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与合作安全》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是一部有特色、资料全且学术质量较高的著作。作者在掌握国内外最新资料、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学术创新。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安全困境的分析,提出中国面临着“崛起困境”,认为中国的崛起在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都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运用合作安全的理念,分析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在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安全路径问题;提出合作安全是符合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以及面临的安全形势的一种安全战略,但不应是唯一的安全战略。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合作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和平发展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正在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会怎样崛起?是和平崛起还是战争崛起?或还有第三种选择?西方大国和中国的周边国家都担心中国崛起会改变国际力量对比以及现有的国际秩序,甚至引发战争。有些西方学者甚至断言,中国的崛起必然引起战争。而中国则公开宣布: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绝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起来也不称霸。中国这样说了,现在也是这样做的,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然而,坚持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也就是说,和平发展首先应该是安全发展。所谓安全发展,一是中国自身的发展不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安全,二是应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来保障中国的和平发展,而不是威胁中国的和平发展。那么,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如何实现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少见解。而作者提出通过合作安全实现中国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颇具特色。
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合作安全,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在崛起进程中,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所涉及的国家安全利益越来越广泛,如何维护这些利益是严峻的考验。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逐步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而当今的国际秩序又与这种格局密切联系在一起。就美国以及西方大国的自身利益而言,它们不希望也不会允许中国这个新兴大国崛起。它们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冲击和挑战现有的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和西方大国的利益。同时,它们认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于西方,伴随着中国的崛起,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势必也会冲击和挑战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也是冷战已结束20多年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改善和发展同美国等西方大国的 关系,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阻力。显而易见,不克服这种阻力,中国的崛起就会遭遇难以想象的困难。而要克服这种阻力,采取简单对抗的方针绝非上策,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不断加强双方的合作对话,增强双方的战略互信,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安全机制。中美首脑互访、中美军事领导人互访、中美战略对话、中欧首脑互访、中欧战略对话等就是合作安全的重要表现。
目前,中日围绕钓鱼岛和东海海域的争端、中印边界争端、中国同东盟部分国家围绕南海问题的争端等都涉及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也与中国的和平发展密切相关。当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时,往往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非军事手段可能效果一般甚至不佳,但如果通过军事的或者半军事的手段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这不仅不符合中国的一贯主张,而且必然加剧同有关国家的矛盾,甚至有可能导致与当事国以及西方大国的正面冲突。而合作安全则可以增加中国同相关国家的互信,建立相互合作的有效机制,防止矛盾激化和正面冲突的爆发,从而有效地维护中国与各相关国家双边的乃至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要应对这些威胁需要合作安全。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就是合作安全的一种实践。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已经从联合防恐、打击“三股势力”发展成为地区性的安全与合作平台。然而,它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盟组织,是一个新型的合作安全组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海外经济利益需要维护。例如,石油供给和运输安全、中国驻海外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等。要维护这些方面的安全利益是非常困难的,索马里海盗就搅得世界不得安宁,类似这样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美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保护其海外利益。中国可不可以效法美国呢?现在看来不行。一是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强大的军事力量,二是中国的国际战略也与美国不同。唯一现实可行的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安全维护中国的海外权益。
与集体安全相比,合作安全更加灵活,与中国一贯主张的不结盟战略相契合。这也是本书推崇合作安全的重要原因。集体安全包括结成国家间联盟。对结盟国家来说,多了一道安全的屏障,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同盟往往带有排他性,可能针对第三方,从而使结盟国家同非结盟国家的关系处于相互不信任,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而同盟内部必然有相关的条约来约束结盟各国的相关方针政策和行动,从而使结盟国家变相地失去了独立自主和政策选择的自由。历史上,中苏同盟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坚持不结盟战略的重要原因。而合作安全则不存在这些弊端,合作双方或各方只 要在某些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就可以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合作双方或各方完全是自愿的,也是自由的,如果合作成功,就可以继续坚持和发展;如果合作不成功,也可以解除合作关系,不必受有关条约和组织章程的约束。
本书认为,合作安全与中国和平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合作安全可以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一定安全保障,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又有利于中国实现和发展合作安全。这一看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坚持和平发展既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处理中国与各国关系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同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就为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安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如何实现合作安全呢?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此,本书分别从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角度展开了论述。其中,既有观点的创新,也有对策性研究,对于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有关部门的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一般来说,在传统安全领域建立合作安全机制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外交与国际合作渠道进行,即以主权国家为主体,建立并发展国家间的合作安全。对中国来说,要同有关国家建立相对稳固的合作安全关系,既要表现出真诚合作的意愿,又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要以大局为重,着眼于长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要因为个别事件和突发状况而轻易放弃。我们深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 潮流,只要中国始终不渝地努力,就能建立并很好地发展合作安全机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建立和发展合作安全机制难度比较大。以国际恐怖主义为例,其活动和影响遍布全球,防不胜防。仅仅依靠几个国家建立的合作安全机制是无法应对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的,而全球性的合作安全机制却迟迟难以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这也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很猖獗的重要原因。同时,美国等西方大国在打击恐怖主义过程中实行“双重标准”也产生了消极后果。美国等西方大国把威胁、袭击它们国家的组织明确界定为恐怖组织,而不愿意把威胁、袭击中国、俄罗斯及其他一些国家的组织明确界定为恐怖组织,甚至把一些组织视作争取“民主”、“自由”、“人权”和“民族独立”的“进步”组织。这加剧了 建立全球反恐合作安全机制的难度,从而使国际恐怖组织有空子可钻,有机可乘。
应当承认,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了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既要解决好国内的问题,又要解决好与此相关的国际问题,这就需要统筹兼顾把握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往往密切联系在一起,例如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性问题,但它严重影响了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同时,中国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国际问题挑战,尤其是领土、领海争端问题会引起国内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处理的好与坏、中国的得与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外交政策的态度和评价。反过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看法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政府对重要国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因此,这就需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去把握合作安全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