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苍苍,水茫茫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79013
  • 作      者:
    梅洁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梅洁,湖北郧阳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70年大学经济系5年本科毕业,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现已出版、发表《爱的履历》《并非永生的渴望》《生存的悖论》《一只苹果的忧伤》《西部的倾诉》《大江北去》《泪水之花》《穿越历史的文明》等诗歌、散文、中长篇纪实文学16部集、500余万字。曾获全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和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首届“冰心散文优秀奖”、“第五届《十月》文学奖”、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三届女性文学奖”,河北省一、二、三、五、七届“文艺振兴奖”等50余种奖项。《跋涉者》《童年旧事》《楼兰的忧郁》等被收入人教版、苏教版、冀教版、鄂教版、鲁教版中小学语文读本及大学文学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千百年来,那块星宿陨落的地方,携带着幸福与苦难,跨越历史,穿越时间。或缄默不语,或深情呼唤;或燃烧似火,或冰冷如岩……一块天火淬锻的石头,一块真实而艰难的石头,一块圣洁而发着哲学光芒的石头,照耀着鄂西北那一方天地。那一脉江水,也照耀着我。
  《山苍苍水茫茫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移民三部曲》是第一部以文学的方式真实再现中国水利移民生存现状和艰难奋斗的作品。还收入作家获全国鲁迅文学奖和“徐迟报告文学奖”的作品《西部的倾诉》。《西部的倾诉》以散文化的审美表达和散点透视式的结构,从历史、文化、教育、经济、人口、环境等多侧面揭示一个人类生存的怪圈,那就是贫困带来教育缺失,教育缺失,尤其是女性教育的缺失导致的野蛮与蒙昧,野蛮与蒙昧引发的人口急剧增加,从而使生存环境遭到根本性的破坏,而环境的被破坏使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西部加贫困。
展开
精彩书摘
  《山苍苍水茫茫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移民三部曲》:
  第二章 悲壮的沉沦 故乡人称汉江为大河。大河三面环绕我诞生的古城郧阳府(今郧县城)。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我便听着汉江的浪声和涛声长大。几十年的岁月里,无论我怎样浪迹天涯,总也忘不了故乡那绵长而深情的一江幽蓝。三千里汉江,穿越秦巴山,流经南栈古道,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中九曲回肠,一任东流,直汇入滔滔长江,茫茫大海。
  汉江,堪称中国的多瑙河。千百年来,它以那玛瑙般的幽蓝的江水,以飘逸、俊秀、潇洒、宁静的状态,以不亢不卑的文静和庄重,养育了大江两岸亘古的长安。端详汉江,它以舒缓温柔的古典抒情风格,让你感受一种深刻而崇高的愉悦,让你心灵深处产生一种美好圣洁的情感。《诗经·汉广》有这样一首民间情歌:“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支汉江流域的情歌,是写一砍樵青年对少女的求之不得的心情,反复借汉水的宽不可泳和长不可渡来比喻对女子的可望而不可即。译出来就是:“南方有棵高高的大树,却不可在树下休息;汉江边有位女子,难以表达对她的深情;汉水宽又广,难以游过去;汉水长又远,难以渡过去……” 由此古诗。可以看出繁衍生息在汉江流域的儿女们深情的气韵。他们灵秀、聪颖,他们善良、多情,他们忧伤、善感……这就是汉江文化的质地。
  汉水三面环绕的郧阳古城始建于春秋,为古麇国的都城,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三国时期,郧县叫麇乡县,后魏兴郡,魏文帝曹丕曾在此封诸乡侯;唐代,麇乡县归均州武当郡,唐主李世民游历麇乡,在此建行宫;元朝时,改麇乡县为郧县,至明成化十二年在此设郧阳府,所辖六县。至此,500多年来,郧阳府城——郧县城一直是鄂西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古城依山傍水。方圆十里城郭全部用青砖垒砌。
