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厄普顿·辛克莱小说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33165
  • 作      者:
    胡碧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胡碧媛,女,1971年10月生,江苏南京人,现为南京邮电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南京邮电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英国拉夫堡大学访问学者。在《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南京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外语研究》《外国语文》(川外学报)《译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教材四部。现主持江苏省社科项目一项,校级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及校级项目各结项一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江苏省社科联项目各一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理论研究书系:厄普顿·辛克莱小说研究》以生态危机话语为基本框架,对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创作于1906至1930年间的揭黑幕作品进行细读和阐释,重点解读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五部新闻历史小说《屠场》、《煤炭王》、《煤炭战争》、《石油!》、《波士顿》,揭示文本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表明辛克莱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认识生态危机,并且以依赖“应然”的人类中心论的视角构建人类与环境共存相依、和谐发展的未来图景,倡导环境正义为特征的生态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书系:厄普顿·辛克莱小说研究》的主体论述从生态危机的揭示与制度批判、生态危机的干预与生态建构、生态危机的书写与主题意蕴三部分展开。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学理论研究书系:厄普顿·辛克莱小说研究》: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70年就提出发展公民环境素养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美国全社会进行改革,以获得新的知识、概念和态度,并认为美国全社会必须对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发展有新的了解和认识。环境素养的公民应了解整个环境间的互依关系和责任,并且具有解决现存环境问题及防止将来问题发生的知识和技能,而环境素养的培养必须依赖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环境教育的主要对象原本应该是未成年人,但是由于移民群体的特殊性,在辛克莱的文本中,环境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人,即环境教育体现为环境成人教育。不仅如此,辛克莱在文本中对环境教育者进行戏剧性的处理:以儿童的真实经历对成人进行环境教育。
  煤矿事故发生后,霍尔一直努力和资方交涉以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未果,万般无奈之下,霍尔闯入他的同窗好友、通用燃料公司寡头哈瑞根之子珀西的宴会现场,揭发此事。在又一次受挫的情况之下,霍尔劝说在场的女友、银行家之女杰西与他一起深入矿工家庭了解此事。杰西与霍尔来到工人米奈蒂家,小男孩杰里“随意地谈论煤矿的秘密”,“杰西完全被这个意大利的小机灵所征服”。霍尔所试图做到的,就是以儿童的视野唤起杰西等上层阶级女性的同情心,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得到社会舆论的重视以利事件的合理解决。在续集《煤炭战争》的开篇,霍尔重新回到北山谷煤矿,在拜访米奈蒂家时,霍尔突发奇想,准备带着小杰里去参加上流社会的晚会以在更广泛的层面唤起上层人士对劳工状况的关注。在赴会之前,霍尔为杰里进行充分的准备:考究的着装,言谈举止的教导,上层礼仪的灌输。小杰里在晚会上引起众人的兴趣,大家惊诧于杰里单纯幼稚的年纪却有着如此世故的经历,他在谈论种种煤矿的秘闻时稚气未脱,得体的外表却掩盖不住言谈中时刻流露的低等身份。在霍尔看来,杰里此行使他“看到他的社会融合梦想的胜利”。
  环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对环境危机的认识基础,那么以培养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为目标的环境教育,应该以传授怎样的内容和运用怎样的方式为起点?一种选择是进行自然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教育,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人类会制定愚蠢不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设计低效非环境友好型的城市与社区,进一步破坏对人类及所有生物都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然而,人类需要的是孕育和传播知识的语境,需要超越科学之外的观念性框架,以凸显人文特色和活生生的体验。罗杰·金认为,“文化水平……必须超越读写等技能的掌握,要面向反对政治与经济的压迫和非正义的话语权争夺”。克罗夫指出,“环境成人教育是政治与社会性学习的投入与参与过程,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转变和信息传输的问题”。由此可见,环境素养问题不仅仅是知识与信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政治与社会意识,需要投身于政治与社会实践。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生态危机的揭示与制度批判
第一节 工具价值的追逐与自然环境退化
第二节 物质消费与文化精神的异化
第三节 等级制的自然与人类控制

第二章 生态危机的干预与生态建构
第一节 认知基础:培育环境素养
第二节 价值取向:秉承“应然”的人类中心
第三节 实现途径:投身基层非暴力运动
第四节 建构模式:倡导合作的生态社区

第三章 生态危机的书写与主题意蕴
第一节 伦理价值: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
第二节 历史内涵:文学与历史的商讨
第三节 美学话语:审丑的美学求索
结论
引用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