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兴产业动态战略制定与实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49610
  • 作      者:
    王延伟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共9章,在分析了新兴产业的内涵、起源、发展轨迹、产业战略的基础之上,论述新兴产业制定动态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设计了新兴产业动态战略制定程序,并利用新兴产业--研发产业进行新兴产业战略制定的实证。其中前五章是理论分析部分,第六到第八章是实证部分,最后第九章对全书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新兴技术及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很多都是因为新兴技术发展而来,有直接新兴技术的应用形成的新兴产业,也有新兴技术用于已有产业形成的新兴产业,总之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新兴技术
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因此,研究新兴产业,就应当准确把握新兴技术。
1.1.1新兴技术的内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兴学科发展迅猛,以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涌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兴技术”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被提出。200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启动了“新兴技术管理研究计划”,以了解管理新兴技术需要面对的特殊挑战,并研究获得成功所需的崭新战略和能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乔治    戴(George Day)和保罗    休梅克(Paul Schoemake)的研究团队认为:新兴技术是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新,它们可能创造一个新行业或者改变某个老行业[1]。
新兴技术的形成除了技术突破外,也可以是技术之间的结合或融合,或是技术被转移至新领域,使其应用适应新环境的条件变化。
关于新兴技术的范畴,乔治    戴和保罗    休梅克认为新兴技术不仅包括产生于根本性创新的突破性技术,如生物制药、高温超导体等,还包括通过集成多个过去独立的研究成果而更具创新意义的技术,如电子金融和互联网等技术[1]。
国内一些学者对新兴技术的概念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界定。鲁若愚等认为新兴技术是一种新观念、新方法、新发明,它以科学为基础,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行业或者能够改变一个现有行业,并能对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2]。赵洪江等把新兴技术理解为“一种正在涌现、浮现出来的、已经进入人们视野的技术,但其发展前景不明朗,人们可能忽视它的存在”[3]。刘炬等认为新兴技术应该从技术的时间属性和发展趋势的角度进行界定,强调其在时间上的新近性,以及在发展趋势上的巨大潜力[4]。银路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及表述习惯,认为新兴技术是指那些新近出现或正在发展的,对经济结构或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高技术,并指出新兴技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5]:①该技术正在形成或发展之中,是刚刚出现的技术;②能对经济结构或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③高技术。李仕明等则认为新兴技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学科发展基础上,具有潜在产业前景,其发展、需求和管理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正在涌现并可能导致产业、企业竞争以及管理思维、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的变革的技术”[6]。
从上述学者对新兴技术的不同界定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新兴技术是否一定要基于基础科学的进展还存在分歧。在我国,开辟一个新行业或正在对老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大多并非基于基础科学的进步,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发展和应用这些技术对于技术能力较弱的中国企业而言更为现实可行,而且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国内外学者相关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本书的研究主题,我们将新兴技术定义为“正在形成或发展的,极有可能创造一个新行业或者深刻影响现有行业的创新性技术”。
由此可见,新兴技术是在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代价高昂的研究与发展投入,支持知识的开拓和积累,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它是指正在涌现的、正在被人们所认识的、正在兴起的高技术;它可能刚刚面世,也可能已经存在,只是由于环境、市场等原因,这项技术过去一直没能在市场应用中得以完善和提升,从而未被更广泛的人群认知和接受。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对行业的创造性毁灭,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性,构成了新兴技术区别于传统技术的显著特点,并由此给管理者带来巨大挑战。
新兴技术的本质是一种不连续创新,但是单纯的技术不连续创新还不是新兴技术的特性,它是一种同时满足技术不连续和市场不连续两个方面特性的技术创新。所以,新兴技术应该是不连续创新的一个子集,如图1-1所示。
图1-1新兴技术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将新兴技术的内涵归纳如下。
(1)从产生的时间角度理解,新兴技术是指新近出现的技术。因为是新近出现的,所以人们对新兴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对新兴技术的接受和采用也需要反复验证,理解并采用新兴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
(2)从技术本身的成熟角度看,新兴技术是指正在发展的技术。因为是正在发展的技术,所以相对来说新兴技术还未完全成熟。互联网无线接入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的技术,市场前景很好,但跨地区漫游技术还未成熟,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被广泛使用。
(3)从技术本身的演化角度看,像其他技术一样,新兴技术也需要经过“科学研究揭示一种技术的可能性—研究与学习—技术商品化进入主要市场”的阶段。不同的是,新兴技术的演化在研究与学习阶段对管理提出的挑战最大。
(4)从对产业的影响角度看,新兴技术是指将对产业或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因为它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新兴技术的广泛采用将会创造一个新行业或改变一个老行业。
(5)从对管理方法的影响角度看,新兴技术是指需要全新管理思想的技术,同时也是对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提出挑战的技术。因为是对管理具有挑战性的技术,所以传统的雇员制度、激励约束制度都将失去效力,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多地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制度。
