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华沙之歌》:第一首纯粹的美国诗歌:美国文学美国化视域下的《海华沙之歌》研究:the study of the song of Hiawath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mercianiza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5946
  • 作      者:
    张艳萍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艳萍,甘肃联合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代表性成果是论文《从思维模式与认知范型看<诗经>比兴的本质》,获得甘肃省第十三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华沙之歌>:第一首纯粹的美国诗歌·美国文学美国化视域下的<海华沙之歌>研究》分绪论、上编《海华沙之歌》题材的美国化、下编诗歌艺术美国化的一种选择:朗费罗对口头传统的借鉴、结语四部分。其中,上编内容包括:《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对印第安部落生活的想象与重构;海华沙形象与印第安文化英雄的存在困境;《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无法超越的身份局限。下编内容包括:《海华沙之歌》对斯库克拉夫特收集的印第安神话传说的创造性改造;《海华沙之歌》对印第安口头文学艺术技巧的借鉴;朗费罗对欧洲文学口头传统的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面对持续的暴风雪天气,海华沙和泼一普一基威一样无能为力。朗费罗移植印第安神话传说中有关印第安人在严冬遭遇饥寒的困境,是为了在印第安民族的现实生活环境下表现其主人公海华沙的人生困境。面对严冬的饥寒交迫,海华沙向大神祈求,希望他能赐给他食物,去喂养“奄奄一息的明尼哈哈”。但是,他的祈求没有得到大神的回应。明尼哈哈因饥荒和热病而死去,海华沙就此失去了心爱的妻子。这样的遭遇使海华沙这一形象充满了悲情色彩。朗费罗把泼一普一基威遭遇暴风雪的困境引入《海华沙之歌》,为海华沙的遭遇提供了逼真的现实感,也为他走出神话时代而进入殖民时代做好了铺垫。
  4.历史传说中的海华沙
  斯库克拉夫特指出,历史传说中的海华沙在最后一次参加了易洛魁五部落联盟委员会的会议后,就离开了他的人民,独自驾独木舟升向空中。
  由易洛魁神话可知,海华沙的前身是塔仁亚瓦冈。塔仁亚瓦冈被大神派到大地上来,给部落居民讲授应对他们的处境所必需的知识,并清除地上的巨人和怪物。完成了这项惠民的工作后,他把自己在天国的特征和名字都放置一边,启用了海华沙的名字和特征。他娶了一个妻子,定居在乡村美丽的一角。海华沙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他一直是谨慎智慧的榜样。所有的事情,不管难易,他都能做好,就像阿尔冈昆传说中的英雄一样。他有一只具有魔力的独木舟,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海华沙定居于易洛魁,他通常被尊为圣人。他教会人们如何击退入侵者,对他们的狩猎、捕鱼、种玉米等方面工作给予明智的建议,也教会他们如何结束纷争。最后,海华沙教导人们建立一个联盟以便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这就是易洛魁部落联盟。该联盟的第一次委员会议在奥内达加举行。易洛魁智者委员会促进了部落的团结。海华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或者在接近尾声时,他带着自己的女儿驾独木舟去了委员会。他把船停在奥内达加湖滨,把女儿留在船上,自己向委员会所在地走去。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美国作家创建美国民族文学的诉求及其困境
二 关于建设美国民族文学的理论探讨
三 美国民族文学的实绩
四 英国文学阴影下的焦虑
五 朗费罗在构建美国民族文学方面的开拓之功
六 对美国文学“美国化”这一概念的界说
七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上编 《海华沙之歌》题材的美国化
第一章 《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对印第安部落生活的想象与重构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与奥吉布瓦印第安人神话传说的关系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的人物形象与印第安部落生活
一 诸神形象与印第安人生活中的支配性力量
二 文化英雄形象与印第安的文明成果
三 勇士形象与印第安的核心价值观
四 女性形象与印第安女性审美观
五 恶作剧者、音乐家、故事家形象与印第安人的积极娱乐精神
第三节 仪式形象与印第安仪式的价值诉求
一 印第安婚宴形象
二 农业巫术仪式形象
三 收获仪式形象
四 悼亡仪式形象
第二章 海华沙形象与印第安文化英雄的存在困境
一 海华沙的存在困境
二 印第安文化英雄的存在困境
第三章 《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无法超越的身份局限
一 朗费罗对印第安人的双重态度
二 选择性书写:对美洲基督教化运动中和平与暴力的筛选
三 19世纪50年代以前印第安人的文本性的存在对朗费罗的影响

下编 诗歌艺术美国化的一种选择:朗费罗对口头传统的借鉴
第一章 《海华沙之歌》对斯库克拉夫特收集的印第安神话传说的创造性改造
第一节 情节移值与形象重构
一 海华沙形象的构成
二 其他主要人物形象的构成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对印第安神话传说神奇主题的借鉴
一 神与英雄
二 被吞噬后脱险的人
三 头部的秘密
四 变形
五 禁食与幻象
六 奔向“幸福岛”
七 神圣的空间和神圣的时间
第二章 《海华沙之歌》对印第安口头文学艺术技巧的借鉴
第一节 对印第安神话传说叙事艺术的借鉴
一 线性叙述顺序
二 主人公与对手交锋进程中的三角形角色关系
三 叙述者的干预性话语形式
四 《海华沙之歌》的故事家介入的分层叙述
五 三迭式结构
六 嵌入的技巧
七 起源神话的结构模式
八 《海华沙之歌》中的传奇时间
第二节 对印第安诗歌艺术的借鉴
一 《海华沙之歌》平行句的类型
二 《海华沙之歌》平行句法的来源
三 《海华沙之歌》平行句的艺术效果
第三章 朗费罗对欧洲文学口头传统的借鉴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
一 程式与《荷马史诗》的口头性
二 何谓程式
三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
四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系统
五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与程式系统的价值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口头传统特征
一 二十个独立的叙事片段按特定序列缀合成一个整体
二 《荷马史诗》对《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方式的影响
三 《卡勒瓦拉》对《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方式的影响
结语
一 本土题材是美国民族文学的身份标识
二 广纳世界文学传统:文学艺术革新的基础
三 朗费罗完成了建构美国民族文学的任务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