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基于龙脊古壮寨的环境人类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003690
  • 作      者:
    付广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付广华,1980年生,民族学博士,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广西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兼任广西壮学学会副秘书长。2009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师从杨筑慧教授从事南方民族社区与文化研究;2012年6月,顺利毕业并获法学博士学位。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生态学视野下的壮族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研究”以“良好”等级结项,在研有国家民委委托课题和《壮学丛书》课题各1项;出版著作2部(合著),在《民族研究》、《世界民族》等期刊发表论(译)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因学术成绩优异,曾获全国第九届挑战杯三等奖(2005),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2011),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三等奖(2008)各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失序”问题,生态环境退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面对重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类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要采取措施予以拯救,力图使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生机和活力。《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基于龙脊古壮寨的环境人类学研究》选择南岭走廊的一个村寨——龙脊古壮寨为田野点,针对性地研讨其生态退化与重建等。
展开
精彩书摘
  2.国内研究动态
  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无论是生态重建(修复),还是恢复生态学,都是西方的“舶来品”。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余作岳等人就已开始了沿海侵蚀台地的植被恢复技术与机理研究,但当时更多地发生在实践层面,并未在理论上有所突破。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欧美恢复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传人,国内的生态重建(修复)研究才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①从笔者在“中国知网”上的统计结果来看:1990年以前,尚无以“生态重建”为主题的论文面世;1990年12月,该词汇才出现于一篇介绍景观生态学的论文之中,至1999年底,共刊登相关成果10l篇;2000年以后,生态重建研究开始热门起来,学术专论也在各家期刊遍地开花,至2010年底,共刊登相关成果1920篇;从2010年初至笔者检索的2012年2月12日,共有367篇相关成果。总的来看,最为厚重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态重建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会以生态恢复、生态修复或生态重建为主题词出现,相关的著作有赵晓英等编著的《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杨海军、李永祥编著的《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周启星等编著的《生态修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骆世明主编的《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吴秉礼等编著的《科学决策生态修复目标理论与方法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丁爱中等主编的《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版)等20余部。从经济学角度介入的则有任保平主编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实际上研究的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并非针对“重建”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因此对后人进行生态重建的研究仅具参考价值;聂华林等编著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主要研讨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涉及西部地区生态重建的基本问题、思路、产业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当然,译介国外生态修复与重建理论方法的综述性论文也比较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是南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早在1994年,广西科学院石山课题组编著《广西石山地区生态重建工程技术可行性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从农业经济学的角度对广西石山地区的生态重建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稍后,有学者指出,只有深入认识导致岩溶石山地区环境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准确模拟环境退化过程,找出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才能搞好生态重建,增强当地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①谢家雍的《西南石漠化与生态重建》(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课题,针对西南石漠化区域恶劣的生态现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视野与关键概念
四、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概况
五、田野点的自然与人文图像

第二章 景观的变迁:生态重建的历史场景
一、从山林到农田:农业开发的消极影响
二、从均衡到退化:政策失误的生态恶果
三、从退化到修复:自上而下的生态重建
四、在历史场景中认知生态变迁

第三章 “绿色”的权力:生态重建的国家支持
一、作为“绿色”权力表达的生态重建
二、沼气推广工程与生态重建
三、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重建
四、反思国家权力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科学与民族科学:生态重建的知识体系
一、参与生态重建的两种知识体系
二、传统生态知识与生态重建
三、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重建
四、生态建设必须综合运用两种知识

第五章 全球性联系:生态重建的外部力量
一、在地方生态重建中发现全球性
二、系统外部输入与生态重建
三、村民外出务工与生态重建
四、把握地方与全球的多样联系

第六章 结语:不确定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