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
0.00     定价 ¥ 2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16893
  • 作      者:
    孙传旺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推 荐 语

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科技创新等路径来实现。《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不仅完整反映了我国推进碳中和的宏伟蓝图和整体路径,而且对各地低碳发展的行动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了综合梳理,既为地方政府更好落实“双碳”目标提供有益参考,也值得推荐给从事碳中和研究、关心碳中和发展的广大读者。

耿涌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长期发展战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政策激励。《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对中央和地方的碳中和政策供给和转型实践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对各地的碳中和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诊断,为地方有序推进碳中和工作提供了很多富有启示性、参考性和实践性的价值观点。

洪永淼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碳中和是一种生产关系和发展范式的革命性转型。迈向碳中和,需要准确把握碳中和的实际要义,瞄准目标、有序布局、只争朝夕、全面转型。《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系统梳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碳中和政策部署及行动举措,有利于在政策和研究层面增强广大读者对于碳中和基本问题的认知,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大众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报告。

潘家华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所在。面向“双碳”目标,电网企业需要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立身之本,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能源转型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一书可以帮助电网企业管理者、能源行业从业者以及投资者了解中国未来能源结构的调整方向、产业机遇和发展路径,助力企业更好推进“双碳”工作。

李强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展开
作者简介

孙传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人才项目青年学者,厦门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发团队首席经济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项目评审专家。Elsevier经济学中国高被引学者,环境科学领域全球前2%ding尖科学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 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出版专著《低碳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国居民能源消费与公众环境感知》与《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1)》。获得教育部和福建省优秀成果奖十余项,承担国家项目多项。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国家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政策

1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统筹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4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谋划部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  8

3国家能源局: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12

4科学技术部:强化低碳转型科技支撑  15

5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7

6财政部: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 “双碳”的政策体系  21

7自然资源部:持续完善自然资源监测标准体系  23

8生态环境部: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模式  27

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城市建设用能结构绿色转型  30

10交通运输部: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33

11农业农村部:减排降碳助力农业低碳发展 35

12商务部:建立健全绿色运营体系 37

13中国人民银行:推进金融资本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38

1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快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41

第二篇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2022)

1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编制背景  47

2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编制原则  49

3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指标体系  50

4本指数编制的主要方法与资料来源  91

5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分析:省份篇  96

6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分析:城市篇 123

第三篇 地方加快“碳中和”相关工作的成效与亮点

北京:全力打造首届绿色低碳冬奥会  149

天津:发挥智慧零碳港口引航优势  164

河北:氢能成为绿色经济新增长极  180

山西: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最优解  198

内蒙古:打造稳定的生态碳汇供给基地  216

辽宁:深入实施城市控碳和生态修复行动  233

吉林:打造绿色增长极抢占绿色能源高地  247

黑龙江:推动生态修复和资源资产永续利用  261

上海: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  273

江苏:全力促进能源经济系统低碳转型  291

浙江:强化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作用  305

安徽:立足绿色低碳要求,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320

福建:探索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福建经验  339

江西: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356

山东:探索海洋碳汇发展之路  370

河南:多措并举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387

湖北:扎实推进新能源建设,围绕碳市场发展绿色金融  403

湖南:加强林业碳汇能力,多元化融资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418

广东:建设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432

广西: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走出去  446

海南:打造国家公园的 “海南样板”  462

重庆:成渝联动促进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482

四川: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  498

贵州:着力打造全国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  514

云南:加快实施生态资产价值实现工程  531

西藏:打造高原精品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545

陕西:推进重污染资源有序替代  558

甘肃:推动戈壁荒漠转变为绿电生产基地  574

青海:高效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591

宁夏: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  608

新疆:全面推进 “三基地一通道”建设  626

术语表  64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