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张思莱谈育儿那点事儿:专家解惑0-6岁育儿难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707702
  • 作      者:
    张思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继《张思莱育儿手记》之后,张思莱医师的又一原创力作。张医师每天都在线回答网友们的问题,她最了解父母们的需求,是广大网友妈妈们信赖的专家朋友,《张思莱谈育儿那点事儿:专家解惑0-6岁育儿难题》是《张思莱育儿手记》的理论篇,为新手父母提供最前沿的、适合中国孩子的育儿理念,解读育儿难题,帮助新手父母走出育儿误区。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思莱,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儿科分会副组委兼秘书,卫生部启动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专家,擅长新生儿专业、儿童保健、儿童疾病治疗以及儿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她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心理学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您育儿的方法正确吗》《从新手到育儿专家》《育儿路上答疑解惑》等。
  从1998年开始,张思莱医师就经常作为嘉宾被邀请参加电台、电视台养育类节目的录制,如中央电视台青少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同时,张医师还是众多孕育类杂志的专家顾问,为杂志撰写文章或开设专题问答,如《妈妈宝宝》等。
  张医师是国内最早的在线咨询专家之一,现为新浪网亲子中心网等多家网站的专家顾问,是深受众多爸爸妈妈信赖的育儿专家。从2000年初至今,张医师在育儿咨询的第一线已经整整工作14年了,回答了成千上万位家长的提问和咨询。
展开
内容介绍
  《张思莱谈育儿那点事儿:专家解惑0-6岁育儿难题》中热点话题:“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如何进行物理降温”“如何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婴幼儿是需要补钙还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婴幼儿有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正确认识早期教育和亲子班”“孩子认汉字的优佳年龄”“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展开
精彩书评
  很久以前一个教育专家问我:“你会当妈妈吗?”他没等我回答自己给出答案:“你从没当过,怎么就会呢?!”是啊,我们其实都是生手,等明白的时候没机会再来一次。我们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吸取的知识,无法分辨对错。所以,当我看到张思莱大夫的新书目录,立刻就有买几本送人的欲望。因为目录里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我能够清楚自信地说——我知道。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张泉灵
  
