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梅戏回娘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83881
  • 作      者:
    章华荣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代黄梅戏人的筚路蓝缕
  两位梅花奖得主的无悔青春
  著名作家刘醒龙作序并推荐
  内附黄梅戏名家杨俊和张辉大量罕见精美剧照
展开
作者简介
  章华荣,男,汉族,1942年11月出生,湖北黄梅人。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9年9月至2001年11月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
  1972年开始从事专业戏剧创作,先后发表和上演了大型黄梅戏、京剧、汉剧、楚剧、歌剧、话剧19部,《黄梅戏回娘家》长篇纪实文学一部,论文多篇。与他人合作创作的剧目获“文华新剧目奖”、“屈原文艺创作奖”;独立创作的剧目获“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编剧一等奖”、“湖北省楚剧艺术节编剧二等奖”、“第一届湖北艺术节暨第十届楚天文华剧作(剧本)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黄梅戏回娘家》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为了在黄冈(黄梅县所在的地级市)这片热土上重振黄梅戏的风采,以时任文化局副局长的章华荣为首的一批文化界人士将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杨俊和其搭档张辉等黄梅戏人才引进黄冈,并一同振兴、发展、繁荣黄梅戏的艰辛历程。一部黄梅戏回娘家的过程是杨俊、张辉两位黄梅戏艺术家大半生艺术生涯的精彩写照,也是湖北黄梅戏重镇——黄冈地区黄梅戏发展的真实历史记录。全书真实而感人,可读性很强,对黄梅戏的戏迷朋友和杨俊等艺术家的粉丝来说,是一席酣畅的盛宴。
展开
精彩书摘
  《黄梅戏回娘家》:
  一张照片
  1988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忽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报告!”
  “陈祖旺!”我高兴得叫了起来!
  陈祖旺,原黄冈地区歌舞团的作曲,乐队队长,三十多岁,中等身材,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专门学过作曲,但人很聪明,肯学,肯吃苦,他的竹笛、长笛的演奏水平在我省也算是一流的。他还自学作曲,有好几部作品获得省级大奖,是歌舞团的业务尖子。同时,他还爱动脑子,窍儿多,鬼点子多,同事们送他一个外号叫“陈细怪”,现在是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一级作曲,所创作的黄梅戏《冬去春又回》的唱腔音乐,曾获全省音乐创作一等奖。
  陈祖旺的归来,使我想起了在原地区歌舞团搞剧团改建的那一幕。
  ……
  原黄冈地区歌舞团是1960年组建的,二十多年来,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与关怀下,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城乡的文化生活、发展和繁荣我区的文化事业,曾作过积极的贡献。他们演出的歌剧《刘三姐》、《江姐》,话剧《万水千山》、《天国啊天国》,曾受到省内外观众和专家的好评。也曾涌现过像黄宝珍、陈步红、胡锦生、陈洪基那样名噪一时的好演员。但是,近两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地区歌舞团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为了解决歌舞团的问题,1987年9月下旬,我带领一个工作组进驻歌舞团,开展歌舞团何去何从的调研。通过民主讨论,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继续办歌舞团,一种意见是将歌舞团改成地区黄梅戏剧团。在进行民主表决的时候,同意将歌舞团改成地区黄梅戏剧团的只有一个半人赞成!全团一片哗然!我和工作组的同志在歌舞团待了半个多月,大会讨论、小组座谈、个别谈心,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争吵。就是这个陈祖旺,他是办歌舞团的尖子人才,怕办黄梅戏剧团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他反对办黄梅戏剧团的态度最为坚决,言辞也最为激烈!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连珠炮似的向我质问了三个问题。
  “请问,歌舞团犯过什么错误,你要把它撤销?请问,歌舞团的现有人员你将作如何安排?请问,要办黄梅戏剧团,演员没有一个,服装没有一件,你将如何解决?”话虽咄咄逼人,但在情在理。
  为了回答陈祖旺提出的问题,解除大多数演职员心中共同的疑虑,在一次全团演职员的大会上,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心中存在的一些疑虑,我作了个长篇发言。
  “同志们,我们在歌舞团待了半个月,就歌舞团的走向问题进行调研,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今天,我讲点个人意见,共讲三个问题,第一,如果说继续办歌舞团,目前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人员老化,五十岁上下的演职员占全体演职员的三分之一,目前能登台演出的只有四五个人,不能胜任或基本不能胜任歌舞团工作的占65%以上;二是要办歌舞团,就必须重新招收30—40名学员,经过三至四年的培训,共需要教学经费三四十万元,这批经费从哪里来?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如何解决?要办歌舞团确实困难重重!第二,如果说办黄梅戏剧团,就有四大优势:一是省委、省政府重视发展黄梅戏,提出要‘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我们地区是黄梅戏的娘家,是发展黄梅戏的特区,作为黄梅戏特区没有黄梅戏剧团,那还叫特区吗?”
  会场上传出阵阵笑声。
  ……
展开
目录
序一 黄梅戏贤/刘醒龙
序二 就为心中的那份梦想/杨俊
故事缘起

第一篇 寻找“金花”
一 初次相见
二 一张照片
三 筑巢引凤
四“金童”“玉女”

第二篇 组建“省团”
一 三点一线
二 首次进京
三 五字方针
四“三年长工”
五 一“炮”打响

第三篇 初登奖台

第四篇 年年有“余”
一“浪漫”伊始
二“余”情未了

第五篇 “乡村歌剧”

第六篇 两进安徽
一 一进安徽
二 二进安徽

第七篇 轰动京城

第八篇 驰誉宝岛
一 台湾来客
二 行程受阻
三 情撼台北
四 乡音乡情
五 广场演出

第九篇 情留蓉城

第十篇 各领风骚
一 双重搭档
二 初试锋芒
三“千呼万唤”
四 黄冈“名片”
附:《黄梅戏回娘家》大事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