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君子之交:萧乾、文洁若与丸山升往来书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23212
  • 作      者:
    文洁若编译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文洁若,1927年生于北京。翻译家、散文家。曾任职于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译作有《我与萧乾》、《高野圣僧》、《日本的黑雾》等。2000年,获“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2012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君子之交:萧乾、文洁若与丸山升往来书简》是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丸山昇与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文洁若夫妇的往来书信集,共收录1986年至2005年间通信六十余封,广泛涉及到萧乾文学创作、生平事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作家作品,中国现代文化史的诸多名人轶事。书信由丸山昇后人搜集整理,文洁若亲自编选翻译,绝大部分书信均为首次发表,对于了解中日文化交往,萧乾文学事业,中国现当代作家等都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君子之交:萧乾、文洁若与丸山升往来书简》:
  1988年5月27日I文洁若致丸山升丸山升先生:今天(26日)收到了您5月18日寄的航空信。我马上就答复这四个问题。老公说,您注意到了他所写的最重要的文章。
  (1)写《斯大林传》的是A1lenDulles(1893—1969),是弟弟。当时他是“反共Lawyer”,1953年至1961年,曾任C.I.A.的director。萧乾读的那本书是从《大公报》借的。“乃兄”错了,最好改为“乃弟”。
  (2)司徒森是Stevenson,AdlaiEwing(1900—1965),美国政治家、外交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ConciseEncyclopaediaBritannica)里译为史蒂文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将Dawes译为道威斯。Dawes,CharlesGates(1865—1951)曾任美国副总统(1925一1929),1925年与英国的奥斯汀·张伯伦爵士(SirAustenChamberlain)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3)正如您理解的那样。(4)终于未能查明。为了让日本人理解这两篇文章,我认为必须介绍背景。幸而解放后再也没有像这样能够吸新鲜空气的了。我把1985年6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资料摘编》下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第310—316页复印一份,附在信内。《“清高”和“寂寞”》是林默涵批判沈从文的。《中国文艺往哪里走》这篇社评未署名,是萧乾写的。其中有这么几句话:“近来文坛上彼此称公称老……人在中年,便大张寿筵……”老指郭老、公指茅公,郭被触怒了,写了一篇叫做《斥反动文艺》的文章,把当时的文坛分为桃红色、蓝色、黄色、白色、黑色。这里只有一篇,郭先生一连写了十余篇,诸如说萧乾是《新路》杂志的主编,他接受了国民党的金条等。萧乾写了《拟J.玛萨里克遗书》来答复郭先生,刊登在《观察》杂志上。他假借刚刚自杀的捷克外交部长之口来陈述了自己对战后世界的见解。
  萧乾主要是在英国(1939—1946)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自始至终观看了苏联、英国与美国,这三国的协力。他寄希望于战争结束后,世界在和平中取得进步。1946年至1948年,为了批判国民党的腐败和白色恐怖,他写了一本叫作《红毛长谈》的书。然而他希望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不要打内战。他赞成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却反对使用斯大林那样的手段。
  他希望建设政治上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如书名所表示的,“红毛”跟日文的“赤毛”一样,指西洋人。主人公塔塔木林是外国人,此作是以该人记述自己的见闻的形式写的。十篇中有八篇批评了国民党,有两篇对共产党提出善意的建言。中国有“忠言逆耳”的说法,他希望中国是进步的、工业发达的、民主的。当时未能实现这样的希望。
  萧乾也反对在中国的文坛设“泰斗”(Boss)。
  1936年鲁迅逝世以来,郭先生就成了首屈一指的人,作为鲁迅的继承者,执文坛的牛耳。萧乾希望文艺、艺术的民主。
  1948年,郭先生领导下的一群人对萧乾进行了攻击。那时,萧乾的友人杨刚(共产党员)从美国到香港来了,告诫萧乾,中国只能依靠共产党的领导。萧乾认为,除了国民党和共产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外,有没有采纳双方的特长、排斥其缺点的第三路线呢?但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遵从杨刚的意见,认为只有靠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拟J.玛萨里克遗书》借那位为了给解放后的捷克民主的气氛而牺牲了的捷克外交部长之口,记载了萧乾本人于1946年回国时的期望以及为了消除世人的误解所做的努力等。最后明确地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即“不赞成世界走向两极化”。
  窃以为最重要的是写这篇文章的思想背景和动机。文中有“没有署着我的名字的,我不能负责”(第445页,第21—22行)。意思是:被批判的文章是作为《大公报》的社评而写的,没有个人的署名,所以不应由个人负责。第446页第4—5行写着“做人的原则”,指的是由于提及郭先生“称公”一事,他就造了萧乾的谣。
  这篇文章是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接触西洋的民主气氛达七年之久(1939—1946),回国后,由于过分直率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而受到攻击,从而抱着辩护的目的而写的。
  郭先生的文章吵吵闹闹地责备了好几个人,有人吓得不回新中国了。萧乾毅然回到北平来。《往事三瞥》写的是他为什么要回来。
  文洁若敬具1988年5月27日
  ……
展开
目录
序一/孙玉石
序二/陈子善
1988年
5月18日丸山升致文洁若
5月27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6月5日丸山升致文洁若
6月12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12月19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12月24日丸山升致文洁若

1989年
4月24日丸山升致萧乾、文洁若
5月2日萧乾致丸山升
5月2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11月1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11月17日丸山升致文洁若
11月24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1990年
3月15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4月30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7月7日萧乾致丸山升
7月7日文洁若致丸山升(一)
7月7日文洁若致丸山升(二)
7月8日丸山升致萧乾、文洁若
8月23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10月8日萧乾致丸山升
10月19日丸山升致萧乾

1991年
1月1日丸山升、丸山松子致萧乾、文洁若
8月8日萧乾致丸山升

1992年
1月24日萧乾致丸山升
11月24日萧乾致丸山升

1993年
4月11日丸山升致萧乾、文洁若
4月16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4月17日萧乾致丸山升
8月6日萧乾致丸山升
8月6日文洁若致丸山升

1999年
2月18日丸山升致文洁若
4月5日丸山升致文洁若

2000年
4月30日丸山升致文洁若

附录
从萧乾看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
建国前夕文化界的一个断面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解说
沉痛悼念丸山升先生
悼念丸山升先生夫人——丸山松子女士
编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