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IMF与全球金融危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80915
  • 作      者:
    约瑟福·P. 乔伊斯(Joseph P. Joyce)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约·乔伊斯对IMF六十五年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回顾,《IMF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内容全面、详实,且充满挑战。

展开
精彩书摘
  《IMF与全球金融危机》:
  在货币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开始增加,这反映出了对中央银行愿意维护其货币价值的怀疑。货币卖方关注于意大利和英国,乔治·索罗斯因卖空100万英镑而著名(或是声名狼藉)。英国的银行关注于英国的高失业率,开始通过提高利率寻求保护英镑,但是外汇储备的不断减少迫使其在1992年9月退出ERM,意大利随后也退出并放弃了其对里拉的支持。 
  影响ERM其他成员国货币的投机压力随后又有所上升。尽管在法国公投中支持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投票稍占优势,但是法国中央银行在面临外汇市场上巨额的买卖中还是被迫支持法郎。其他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来回应对货币的压力,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在1993年夏天,EMS国家的财政部长同意将平价汇率波动幅度从2.25%增至15%,这是对该体系默许的失效。 
  1992—1993年的ERM危机表明了对“三元悖论”约束的冲击。一旦对资本的管制被解除,EMS的中央银行就不再能运用其利率来调整其国内状况。如果汇率平价发挥作用的话,德国中央银行对提高其本国利率的决定需要在其他国家的利率有一个相应的增长(或是利用其他手段)。但是高利率会伴随着高的失业率,这是在政治上不能接受的。每一个国家都要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方面进行抉择,是要牺牲固定汇率还是货币的自主性。 
  英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的限制,退出了ERM。仍留在ERM中的国家继续采取欧元作为其主要货币,在1998年底,11个国家货币的价值与欧元挂钩。在欧洲中央银行的指导下,欧元区(采用欧元的区域)的过渡开始于下一年,纸币与硬币发行于2001年。在苏联解体后,其他的欧洲国家也开始陆续使用欧元,包括加入欧盟的一些东欧国家。
  ……
展开
目录
第1章简介
第2章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3章转变
第4章债务危机
第5章全球金融复苏
第6章货币危机
第7章不断变大的旋涡
第8章愚蠢的财政
第9章经验所得
第10章大衰退
第11章世界颠倒了
附录:IMF数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