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学评论(第2辑)》:
三、越轨案情再探
初时遇见此案,感觉矛盾油然而生。怎或出于道德心而所为曾经社会所弘扬之高尚美德,如今却成了无情的陷阱与道德的黑洞。究或是人们之间情感发生了异化,还是物质与情感之间选择偏好之差异。笔者试着从道德人、经济人和法律人出发,试图揭开这个悖论之谜,找到了疾病之根源才可以对症下药,以达到药到病除之功效。这种悖论其实是陷入一种怪圈和困境之中,一群理性人聚在一起想为获得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时,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想让别人去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就这是所谓的“搭便车困境”。多方主体各有行事规则,并且在其认为合适的时间、空间和场合体现出不同的面向。
(一)道德人之展述
毫无疑问,电影中的乔安山是从道德出发尊老爱幼的,司机艾师傅在他人旁证与自述中也是扮演道德模范的角色。案件中的周围群众以及网友们也扮演了维护社会道德之正义角色。儒家乃孔孟之道,孔子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其对大同之世、世风道德的呼吁。孟子也以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回应,完成对道德风尚的教化。而佛经也有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些无不使人体悟一人之善,能为体身积功累德,也能惠及他人。而半丝邪恶,损己害人。好似于湖心掷下一顽石,波光涟漪自内而外不断地扩大,致使湖水荡漾不止,其影响之巨非己能预料而体会的。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将利他主义放大,提出“道德人”假设,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以利他主义为其行为逻辑,并在道德理性的支配下追求他人利益最大化。“无论人们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
(二)经济入之展述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诬陷乔安山的老人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而排斥其他因素,艾师傅所遇之老人家无非也是想从经济中取利。晏婴云:“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管子》中有云:“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曰,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人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司马迁曾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又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也”。这都体现古人有自利经济之倾向。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坦言“人本能是自利的动物”,“盘算的是他自己的利益”,“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来自厨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的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他们有利”。据此斯密又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完全从利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阐述人之自利本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