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豆树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872990
  • 作      者:
    郑天汉, 兰思仁, 江希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郑天汉,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硕士。先后于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福建省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办公室、福建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等单位,从事森林调查、林业规划设计、营造林技术、林木种苗、林业行业管理、林业科研、林业经济政策研究。主持或作为骨干参加林业重点建设、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参编专著有《阔叶树栽培》、《福建树种文化》,发表研究论文、技术标准、专项研究报告等70余篇。
  
  兰思仁,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兰花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理事长、福建省林学会理事长、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著有《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主编《树木引种与景观评价》等科技著作4部,参编《中国森林旅游学》等科技著作3部,在《林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或参与主持的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
  
  江希钿,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林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和作为骨干参与的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红豆树研究》以红豆树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种群资源保护的研究为重点,以红豆树林木数量性状和形质性状特性、优树选择的研究为前提,以红豆树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为基础,以红豆树栽培与经营技术的研究为归宿,以木材特性和红豆树文化的研究为特色,大区域、多点位、多龄级、多年份地开展一系列实践试验与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大量的第一手研究信息,进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遗传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学、经济学等多个相邻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
  书中汇集红豆树牛物生态学、天然林种群结构规律、种质资源分布、林木性状多样性及其关系、优树选择、苗木培育与质量评价技术、人工林栽培与经营技术、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生长模型、基础测树数表、木材理化特性以及红豆树文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红豆树科学保护、人工栽培、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景观林培育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该书对林学、森林景观学、植物学、生态学、珍贵树种保育、森林资源培育、管理部门等的工作者、研究者和广大林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4)为红豆树次生林群落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红豆树的种问联结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掌握了全省各资源位红豆树特定群落内的关系树种及其基本规律,这对开展红豆树的次生林群落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在制定各资源位的红豆树保护措施或技术促进措施时,首先,要认真保护好目标树种红豆树的幼苗幼树。例如,各资源位林下具有较多红豆树幼苗或幼树,永泰178株/亩、古田153株/亩、屏南306株/亩、周宁125株/亩、柘荣121株/亩、东源257株/亩、宅中250株/亩、槠坪300株/亩、富溪296株/亩、连江33株/亩、松溪167株/亩。其次,在确需采取适当的人工促进措施时,应注意根据林分发育阶段特点保留第Ⅱ种组树种的幼苗幼树,减少第Ⅲ种组的幼苗幼树,从而达到既保护目标树种,也保障了群落中种间的多样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其中在维持红豆树占据优势的同时,切实维护红豆树群落树种结构的完整性和物种的丰富多样。
  (5)为近自然林业经营法提供技术依据
  近自然林业可表达为“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是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一种经营模式,其经营的目标林分是:混交林——异龄——复层林,手段是应用“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法”。在森林经营实践中,近自然林业经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森林生态采伐和森林采伐迹地近自然更新。森林生态采伐是以森林生态理论为指导思想,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目的的采伐方式。森林生态采伐的实质是“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森林采伐”,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R11就是集约规划和谨慎控制采伐作业的实施过程,将采伐对森林以及土壤的影响减到最小,通常采取单株择伐作业”,R11模式强调在采伐过程中要保护森林及其环境和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张会儒2007)。近自然更新,简单说就是人工选择加上自然选择。近自然更新是尽量利用和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从幼林开始就选择目的树,并且整个经营过程对选定的目的树进行定向抚育,内容包括目的树种周围的除草、劈灌、疏伐和对目的树的修枝整型。对目的树个体周围的抚育范围以不压抑目的树个体生长并能形成优良材为准则,其余乔灌草均任其自然竞争,天然淘汰?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加上人工选择,保证经营对象向遗传品质最好的立木发育方向发展,其它非目标个体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稳定性、改善林分结构及对保留目的树的天然整枝。
  ……
展开
目录

前言
1 红豆树研究概述
1.1 红豆树造林历史
1.2 红豆树研究历程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技术特点
1.5 红豆树研究的作用与影响
1.6 红豆树研究展望

2 红豆树的分布及其分类学地位
2.1 红豆树的分布
2.2 分类学地位
2.3 小结与讨论

3 红豆树生物学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红豆树生物学特征的观察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4 红豆树生态学特性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红豆树种质多样性及主要育种性状特征
5.1 材料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6 红豆树优树选择与子代遗传测定
6.1 材料来源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7 红豆树古树资源调查与保护
7.1 古树选择方法
7.2 古树选择结果

8 红豆树野生种群质量评价与保护技术
8.1 评价指标选择
8.2 结果与分析
8.3 小结与讨论

9 红豆树苗期施肥效应试验
9.1 施肥试验设计
9.2 研究方法
9.3 结果与分析
9.4 小结与讨论

10 红豆树苗木培育配套技术
10.1 材料来源
10.2 研究方法
10.3 结果与分析
10.4 小结与讨论

11 红豆树苗木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11.1 研究方法
11.2 苗木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选择
11.3 质量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11.4 小结与讨论

12 红豆树栽培与经营技术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与分析
12.3 小结与讨论

13 红豆树林业数表编制
13.1 材料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3.3 建模结果与分析
13.4 小结与讨论

14 红豆树景观开发
14.1 红豆树景观文化内涵
14.2 红豆树林木景观
14.3 红豆树木质景观
参考文献
后记
彩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