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导下,伴随着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荷兰政府和高等教育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中央集中管理存在的弊端,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产生了重大改变:引导(steering)式的管理模式逐渐取代了控制式的管理模式。1984年教育部长(Ministerie van Onderwijs en Wetenschappen)提交了《高等教育:自治和质量》的讨论稿,于1985年正式签发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文件,首次提出将高校的“自我调节”作为政府指导高等教育的新方法,使高校能依据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发展。
这份白皮书的出台标志着政府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开始了重新建构,从过去的政府指导和调控转变为高等院校自治管理。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遥控”(remotecontrol),即政府仅负责检核高校的自我管理下教育的产出是否达到了国家的要求,政府不再对高校实施完全管理。这也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为了获得更大程度的经费和管理的自治权,就必须证明他们能提供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教育。通过此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高等学校获得了以下的自治权利:一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二是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及时对工业和经济发展做出反应,调整课程设置,增强教育内容的适应性、专业性和职业性;三是改进教育措施,完善人才培养途径,实行多种人才培养体制,为社会培养多种规格的高质量人才,并以此来提高高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所构建的荷兰高等教育外部质量评估体系中,荷兰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Co-operating Universitiesinthe Netherlands,荷兰语缩写为VSNU)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联合会(荷兰语缩写为HBO-Raad)两个非官方机构分别负责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的外部质量评估。荷兰大学协会是一个由大学资助、管理的私有机构,对外代表协会内的大学,可视为大学的分支机构和服务机构,负责组织与管理大学的教育和科研质量评估,通过各类课程与研讨会,搭建大学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平台,代表大学与政府机构进行协商和谈判。1989年,荷兰大学协会正式开始对大学的教学质量实施校外评估,1993年又增加了科研质量的校外评估。高等职业教育联合会是荷兰所有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的咨询机构。1990年,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联合会开始对非大学部分的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校外质量评估。评估内容限制在各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学方面。从1987年至1993年荷兰首轮外部质量评估后,对外部质量评估的程序进行了局部调整,1995年第二轮外部质量评估启动。
……
展开
——张民选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