在为止,铁路设施仍十分匮乏。对猎人而言,此项工程必不可缺,建成后将为猎人提供廉价的交通工具。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对野牛皮及其成衣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野牛数量巨大且容易捕杀,因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冒险者前来狩猎。这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野牛屠杀热潮。在短暂的时间里,这一大型物种遭到了大批量的屠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据统计,大概有几百万头野牛惨遭杀戮。这次大屠杀后的十五年里,人们再也没有见过成群的野牛种群了。据说到现在为止,整个美国大陆上很可能就只有五百多头野牛,而且自从1884年以来,再没有超过一百头的大型种群了。
随着太平洋联合铁路的破土动工,野牛数量第一次大削减也随之而来。当时,美国中部地区的野牛遭受灭顶之灾,被捕杀殆尽。其他地区的野牛则被分裂成南北方两大种群。南方野牛于1878年首先遭到灭绝,北方野牛则一直幸存到1883年。我对野牛的了解并不多,跟它们打交道的经验主要是在后来的数年时间里积累起来的。当时,我在小密苏里河畔建了座牧场,几小群野牛便在这里栖息,有时也能看到远离种群的零星的几个个体。相比而言,我的两个兄弟就比我幸运多了。想当年放眼望去,数以万计的牛群奔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它们个个气势不凡,彰显贵族风度。我的两个兄弟就在这个时候参加了野牛狩猎行动。
1877年,我的弟弟艾略特还是个未满十七岁的毛头小子。就在这一年的一二月份,他向德克萨斯州北部的艾斯卡塔多平原边缘进发。当时除了零星散布的几个种群外,几乎就见不到野牛了,原来数量巨大的南方野牛群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被消灭殆尽。我弟弟正好赶上野牛种群濒临死亡的糟糕时刻。同他一起前往的还有我的表弟约翰·罗斯福,他们同另外六名小伙子一起组成了一支探险团队。这群年轻人虽然个个生活拮据,但都能吃苦耐劳,而且精力充沛,整天想着能经历热血激情的时刻,他们有冒险精神,因此经常到边境地区探险。所有人当中,艾略特年纪最小,户外探险经验也最少,不过他非常热爱拳击、摔跤、跑步、骑马及射击等运动,所以身体素质不错,体格也很健壮。此外,他还做过猎人的学徒,去打过鹿和火鸡,因此长了不少见识。他们将餐具、弹药、被褥以及预备的食物统统装在两辆长形布篷马车上,每辆车前边各有四匹马。除了这些赶联畜之外,探险队还有六匹毛发蓬松、桀骜不驯的北美野马坐骑。马车后边还跟着三四只猎狗,其中有塞特种猎犬,也有杂交的灰狗。探险队的人轮流当马车夫和厨师,每人两天。
此外,每次外出狩猎都是六个人两两结对行动,剩下的两个人留在帐篷和马车里负责看家,以防发生意外。他们之所以组织这次探险,一方面是为了进行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也期盼着能有所收获。为了购买马匹和马车,所有人都已一贫如洗,不得不靠贩卖野牛皮及其他动物的皮来挣钱。倘若到了靠近贸易站的地方,他们还可以通过贩卖牛肉大赚一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