  城墙底宽一丈八尺,顶宽一丈六尺,仅城垛就有3752个。古城按方位立四大城门:东为宣和门,南为迎黛门,西为平俚门,北为拱辰门,西南还设有小南门、小东门。万历年间,东门外开凿护城池。嘉靖九年,重建大南门城楼和北门春雪楼。道光十一年,修筑小南门外火星庙炮台。古城中央,耸立着高25米的钟鼓楼,楼内悬挂有2500公斤重的双龙衔顶八卦钟,大钟轰鸣,满街闻声。古香古色、典雅庄重的南角楼,晴天,15里地外就能看见它的倩影绿光。楼顶总是白烟如缕,袅袅回旋上升,老年人说这是郧阳的“地气”。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古城扔了十几颗炸弹,一颗也没爆炸。人们说是靠南角楼的保佑。1947年,郧县解放,第二年说要反封建迷信,即把南角楼焚毁。当南角楼倒塌时,许多人看见一条红蛇腾空而飞,还冒着一股白烟。于是,古城人扼腕长叹:郧阳的地气走了…… 古城内还有大成殿、清克寺、伍子胥堰……登上春雪楼,汉水、群岛尽收眼底。明代号称“嘉靖七子”之一的著名文人王世贞,在《登春雪楼》一诗中写道:“忽结楼台银海上,尽收天地玉壶中。” 古城70余条大街小巷,纵横有序。各街道在丁字路口处均有土地庙。没庙的立一大石牌,上刻“泰山不敢当”字样。每道路口,夜晚灯笼高悬。五里长街,布匹、百货、烟酒、杂货……琳琅满目,摆在一色黑漆铺板门外。从东关街到西关街,大小商号有百余家。青石板铺就的小街上,到处是5分钱一碗的甜米酒、8分钱一个碗大的糯米粽子、2分钱一碗的糊辣汤、3分钱一块的火烧馍…… 每年五月的端阳节,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一大早吃完粽子、煮蒜,喝完甜米酒后,娃子们戴上母亲早已缝制好的香袋,耳朵里抹上雄黄酒(母亲们说,抹上雄黄酒蛇就不咬了),口袋里装上鸡蛋,便由母亲们领着,一路来到西河码头看赛龙船。此刻的西河码头,人山人海,几十几百只小舢板上,男人们拼命地划着木桨,箭一样冲向撒鸭子的江面。谁先捉住鸭子,谁就是胜利者。叫声、喊声、笑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真有煮沸大江之势。而每年的七月七和八月十五,古城又是一路香火,香烟飘拂,古朴自然。
  汉江,自古便有“黄金水道”之称。郧县古城自古便有“黄金码头”之誉,历来是汉江中游的一个重要商埠,交通贸易十分发达。郧阳地区以及陕西、河南部分地区的各种土特产均在古城集销,再由“黄金水道”汉江运往老河口、樊城、汉口、西安等城市。
  每日的汉江上,桅杆林立,百舸争流。“郧乡麻纺”、“栀阳八丝绸”,从这里运销到甘肃、新疆、京城……古城人依江傍水,总爱在江里游泳,从窗口观看如织如梭的商船,看如椰如林的帆影。“每日,旅栈里响着武汉的口音,东北的蛮腔,吴越的软语……南腔北调,石头墨镜,真丝长袍,黑绸短褂。古城千古人祥风逸。” 1958年,郧阳人迎来了历史壮烈的变迁。
  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国家南水北调“引汉济黄”的首期工程开始了。3月15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会议,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批准施工。
  6月,在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的主持下。成立了丹江口工程委员会,省长张体学任主任。
  1958年9月1日,古老的均州城锣鼓喧天,红旗飞扬,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战役从这里打响。许多专家、工程师在工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数万军人、民工把汗水和热血铸进了大坝…… 1959年12月26日,经过近10万筑坝大军的奋战,汉江丹江口工程截流合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及其一行从北京赶往工地。站在大坝上,他凝望着汉江,想起“中原突围”时,汉江正逢洪水,为和胡宗南部队抢渡汉水、丹江,部队和群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天汉江和丹江就要被截断了,望着滚滚江水,他激动地高声说道:“我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丹江口工地的全体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古老的三千里汉江,在人们高呼“万岁”声中被拦腰截断了…… 此后,汉江和丹江开始倒流…… 有着三千年辉煌文明的郧阳古城开始沉沦…… 有着两千年古老文明、号称天下第一铁城的古均州城开始沉沦…… 庞大的武当山脚下的古建筑群开始沉沦…… 道教文化的瑰宝——壮丽的净乐宫、迎恩宫开始沉沦…… 土地和森林开始沉沦…… 房屋、码头、公路、邮电线路开始沉沦……
  ……
展开
目录
山苍苍,水茫茫——鄂西北论
西部的倾诉
走进神农架
赤子情怀——记袁正洪的笔海生涯
“囚徒”
毁灭
伤残世界
呼啸的山脉
神圣的呼唤
大郧阳,归去来兮
为了润泽北方大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