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书院是幢二进深的房子,全被砖墙围住,里面分两部分,前面一部分大门与小学大门并排,与小学隔一条巷子。跨进大门,是一条水泥路,不到一米宽,四五米长,左侧是一个小巧玲珑的花园,有一个一米高的花台,种了牡丹、月季、指甲花……靠窗边有一棵很大的芙蓉树;树的两边,沿着花园围了一排美人蕉;右侧是个厨房,不大,但很有特色,长方形的,两面依着围墙,另两面都有一米多高的玻璃窗,采光很好,非常通透。再往里走,又是一扇大门,进门是一个厅,两边两间正房。厅后是板墙,左右两旁两个小门,若关上小门,就像一扇完整的木板墙。两个小门,一个门内放杂物,没有窗户,很暗,我们通常叫“黑房”;一个门内是楼梯,楼上不能住人,只放些不常用的东西。楼梯后有一个很矮的小门,可以通到后屋。不过这扇门一般锁着,这样前面就成了单家独院。后屋另有一个大门,但要通过一条一米宽、近20多米长的小巷,巷内的尽头挡住了一段,放杂物。小巷快走到底,右手边就是个大门,后屋的人便从这里进出。进了大门有个天井,上面没有遮挡,下雨天,雨就一丝一丝往下掉。天井两侧是两个敞开的厨房,只有屋顶遮盖,没有门。过天井就是厅,厅有十几米深,七八米宽,两边各有两间房,共四扇房门。
当时前屋住了一家姓杨的中医。后屋住了两家,一家姓谢,新中国成立前是职员;另一家是祖父三哥的儿子,很瘦,我们叫他“瘦子伯伯”,因是本家,也未收他的房租,给他暂住。听说我们要过来住,杨医生一家很快就腾出一间正房。父亲请人收拾打扫了一下,又请邻居曹木匠做了几样家具,有桌椅和书柜,便带着母亲、我和大弟从方家下弄13号搬到了湖北书院。当时仅搬出来住,并未正式分财产。暑假结束了,父亲又要去南昌,母亲就请寡居的姑姑过来做伴。
直到寒假父亲回来,伯父于1949年春节前夕让大哥送来6张房契:一张是湖北书院我们的住房、一张是方家弄口的店面“九福”、一张是窑屋、一张是比“九福‘,小点的瓷器行屋,另两张是比湖北书院小点儿的民房。这时,兄弟俩才算正式分家。因父亲还在大学读书,全家人无其他生活来源,先后卖去了5栋,最后我们住的这栋湖北书院,在我们迁居南昌后送给了当地政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