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黄河源的羊学会了新本事,可能还不仅仅是高原上的羊,包括中国很多草原上的羊。
“黄河十年行”的路上,这样的场面我们遇到的不是两次。家养的羊学会找到网围栏的漏洞,然后携手一起钻过网围栏。甚至更奇特的是,会有强壮的绵羊用肩膀将网围栏扛在肩上,让其他绵羊钻过去。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人类的“围追堵截”,动物也在快速进化,以便更好地迅速适应环境和生存。除了绵羊之外,其他动物如牦牛、藏原羚等,也在网围栏面前,迅速找到解决之道。
长年在草原上做生态考察的赵连石说:“一些绵羊和牦牛从小会练习如何跳过网围栏,长大以后,它们迟早会跳过这些障碍物,成为动物界里的‘跨栏明星’。”这样,人类打造的网围栏,逼迫动物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让动物们得以快速进化。
围栏计划是把牧民集中到一个地方定居,每户牧民分给一定面积的草场,在把一定面积的草场围起来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放牧,简单来讲就是围栏放牧和围栏禁牧。这其实是在用管理农耕的方式管理牧场,初衷是好的,但是很多草原学家和生态学家都认为这并不科学。
2010年“黄河十年行”的大巴课堂上,赵连石说,围栏放牧,唯一的好处,就在于解决了牲畜“混群”的问题。长期以来,牧区的牧民在放牧牲畜时,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而牲畜的发情,并不总是在自己所牧养的牲畜群里进行,也与别人家的牲畜交配。这样交配所生产的幼仔,往往会有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牧民间的矛盾。
分隔草场的初衷是明确各家草场的界限,减少牧民之间的冲突。可是,这非但没有达到原来的初衷,还给牧民带来很多麻烦。分隔草场以前,牧民放牧分春夏秋冬场,他们根据草场生长的情况转场,可以避免局部地区过度放牧和草场退化。这种传统智慧其实是一种可持续的草场管理方式。分隔草场以后,没有办法转场,草场退化严重,牛羊数量也少了。后来,有聪明的牧民,几家共同拆毁围栏,联合起来放牧。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政府也开始在牧区划出牲畜转场的“通道”。但这样的通道与传统放牧相比,至少要多出几倍的路程。为了实现冬夏牲畜的转场,牧民会几家联合起来用卡车运载牲畜。这样虽节省了一点时间,但是卡车和汽油的开支,增加了放牧的成本,对草原生态也有一定破坏。
没有了牛羊的选择性啃食和踩踏,草原生态失去平衡,草原土壤变得贫瘠,鼠害也越来越严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