  刚当妈妈头一年里,张医师的书几乎成了我这个新手妈妈的秘籍型育儿宝典。她在书中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帮助女儿女婿陪伴长外孙铭铭成长,我读着他们一家人每天日常育儿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身临其境地感受张医师诚恳专业的育儿理念,既有西方科学人性化的灵活,又兼顾东方优质传统的精粹,不徐不疾又坚定有力,缓解我初为人母突遇状况的紧张无助,以至于四年后有机缘认识张医师,见到书中的小铭铭,那一刻倍感亲切到几乎落泪。诚挚荐张思莱医师的新作,与更多妈妈一起亲近正确开放轻松有序的育儿方式。
  ——东方卫视少儿频道著名主持人 豆豆姐姐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习惯称呼张思莱医师为“张教授”,虽然张医生并不在学校任教,但我心里觉得这个称谓对她所做的事情而言,特别贴合。教而授之,传道解惑,张医生一直做的就是“教授”的事。她以儿科医生的从业经历,十几年前即开始在论坛上为父母做答疑。她跟新浪育儿的渊源关系比我都要长。张医生还是很“潮”的奶奶,带外孙,玩微博,回答网友问题,传播科学育儿。跟着张医生,我们学习养育小孩,努力做个好父母。
  ——新浪育儿频道执行主编  郑先子
展开
精彩书摘
  物理降温操作中的对与错
  退热措施必须符合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酒精擦浴不可取。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发热产生的忧虑和恐惧心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尤其是害怕孩子由于发热而烧出其他病患,所以对于退热处理都非常积极,似乎烧退了疾病就会随之而去。在这种急切的心情影响下,对医生的诊疗技术优与劣也是以能否很快退热为判断标准。一些医生受其影响,对于发热的处理也越发积极起来,所采用的退热手段五花八门,而忽略了寻找引起发热的病因。这种本末倒置的处理往往会严重贻误病情,甚至伤害孩子。
  首先必须要明确,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体温的变化往往与体内的疾病过程密切相关。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热型,据此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但体温升高过多、持续时间较长时则会引起机体一系列功能和代谢的改变。治疗时应针对发热的原因和病情权衡利弊,必要时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针对发热发病学的基本环节,采取适当的解热措施。所采取的退热措施,必须要符合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发热在临床表现上的3个时相
  发热在临床上通常会经历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3个时相。
  1.体温上升期
  原来的正常体温变成了冷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对冷刺激的信息产生反应,发出命令,经过交感神经到达散热中枢,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而出现皮肤苍白,导致皮肤温度降低,散热随之减少。同时命令到达产热器官,促使物质代谢增强,产热随之增加,产生寒战。另外,立毛肌收缩,皮肤可出现鸡皮疙瘩。这一时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散热减少),体温开始上升。因此在临床上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重者出现寒战并出现鸡皮疙瘩。
  2.高温持续期
  当体温升高到新水平时便不再继续上升,在这个高水平上波动,进入高温持续期。此时产热与散热达到新的平衡。这时寒战停止,并开始出现散热反应,病人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血流增多而皮肤发红,病人不再感到寒冷,反而由于皮肤温度高于正常而有酷热的感觉,皮肤的鸡皮疙瘩也消失了。由于散热增多,临床上表现为自觉酷热,皮肤颜色发红;由于蒸发水分较多,皮肤、口唇比较干燥。
  3.体温下降期
  经历了高温持续期后,由于激活物、EP及发热介质的消除,体温中枢发出降温指令,散热明显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体温回到正常水平。所以临床上表现为体温下降,皮肤潮湿、出汗或者大量出汗,严重者由于体液损失过多,引起脱水,甚至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二、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
  一般家长在体温上升期间是不会采取退热处理的,反而会采取多穿衣服、多盖被子的方法进行保暖。然而当体温进入高温持续期时就不应该再给孩子多加衣服和多盖被子了。如果过多捂着孩子,只能阻止散热,更加重出汗,会造成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脱水,严重者可以引起抽搐。
  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多是在高热持续期,正确的方法是帮助机体散热,可以采取温水擦浴、洗温水澡、多喝水等方法帮助散热,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通过尿液排泄体内有害物质和代谢后的废物。可以让宝宝头枕凉水袋以保护大脑,但是不建议枕冰袋,或用过凉的冷水擦浴。因为虽然枕冰袋和用过凉的冷水擦浴可以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但是婴幼儿发热时,尤其是小婴儿,皮肤血管扩张,体温与过凉的冷水之间温差较大,会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引发婴幼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婴幼儿的缺氧,出现低氧血症。
  在医生和一些家长实施的退热措施中,常常采取的一种物理降温就是用30%左右的酒精擦浴。酒精擦浴这种方法好不好?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探讨。