1.1.2新兴技术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ies)与传统技术、高技术(high-technologies)、新技术(new technologies)、高新技术(new and high technologies)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于它们都属于“技术”范畴,是与“社会”“文化”等相对应的范畴。相互区别在于它们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传统技术的技术水平、市场和管理都已很成熟,如造纸业、传统制造业。高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技术的科技含量较高,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如机器人,生物芯片,光计算机,以及用于军事、航天的高科技技术等。新技术是指在某个行业内新近发展起来的、具有较高使用价值(或一定实用价值)的技术。新技术不仅仅是建立在传统技术或老技术基础上的概念,有的新技术有可能是高技术,有的高技术也可以是新技术,如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既是新技术又是高技术,圆珠笔取代钢笔是新技术不是高技术。高新技术是产生在我国的一个概念,高技术加上新技术就是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化、生物工程、新材料、核工业技术、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几大行业。
新技术是指对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有新影响的技术,新技术突出技术的时间属性,“新”处于“S”曲线的始端,突出这种技术是过去没有的,是“新”的优势,新技术范围是有区别的,如企业新技术、行业新技术、地区新技术、国家新技术、国际新技术,同时,新技术也可以划分为改良性新技术、改进性新技术、全新新技术等,与新技术对应的是旧技术,从时间序列看,新技术比新兴技术成熟,新兴技术比新技术更加前沿。
高技术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概念,与普通的技术概念相比,高技术突出体现了在这些技术中人类智能的高度集中,尤指科技前沿领域的技术。高技术是针对技术的内容属性,强调其中所包含的较大比例的人类智能。鉴于研发在这些技术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以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来区分和界定高、中、低技术。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其10个成员国的22个产业部门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进行了分析,凡是超过7.1%的产业被称为高技术产业,超过2.7%的产业定义为中技术产业,2.7%以下的产业为低技术产业。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有生物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
高新技术是从技术的内容和时间属性的角度,强调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技术产生发展的先进性。高新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产生的一个概念,狭义的高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少,短时间内其发展还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推动作用。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大量传统技术领域内的先进适用技术,还将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的“新型”技术群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在我国产生了高新技术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由于“863”计划、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工作的展开,逐渐为社会所广泛接受。
新兴技术是指知识在扩展、在现有市场中的应用在经历着革新、新市场正在发展或形成的技术。因此,新兴技术与其说是一项重大科学突破的成果,不如说是技术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新兴技术的科技含量不一定高,其“新”主要着眼于应用领域。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在使用、技术结构、市场/客户和行业四个方面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
1.1.3新兴技术的特征
新兴技术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五点。
(1)新兴技术发展迅猛,影响深远。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和新兴技术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发展加速是科学和技术自身积累与加强机制的必然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爆炸性的发展态势不仅使得个人和社会跟不上它的步伐,来不及做出适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它的负效应在于加速发展的结果会是什么,人们很难预测,这会增加人们的担忧。
新兴技术还具有普遍性或无处不在的特征,人们无法回避它。从地域上说,新兴技术已经扩展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被科学技术包围着。这些外部世界的改变,也直接改变着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人类的理想和自我形象。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和控制加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存在构成威胁,使人感到对自己的创造物所带来的威胁无法控制。例如,工业化、技术化使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不平衡,能源耗尽;基因工程改变了生物的一些特性,通过生物链对创造它们的存在有了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等。
新兴技术加速发展及其具有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表明了科学技术时代人类面临的困境:一方面,人类的存在离不开技术,技术产品已经构成我们生活所依赖的“二自然”;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导致对人的行动自由的许多新的限制,甚至可能支配我们的命运,对我们的存在产生严重威胁。正是人类面对的这种困境,使人们感到必须更加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兴技术进行更为有效的识别、评价、选择和塑造。
(2)新兴技术创新性突出。新兴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研究团队认为新兴技术是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新,它们可能创造一个新行业或者改变某个老行业。我国学者银路认为,新兴技术是指那些新近出现或正在发展的,对经济结构或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高技术。
