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圆满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69923
  • 作      者:
    谭曙方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谭曙方,祖籍河北,出生于太原,诗人、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做过野外测量员、高级工程师、公务员、杂志社主编、大学行政管理等。
  著有诗集《黄河呦》《大地之子》《黑色畅想》,散文集《穿越勃兰登堡门——回首德意志》,纪实文学《感触中美教育合作》《飞越太平洋——聚焦西亚斯中美教育合作》《时代的肖像——地图背后的故事》等书。
  曾获世界汉诗协会、诗刊社、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报纸副刊作品研究会等颁发的多种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社会高等教育协会主席琳达·塞拉。哈格多恩对国际教育情有独钟:“世界上之所以不和平就是因为争端的各方彼此不了解对方的需求。人生而平等,国家亦是如此。但种族歧视就是忽略另外的人。而国际化的教育这个途径恰恰能够让你更好地了解他人。”
  《圆满人生》作者是带着一种探究的心理一一走近这些美国友人的,他很想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因,促使他们乐此不疲、不计回报地在美国四处奔走呼吁,一次又一次地飞越太平洋到中国的西亚斯国际学院里来,为了中国的莘莘学子做着时间、金钱与智慧的奉献。在采访的过程中,迂回或直率的问题激起了他们记忆的浪花,当我最终将这些瞬间闪出的记忆碎片捕捉并拼接起来之后,竟然大为惊叹,因为收获远远大于我的初衷。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多棱镜,折射着中美两国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折射出他们精彩的人生。
展开
精彩书评
  借助谭曙方先生的文字,我们能有机会走进这些圆满的人生中去深度体验生命的美丽,去把握和感受这个时代脉搏中最精彩的旋律。这书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生命都充满感动和激情,充满成就和大爱。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过许多感动,先是被别人感动,然后是感动别人:先被爱与智慧点燃,然后用爱与智慧去点燃别人。他们超越自我、名利和欲望,看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和道路,然后义无反顾地一路向前,无论顺利或挫折,都甘之若饴。他们为理想而活,是主动的生命,是怒放的鲜花。他们是爱的使者,时代进步的纤夫。他们自己首先觉醒,然后又在不断唤醒更多的生命。不管他们身在什么领域,他们的存在,就是在不断启迪和感动周围的人。
  ——“记忆引擎”发明人,美国纽约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宾州大学认知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斯坦福大学语言信息研究中心和天才儿童培训中心合作研究员,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中美合作)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 杨宁远
展开
精彩书摘
  1953年,也就是他20岁那年,保罗·埃尔斯纳参军去了德国。那时的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战胜国美、英、法、苏四国共管,分成了四个占领区,并强行将德国分裂为东德与西德,东德与柏林东区归苏联管,共驻扎有苏军40万。西德由美英法管。东西德之间彼此设有的森严国界被丘吉尔称为“铁幕”,是冷战时期典型的政治术语。虽说东德西德两边的法律都说只有一个德国,但实际上在德国的土地上已经出现了两个国家。苏联与英美法彼此长期地施行了地面乃至空中的封锁。
  埃尔斯纳乘军用飞机进入德国领空之后,在掠过科隆市上空时,驾驶员降低了高度在整个城市之顶环绕飞行,他几乎是从各个角度俯视了这座美丽的都市。“太——美了!”他不由得连连发出长长的惊叹。而不久,他便在德国看到了好多城市在二战之后的废墟照片与模型。
  在赴德国之前,埃尔斯纳在美国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特殊训练。他所在部队的驻扎地靠近德国的中部,实际上是位于美国占领区的北部,是一个易于防守之地,是美军在德国的第7级防御基地。作为一名美军驻德国的士兵,他具体的职责是负责会计与工程供给。
  然而,等到了军队驻地,安顿下来,他闪电般地进入角色之后,才发现现实情况的严峻。首先是物资的高度匮乏,尤其是食物。坦克、拖拉机全都用来修路,相当部分的物资要靠美国来提供。有人告诉他,在战争期间,英美每次派10到15人的小分队过去,而生还的只有5到6个人。根据“马歇尔计划”,美国方面给予西德强大的财力资助。但战后的物资需求是巨大的黑洞,而供给总是有限的,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负责供给的埃尔斯纳在自己有限的工作范围内发现了一个严重失衡的问题。
  他在德国工作了两年。我曾经在采访时问他,在德国战后的经历中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他对我说:“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50多年后的今天,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使我无法忘记,那就是战后的城市如何重生。战争有胜败之分,但胜利者到底是谁?失败者又到底是谁?德国人迫切希望重新恢复以前的繁华时代,但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我一直在思考,战争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战争打碎了多少人的希望?又使多少人绝望?
  ……
展开
目录
自序 避免忘却的纪念
一诺千金的大学校长爱德华·H·哈蒙德
希望更多人获得教育——保罗·埃尔斯纳博士
创业型教育家陈肖纯
美国西亚斯学院基金会第1任主席彼德·万达·海靳
著名作家丹尼斯·维特利
终身从事教育事业——贝蒂·安·苔丝基
国际教育工作者辛迪·艾莉奥特
前瞻性思考者劳伦斯·凡尔纳·古尔德
崇尚自然——基斯·埃弗顿·堪贝尔博士
美国西亚斯学院基金会第2任主席鲁道夫·艾斯特拉达
从中国“知青”到美国大学领导人——王进
具有人性光辉的卡罗尔·安妮·萨瓦拉
在奉献中寻求幸福的琳达·弗雷泽·雅各布森博士
美国西亚斯学院基金会第3任主席阿伦·瑞奇蒙德
西亚斯校园总设计师彼得·M·维斯
将逻辑与想象融合于校园建筑的查尔斯·马丁
崇尚责任与团队合作的罗伯特·乔治
美国西亚斯学院基金会第4任主席裘蒂丝·卢瑟·怀尔德
中美教育社会活动家谢启蒙博士
美国社会高等教育协会主席琳达·塞拉·哈格多恩
从穷学生到百万富翁——贺德全
美国西亚斯学院基金会第6任主席杰瑞·尤贝乐
心怀仁爱的杰夫·嘉德
社区大学校长玛莎·甘德·罗梅罗
社会学教授劳伦斯·F·凯斯珀巴沃
早期教育家内特·G·尼克尔斯
教育体制改革者莫瑞·安德森
善于倾听的萨伦·凯利·海柯
独立思考者陈洛冰
高效管理软件“Z系列”研发者约翰·鲁滨逊
美国西亚斯学院基金会第7任主席艾伦·布朗
痴迷中国文化的大学校长乔恩·阿莱克斯
国际社区理念践行者林赛·约翰逊·苏达斯
家族第一代大学生罗伯特·福特
精神家园守望者刘晓红
圆满的人生是相似的杨宁远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