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提升政府网站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供给往往会遇到“政府失灵”的现象,从而导致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的低效率问题。2008年CNNIC调查显示,我国网民政府网站访问率仅25.4%”,而同期美国则接近50%②,这一情况至今依然没有明显改观。这种低效率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政府网站系统大量内容无人间津,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我国现有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制度,往往“从政府的角度来衡量网站提供的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没有考虑公众的需求”,不关注用户的行为特征和使用体验,使得其无法收集政府网站的实际服务效果的评估数据。反映到具体指标设计上,就是过于强调政府网站系统内容建设上的“有没有、多不多”的问题,而不关注服务“能不能、好不好”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各地政府网站系统建设上出现为应付评估而大量开设栏目,内容上看似“琳琅满目”,但实际上大部分栏目更新力度和服务效果很差,体现实质效果的服务项目十分缺乏。
除了上述常见问题外,很多时候政府网站的资源利用低效也与技术层面的原因相关。比如政府网站上很多栏目或服务上线发布以后,由于其栏目內容搜索引擎可见性不佳,导致网民无法通过搜索弓1擎等常用信息查询渠道找到想要的信息,出现网站內容“无人间津”的状态,影响了网站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网民的实际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技术性因素导致供需之间不能有效对接。再比如,出于栏目设计的原因,同一项服务内容设置了多个不同的栏目入口,如某地政府门户网站曾经设置了两个一级栏目“魅力x“”和。击讲××”,网站设计者的原意是这两个栏目分别介绍当地的特色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但很多用户实际上对上述两个栏目定位的差异性并不十分清楚,从而导致用户在查找相关信息时,在两个栏目之间摇摆不定,既影响了网站的用户体验,也影响了两个栏目的资源利用效率。
由此可见,提高网站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让所有服务都能适配恰当的目标人群,让所有用户都能找到所需的公共服务,是政府E站分析与优化的重要“使命”。这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网站数据分析与优化工作,客观评估网站各个栏目和服务的供给规范化程度、互联网影响力与用户满意度,对于网站內容长期更新不足、用户对內容兴趣不大、网站服务用户满意度较低的栏目’应当采取关停、合并、拆分等方式,提升这些栏目和服务的使用效率。二是通过网站数据分析与优化工作,优化重要服务的技术入口’比如通过开展搜索引擎可见性优化工作,提高网站服务在搜索引擎上被用户准确便捷查找到的可能性;通过开展网站首页布局和页面元素设计的优化,提升重要栏目首页入口设计的醒目度,提高用户通过首员找到服务内容的便捷度。三是通过网站数据分析与优化工作,动态调整网站栏目的层级结构,结合网站服务的实际情况,提升用户需求强烈但当前层级较低的栏目或服务的层级水平,Isl时适当降低用户需求不高的栏目或服务的层级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动杰匹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