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54189
  • 作      者:
    徐晓峰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是“国学研究丛刊”系列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徐晓峰,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应试诗产生于唐代以诗取士制度下,本身体现了科举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以其为中心,将唐代科举与文学发展关系这一热点研究推向深入。上编研究“应试诗与唐代科举”,勾勒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制度的全貌,以便加深对科举制度文学化特性的认识,同时明确应试诗的性质及其存在的主要类型。下编考察“应试诗与唐诗发展流变”,将唐代的应试诗视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其特殊的体制形式、创作模式和内容风格,并将其置于诗歌流变中,考察它与日常诗歌的互动,为唐诗研究提供另一视角。本书认为唐代社会与文学的诸多重要现象都在应试诗中有所反映,因而应试诗的价值不在自身的创作质量,而在它的诗史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
  不过,这只是就制举总体而言,具体到某些科目,便稍有限定。如唐玄宗开元二年四月的制举诏令说:“百姓间有伟才异行,藏鳞戢羽,隐沦屠博,栖迟阎间。……各以名闻。”据此而设的“哲人奇士、隐沦屠钓”科就只允许无出身、无官职的举子参试。“丘园秀异,志存栖隐”,与开元二年诏令相较,同样关涉丘园中的隐逸人士,便知现任官不可应举。上考19人中,如李正本“乃明法举及第,解褐慈州昌宁县主簿。未几,应八科举”,知其应“八科举”前,方为现任官,自不当应试隐逸一科。他如张承休、郑瞻等,亦属此例,不复赘述。故宋人所谓“举八科皆中”自为谬误。
  综上所论,围绕唐代“八科举”的相关问题可得大致澄清:
  第一,唐代制举由皇帝临时下诏施行,制诏若规定以八目设科,则此诏名为“八科举诏”,举子应试称为“奉诏应八科举”或“应八科举诏”,简称之则为“应八科举”。
  第二,“八科举”于传世文献中常误作“八科士”“六科举”“入科举”,今以现存唐人墓志参证,皆当移正。
  第三,“八科举”虽以八目设科,但唐人应“八科举诏”者,仅指参加名为“八科举”的制举,并不代表必须应试八科,他们很可能只是应试其中一科。自宋至清,学者多将唐代文献中所谓的“应八科举及第”视作“举八科皆中”“连中八科”等,遂造就唐人科举佳话,实则谬误,当予辨明。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唐代应试诗研究述略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和行文框架

上编 应试诗与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制度考述
第一章 朝廷考试及其试诗(上)——进士科“以诗取士”的确立与调整
第一节 唐初至高宗调露二年进士科“止试策”考辨
第二节 《永隆科举诏》与进士科杂文试的确立
一、刘思立奏请与《永隆科举诏》关系考察
二、进士科帖经和《永隆科举诏》关系辨
三、科举所试杂文的界定与唐人杂文观念的变化
四、进士科加试杂文溯源
第三节 玄宗朝进士科试制的调整与杂文试渐以诗赋为主
一、武则天至玄宗朝进士科三场试的反复与调整
二、开元、天宝间礼部“以诗赎帖”现象分析
三、杂文试渐以诗赋为主
第四节 中晚唐进士科杂文试的地位变化与内容调整
一、进士科三场试顺序的调整以及杂文试地位的变化
二、进士科杂文试的内容调整——取消诗赋的尝试
第二章 朝廷考试及其试诗(下)——制举、日试百篇科、日试万言科及吏部试
第一节 唐代制举试诗
一、制举释名
二、制举试诗
第二节 唐代制举中的“八科举”
一、《登科记考》关于“八科举”认识上的矛盾
二、唐代“八科举”应试名录辑考
三、“八科举”的性质及举行时间
第三节 唐代的日试百篇科与日试万言科
一、唐代百篇科与万言科施行时间考察
二、百篇科与万言科的性质
第四节 唐代吏部试诗
一、吏部常选的重文词倾向与试诗赋
二、吏部科目选与博学宏词科试诗
第三章 唐代州府取解制度及州府试诗
第一节 州府取解的界定——兼论与乡贡、州府试的异同
第二节 州、府解的区分以及各州、府的取解地位
一、州解与府解的区分
二、各州、府取解地位的差异
第三节 州府取解的主持者
第四节 乡贡再次取解与拔解现象分析
一、乡贡再次取解制度的存在与意义
二、乡贡拔解的出现及其概念的演变
第五节 唐代州府试诗分析
一、州府试诗的科目
二、州府试诗考索

下编 应试诗与唐诗发展流变
第四章 文体因革与唐代应试诗的体制特征
第一节 唐代应试诗的限题
一、限题人:主司与帝王
二、限题方式:“有所出”和“自以意为之”
第二节 唐代应试诗的限韵
一、限定韵字
二、限定韵数
第三节 诗体律化与唐代应试诗体制定型
一、五言律体定型与“以诗取士”
二、应试诗对应制诗体制的借鉴
第五章 唐代应试诗的创作模式及其影响
第一节 唐代应试诗的章法结构
一、律体的三部式结构与应试章法的形成
二、应试章法与八股文法
第二节 唐代应试诗的缘题创作
一、“缘题落韵”考论
二、识题与见题
三、赋题与隶事、体物
四、结题与性情
第三节 唐代应试诗的雅体规范
一、初唐诗学中的雅体观念
二、应试诗雅体规范的表现与突破
第六章 唐代应试诗中的“齐梁体格”与唐代律体新变
第一节 由开成二年的“齐梁体格”看唐代应试诗的特殊格律形式
一、唐文宗开成年间的“齐梁体格”
二、与开成年问“齐梁体格”相类的其他应试诗
三、应试诗中的平韵、仄韵“齐梁体格”
第二节 “齐梁体”和“齐梁格”的界定
一、唐人仿效“齐梁体”“齐梁格”声律探讨
二、唐人“齐梁体”“齐梁格”观念的界定——兼论“格诗”与“齐梁格”之关系
第三节 中晚唐律体创作的新变——以皎然声律理论及律诗创作为中心
一、以“齐梁格”写作律体与中晚唐律体创作的新变
二、皎然的声律理论与律体新变

结语
附录:现存唐五代应试诗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