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另眼看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72310
  • 作      者:
    (英)朱利安·巴恩斯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博闻、敏锐、有趣的艺术随笔集,始于浪漫主义,终于现代主义。全彩印刷,内含十七位艺术家的故事、五十幅名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2016年入选美国文学艺术学院,成为唯1的一位外国荣誉成员。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1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2017年荣获法国总统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展开
内容介绍

《另眼看艺术》收录巴恩斯在《现代画家》《泰晤士文学副刊》《伦敦书评》等期刊发表的十七篇艺术随笔,五十幅相关全彩画家名作,特别附录作者前言。
   自席里柯的《海滩》艺术评论(收入《10 1/2章世界史》)开始,作家巴恩斯把目光转向艺术领域,此后撰写了一系列风格独具的艺术随笔。巴恩斯从十九世纪空前繁荣的法国画坛出发,*领我们穿梭在十七位艺术家的故事中——席里柯、德拉克洛瓦、库尔贝、马奈、方丹-拉图尔……一路将我们引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

展开
精彩书评
  既有令人瞠目的轶事,又有敏锐独到的观察……巴恩斯是位睿智冷静的向导。
  ——《爱尔兰独立报》

  巴恩斯把历史、传记、哲学编织到这本迷人、睿智、优美的随笔中。
  ——《艺术季刊》

展开
精彩书摘
  德拉克洛瓦:有多浪漫?
  许多浪漫主义艺术家的生活与艺术之间都有简单直接的联系,德拉克洛瓦则不然。他的艺术表现的是奢侈、激情、暴力、放纵,而他在生活中却自守自持:畏惧激情,视宁静重于一切,希望且相信人们“注定有一天会发现,世间最重要的是平心静气”。他可以说是魅力十足,但不是因为他外表服饰考究,而是因为他内在气质高贵卓越。用安妮塔·布鲁克纳7的话说,他“也许是继鲁本斯之后美术界最光彩夺目的人物”,但他同时也(这还是她说的)“苛刻挑剔,有些吝啬”,除了会放纵“自己的绘画想象”,在“其余一切问题上”都是个“遁世者、苦行僧”。他不好酒色,对交际花佩瓦夫人那“奢侈得骇人”的沙龙没什么好感,那儿的晚餐总是让他“第二天早上还感觉颇有负担”。他没有浪漫主义的乐观精神,认为绘画中所有的重大难题在十六世纪都解决了,自那以后艺术“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他也不喜欢那些支持他的人“也不管我乐意不乐意,就把我算在浪漫主义小圈子里”。有一次,有人想拍他的马屁,称他为“美术界的维克托·雨果”,他冷冷地回答:“先生,您错了,我是纯古典主义艺术家。”尽管他最受欢迎的作品大概是《自由引导人民》(现在不少人误以为它描绘的是一七八九年,但其实是一八三○年),这幅画的作者本人却基本上是个极端保守主义者。他认为人是一种“卑鄙、可憎的动物”,平庸是其自然状态。他认为真理在少数精英而非大众手里。他不认可农业机械,觉得引进它们可能会让农民太过安逸闲散(然而,据雷东称,他自己的一条职业原则就是“经常休息”)。同福楼拜和罗斯金一样,他痛恨铁路,而且悲观地认为未来“世上将遍地掮客”,城市里满是来查看自己股票股份的转业农民,“被哲学家喂肥了的人形牲口”。他视多愁善感为人之大缺陷,博爱主义则是更大的缺陷(这观点居然来自一个欣赏乔治·桑的人)。有的时候,合理的做法似乎是不把他看成浪漫派,而是一场光芒四射的大爆炸,只是恰好与浪漫主义运动同时发生罢了。
  他总是让人惊讶。他很欣赏霍尔曼·亨特的作品。他觉得佩里格这个城市的女人比巴黎的漂亮。他说和“白痴”聊天同和“有思想的人”交流一样愉快。他坚信伦勃朗“是一位比拉斐尔伟大得多的画家”。(这在那个时代简直是“亵渎神明”。)一八一五年,日光胶板协会(世界上首个专注于摄影的学术组织)成立,他是创始成员之一,因此也是最早思考这种新艺术的创作过程与潜在影响的画家之一。不像有些人,他并不认为“从今天起艺术已死”。一八五三年五月,他细细研究了欧仁·迪利厄拍的一套裸体模特照,“有几个体型糟糕,有些部分过于发达,整体很难看”。不过,他又将这鲜活的写真与几幅马尔坎托尼奥的版画对比着看,发现后者“失真失准,矫揉造作,极不自然,让人厌恶,甚至令人作呕”。然而,摄影的好处并不直接:一方面,德拉克洛瓦相信哪个“天才”可以借助银版摄影术“达到我们无法知晓的高度”,但就目前来说,这种“机器艺术”所做的还都是“糟蹋掉杰作”,没法“让我们完全满足”。不过,接下来那年的八月,他绘画时又用上了迪利厄的银版相片。等到了一八五五年十月,他的态度也不那么模棱两可了:他“热情高涨、毫不疲倦”地研究“那些男性裸体照片,那是首绝妙好诗,我正在学着阅读”。
  伴随着如此开阔心胸的,是对自我束缚(不管是对于艺术还是个人)的恐惧,更为恐惧的是为人所束缚。他允许自己被热妮·勒吉尤喜欢,享受她对自己的忠诚,这肯定是因为这份感情平心静气,且令人平心静气。然而,尽管不希望受制于人,他亦希望脖子上能挂上大十字勋章。和许多法国原创画家以及作家一样,他被法兰西学会一次又一次地驳回入会申请,却只是越发铁了心地要加入(一八五七年,他的第八次申请终于获得通过,被选为会员)。这种循规蹈矩让波德莱尔大为不解。德拉克洛瓦去世三年后,波德莱尔在一封写给圣伯夫的信中回忆了当初要求画家对自己的“顽固坚持”做个解释,毕竟,“那么多年轻人都更愿意将他看作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一个叛逆者”。德拉克洛瓦当时的回答是:
  我亲爱的先生,如果我的右臂突然瘫痪了,作为学会会员,我还有资格教书,而且,只要我还算健康,学会就会替我付咖啡和雪茄钱。
  这话让我们想起当代艺术界的那些骑士和小爵爷们,他们做出一副自轻自贱的样子,解释说,勋章这劳什子,主要的意义在于有了它,去饭店订座容易些。
  ……
展开
目录

前言
席里柯:化灾祸为艺术
德拉克洛瓦:有多浪漫?
库尔贝:不是那样,是这样的
马奈:黑白之间
方丹-拉图尔:男人一行
塞尚:苹果会动么?
雷东:向上,向上!
勃纳尔:玛尔特,玛尔特,玛尔特,玛尔特
维亚尔:你可以叫他爱德华
瓦洛通:异国纳比
勃拉克:绘画界的心脏
马格利特:化鸟成蛋
奥登伯格:又好又软又有趣
所以,它就变成艺术了么?
弗洛伊德:章节主义者
霍奇金:为H?H 而写的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