(3)新兴技术的复杂性强。基于新兴技术的特点和内涵,学者们认为应该从复杂性视角审视技术,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孤立地理解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往往是科学技术自身过程、生态过程、社会过程、经济过程、文化过程与政治过程的交叉和综合,具有复杂性。新兴技术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方面。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方法是当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也是科学技术既交叉、渗透,又高度综合的具体体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更易产生出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4)新兴技术具有不确定性。研发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活动,新兴技术是智力密集型的,是知识产品,其过程及结果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新兴技术不确定性包括市场、技术本身、管理等几个方面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
(5)有多种力量对新兴技术产生作用。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同力量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力量有科学技术自身进化的动力、市场需求的驱动力、人文社会的塑造力、环境、政策等决策的反推作用等。对新兴技术的评价应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自身有一个不断进化的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科学技术不
展开
目录

第1章新兴技术及新兴产业1
1.1新兴技术1
1.1.1新兴技术的内涵1
1.1.2新兴技术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3
1.1.3新兴技术的特征5
1.2新兴产业6
1.2.1新兴产业的概念6
1.2.2新兴产业的特征7
1.3本章小结10
参考文献11
第2章新兴产业的起源与发展轨迹12
2.1新兴产业的起源12
2.1.1新兴技术产业化形成的新兴产业12
2.1.2新技术应用到传统领域产生的新兴产业14
2.1.3产业分化形成的新兴产业16
2.2新兴产业的发展轨迹16
2.2.1正常发展轨迹17
2.2.2非正常发展轨迹17
2.3新兴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18
2.3.1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18
2.3.2新兴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18
2.3.3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关系19
2.3.4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关系19
2.4本章小结20
参考文献20
第3章战略及战略管理的内涵与发展22
3.1战略的内涵与发展22
3.1.1国外战略内涵的研究22
3.1.2国内战略内涵的研究23
3.2战略管理的内涵与发展24
3.2.1国外战略管理的研究24
3.2.2国内战略管理的研究25
3.3本章小结26
参考文献26
第4章新兴产业动态战略28
4.1动态战略的内涵28
4.1.1动态战略的含义28
4.1.2动态战略与传统静态战略的关系30
4.1.3动态战略的主要内容30
4.1.4制定动态战略的原则31
4.2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的内涵32
4.2.1产业战略的定义32
4.2.2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的定义32
4.3制定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3
4.3.1制定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的指导思想33
4.3.2制定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的原则33
4.4制定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3
4.4.1动态战略制定的必要性33
4.4.2动态战略制定的可行性34
4.5可用于动态战略制定的方法35
4.5.1情景分析法35
4.5.2技术路线图方法39
4.6本章小结43
参考文献43
第5章新兴产业动态战略制定程序46
5.1新兴产业动态战略方法流程46
5.1.1新兴产业动态战略制定的思维基础46
5.1.2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管理流程47
5.1.3新兴产业动态战略制定流程47
5.2新兴产业动态战略制定的步骤48
5.2.1新兴产业现状分析48
5.2.2新兴产业影响因素分析49
5.2.3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目标制定58
5.2.4新兴产业动态战略步骤和举措63
5.3战略制定后续管理工作65
5.3.1制定新兴产业动态战略实施保障措施65
5.3.2新兴产业动态战略的复审和更新65
5.4本章小结65
参考文献66
第6章研发活动和研发产业67
6.1研发活动概述67
6.1.1研发活动的定义和分类67
6.1.2研发活动的特性67
6.2我国研发活动的基本状况68
6.2.1研发机构68
6.2.2研发经费68
6.2.3研发人员72
6.2.4科技活动成果分析74
6.2.5研发国际化状况78
6.3研发产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79
6.3.1研发产业的定义79
6.3.2研发产业的特征80
6.3.3研发产业的组织特点82
6.3.4研发产业的主体82
6.3.5研发产业的客体84
6.3.6研发产业和研发活动的关系84
6.4选择研发产业作为实证对象的原因85
6.4.1研发产业符合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85
6.4.2研发产业作为实证对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7
6.5本章小结88
参考文献88
第7章我国研发产业发展现状90
7.1研发产业构成和规模90
7.1.1研发产业构成90
7.1.2我国研发产业规模分析92
7.2研发产业主体特征及运行模式96
7.2.1研发产业主体特征96
7.2.2研发产业主体运行模式97
7.3研发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99
7.3.1研发产业的关联分析99
7.3.2研发产业的波及分析103
7.4我国研发产业的SWOT分析104
7.4.1优势105
7.4.2劣势106
7.4.3机会107
7.4.4威胁108
7.5本章小结109
参考文献110
第8章研发产业动态战略制定111
8.1研发产业影响因素分析111
8.1.1研发产业影响因素初选111
8.1.2研发产业影响因素筛选和排序113
8.1.3研发产业影响因素归类116
8.2研发产业战略目标确定118
8.2.1界定规划的问题118
8.2.2影响因素的二次归类与结构分析118
8.2.3分离不确定性因素121
8.2.4选择不确定性轴面123
8.2.5选择情景124
8.2.6形成不同情景下的产业目标125
8.3研发产业战略步骤及举措128
8.3.1研发产业发展战略步骤128
8.3.2情景1下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129
8.3.3情景2下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131
8.3.4情景3下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132
8.4研发产业动态战略实施保障措施133
8.4.1明确研发产业的主体地位133
8.4.2改善研发企业的生存环境134
8.4.3加强研发产业合作135
8.5本章小结135
参考文献136
第9章总结与展望137
9.1总结137
9.2展望——预测理论的新发展139
附录A140
附录B14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