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访谈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7472
  • 作      者:
    廖伟棠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访谈录》主要内容包括:三生杜牧说前事、文学通灵者的半生缘、发明另一个地球、诞生于火,游艺于水、在黑夜里吹口哨、留白处墨香四溢、山即是心、北往南来漂离笔、背负烙印的静默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其实如果说什么波希米亚香港,蔡炎培与其同代的诗人昆南、戴天、画家蔡浩泉、王无邪等哥儿们应该算是第一代波希米亚香港人。走进蔡诗人独居的寓所,欣见凌乱如昔——我当然没有亲眼见过昔日的蔡诗人,我想见的是那一个遥远时代的纵酒长歌之夕,凌乱的是生活的面孔,因为凌乱而充满生机与神秘。
  在堆满各种诗集和小说的饭桌上,空出了一张A4纸大小的位置,那里放着一摞白纸和一支钢笔——蔡炎培无论写诗写文还是抄稿,都亲自手写,别说电脑了,影印机、传真机他都不用。在这个网络时代,我邮箱里唯一能收到的实体书信,就来自蔡炎培,抬头必写某某某诗人收,读之就如互通天地会暗号一般的光荣。
  蔡炎培和我天南地北聊天,常常离题远奔,谈名师、名士,谈情伤、情傲——当年多少人被他诗歌中兼有的温柔与孟浪之姿所倾迷!但他就像他所私淑的诗人吴兴华,独来独往,自恃一身才华与傲气,不惜碰钉与寂寞。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他又有这样一种痴情,是与所谓英雄不同的、一种甘人地狱的大悲悯所在。
  “我接触到吴兴华才觉得这个人才有资格做我的老师,他很深沉。我熟读他的《秋日的女王》、《记忆》、《绝句》、《十四行》……都能背出来。我是很挑剔的,觉得诗的文字和节奏必须很讲究,吴能满足我。他的重要在于承先启后,是新诗运动最重要的诗人。”素未谋面的吴兴华曾经救他一命,“那时我因为感情问题几乎崩溃,出现幻听幻觉。那时我从台湾读书回来,BlueCoat要离开我。”Blue Coat是他生命中重要的女子之一,告别的年代、分开的理由从来不需诉说出口,唯叹天以百般磨难成就一诗人而已,“直到我在文学杂志读到吴的《论里尔克的诗》[编按: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德国诗人],马上感悟了,诗歌晋级了,写出一系列的好诗来。我没有见过吴兴华,但私淑他是老师。”
  从此他学会了豁达,虽说仍然想兹念兹,念兹在兹,他也就将此道一以贯之。“我一直这样走,我是一个跟着命运走的人,别人会计划什么,我不会,即使如今这个年纪也如是,我一直感谢上天给我能够走到今天的机会。”爱情、写作、还有赌博,成为他生命中最自豪的事情,我想起的,是他的那句妙语:“写诗如花钱,花完便算。”爱情呢,他倒不这样洒脱。
  赴台湾求学,蔡炎培开始拼命写诗,寄了一首《创世纪》去,马上被刊用了,当时香港有几个诗人被台湾看到?诗歌给予他的台湾岁月极好的回忆,“我在台中念书,路过台北的时候就会和那里的诗人会面,叶维廉介绍我认识痖弦和洛夫。我还记得一次在淡水河畔,我拿《离骚》给他们看,大概是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之间。在淡水河畔吃烤肉,痖弦和洛夫问我:‘在那急流河畔,满月在扶光之中’何谓之‘扶光’?我说,现在满月,它的光像水一样,快要满泻,但是因为有张力而不泻,所以像扶住光一样,他们说有道理,作出一个要颁给我学位的姿势。”那夜之后,痖弦送他上车,对他说:“炎培,我们的文坛是有希望的。”这句话他至今还记得。
  ……
展开
目录
前言:笔尖上的香港
三生杜牧说前事
文学通灵者的半生缘
发明另一个地球
诞生于火,游艺于水
在黑夜里吹口哨
留白处墨香四溢
山即是心
北往南来漂离笔
背负烙印的静默
仍在唱一首低沉的民歌
忘川嬉水
七十年代就写微博的人
赶马入红尘
支流如蔓,攀缘成河
素来自在一叶舟
文字里细理玉髓
诗歌锻炼灵魂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