  我认为,酒精擦浴不可取。因为小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皮肤通透性较强,角质层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相当丰富,血液循环较为旺盛,发热处于高温持续状态时全身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毛孔张开,对涂在皮肤表面的酒精有较高的吸收和透过能力,因此酒精经皮肤更容易被吸收。如果酒精擦浴后擦拭时间较长,擦拭面积又大,致使酒精经皮肤大量吸收人血,对于肝脏功能发育不健全的婴幼儿来说,容易产生酒精中毒。如果酒精浓度过高就会造成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引起精神兴奋,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酒精中毒症状,严重者致使孩子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另外,酒精挥发得快,使体表迅速降温,孩子可能全身颤抖而引起体温的再次升高。酒精擦浴和用过凉的冷水擦浴的寒冷刺激一样,都可以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压力增加,使肺循环阻力增大,加重了低氧血症。有些孩子可能会对酒精过敏,而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皮疹、红斑、瘙痒等。个别孩子因酒精擦浴兴奋迷走神经,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甚至引起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跳骤停。
  宝宝发热该看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取长补短。盲目捂汗和过度输液均不可取。
  我曾经看到新浪亲子中心转载的一篇文章《小儿发热该看西医还是中医》,文章中谈到西医和中医对小儿发热治疗的一些观点和处理方法,我想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虽然是西医大夫,但是我脱产系统学习了中医,并且在北京中医医院实习了比较长的时间。以后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对一些疑难的患儿,我往往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患儿,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此篇文章中有关中医论述的部分,我认为是不符合中医理论的,有的地方甚至是偏解中医理论,误导了家长。因此我“好管闲事”,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发热并不只是由风寒引起
  文章中说“中医所说的发热,大多数是因为受风寒引起的”,非也!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是很多的,大致归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中医讲的“六淫”,即风、寒、热(暑)、湿、燥、火,疫疠(即传染病);内伤包括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逸。绝非只是受风寒引起的发热。鉴于这位中医医生对小儿发热病因的错误认识,所以对西医的一些治疗看法也是不正确的。
  二、捂汗不是中医退热的唯一方法
  这位中医不赞成西医的输液和冷敷的疗法,认为“把凉的液体注入体内,以达到降温的作用,这是一种与身体对着干的行为。身体要发热,以阻止‘敌人’(寒气)入侵,这时注入冰冷的液体来降温,反而大大加强了‘敌人’的势力。因为当人体张开毛孔要把寒气排出体外的时候,如果采用冷敷,反而会将寒气从张开的毛孔‘请’进来,从而加大‘寒气’的势力,这和中医治疗发烧时扶阳的原理是相悖的”。他认为“与西医相反,热敷、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却是中医治疗时的方法,名为‘汗法’,这是为了帮助人体的阳气战胜体内的寒气,就是中医所说的‘扶阳”’。
  按照中医理论,小儿是“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这里中医讲的“阳”主要是指促进孩子生长的功能,“阴”是指人体生长的物质基础。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小儿正处于幼稚状态,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另一方面说明小儿阳气偏盛,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正因为小儿还处于幼稚阶段,所以卫外的功能比较薄弱,容易受外邪所侵。小儿常外易受六邪所侵,内易被饮食所伤。小儿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而且阳证、热证、实证居多,热、急又容易生风(抽风),所以小儿惊风也是比较多见的。
  所以,中医对于小儿退热也是通过辨证施治,采取汗法、泻下法、清法、温法等方法治疗,而不是一味地捂汗,捂汗只适用于风寒郁表的时候,例如患儿表现为发热恶寒(怕冷或冷得打哆嗦,喜多盖被子)、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发汗使表邪得以驱除。但是小儿寒邪极易化热入里(这是小儿的特点),使用汗法就会促使热人心包、肝风内动而引起抽风。对于这种情况,捂汗就好比火上浇油。所以,中医的汗法使用也是区别于不同情况的。发汗应以汗出邪去为度,不宜过汗,以防消耗津液。使用汗法还必须注意季节与气候变化,不同地区、环境特点以及体质强弱不同。我想,如果一个孩子因扁桃体发炎引起高热或者暑天感冒发热,如果捂汗的话,这个孩子非抽风不可。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由于家长缺乏医疗知识而盲从一些捂汗的观念,引起孩子高热惊厥的并不少见。所以,中医也有小儿快速快速退热的药物,如小儿牛黄散、牛黄清热散、紫雪散(这是中药三宝之一)、绿雪散等都能做到药到热退的效果。
  三、正确认识输液的利与弊
  从西医的观点来看,因为小儿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如果高热就容易抽风。这在我们临床上,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是比较多见的,这与中医的理论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再说,我国中医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时,恐怕输液疗法还没有发明呢。输液疗法是随着近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而发明的一种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优点就是药物能够100%地直接进入到血液中,药物吸收快、见效快。静脉输液主要用于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其中包括大出血、中毒、休克等需要即刻开通静脉通道,快速扩大血容量,根据病情需要不断通过静脉快速给药,以达到纠正休克或者快速解毒的目的;因消化道疾患不能进食而造成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患有严重感染,需要通过静脉给抗感染的药物,以尽快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控制感染;还可用于输入一些容易被胃肠道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或者通过消化道不能达到治疗所需要的药物浓度等。
  ……
展开
目录

养育篇
发热及发热恐惧症
对发热的恐惧主要源于对发热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发热的过度处理影响孩子免疫力的生成。

物理降温操作中的对与错
退热措施必须符合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酒精擦浴不可取。

宝宝发热该看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取长补短。盲目捂汗和过度输液均不可取。

静脉输液治疗的是与非
过度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巨大的、长远的伤害,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的创伤。

如何提高免疫力——谈婴幼儿免疫力种种
免疫力是在机体与各种致病因子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加强的,婴幼儿阶段容易生病是很正常的,没必要过于紧张。

如何正确认识预防接种
人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免疫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特异性免疫力,才能真正做到少生病或者使患病的程度减轻。

婴幼儿是需要补钙还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
家长和一部分医务人员所说的“缺钙”,实质是维生素D的缺乏。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出生后不久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

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
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测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微量元素检测不应成为儿童的常规体检项目。

锌剂是治疗药物不是保健品
过多地补充锌剂不但人体无法吸收,还会影响铁、钙、铜等元素的吸收。食物是锌的最佳来源,我不认可通过补充锌剂来满足孩子对锌的需求。

益生菌不能滥用
益生菌不是保健药物,更不是万能药。生长发育中的身体健康的孩子,完全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益生菌。

漫谈婴幼儿睡眠问题
如果家长了解孩子睡眠发生的机理,就会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睡眠出现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不要把食物不耐受误认为是食物过敏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同为变态反应,但发病机理并不相同。食物不耐受有时效性,而食物过敏则可能是终生的。

如何看待纸尿裤的利与弊
只要正确使用,纸尿裤是不会影响宝宝的腿型、走路姿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的。但我建议,还是纸尿裤和传统的布尿布交替使用最好。

争论不休的如厕训练
儿科医生,尤其是行为儿科学的医生认为,在婴儿期就应该进行大小便学习和如厕训练,争取2岁至2岁半完成。

胎教是“教”胎儿还是“教”孕妇
胎教就是保证孕妇能够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方面的保健措施,胎教没有教育学的意义,更谈不上是隶属于早教的内容。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并不矛盾
母乳喂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喂养孩子的方式。对于不能接受母乳喂养的或者母乳喂养不能获得满足的孩子有权获得除母乳以外、其营养配方能够接近母乳的代乳品。

早教篇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蛊惑人心的口号
在人生的赛场上,任何时候起跑都不算晚。早期教育必须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来进行,任何超前或滞后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认识早期教育和亲子班
在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是其他任何教育不可替代的。亲子班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谈谈我对小婴儿游泳训练的看法
“游泳”确实可促进小婴儿的生长发育,但家长必须高度关注“游戏”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否则容易埋下交叉感染疾病和意外伤害婴儿生命安全的隐患。

不能拿孩子的一生去赌明天
当你决定要生育自己的孩子时,就要做好为孩子负责的心理准备。养育孩子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应通过细心观察,总结出一套解决自己孩子问题的办法来。

孩子认汉字的最佳年龄
3~6岁是孩子认字的最佳年龄,父母应帮助孩子通过阅读和游戏自然而然地学习认字,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高。

孩子应该几岁开始学习外语
脑科专家认为,3~12岁是孩子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超过这个时期,母语保护系统的阻力就会加大,学习起来就困难了。

是家长想得太复杂,还是孩子真的变坏了
学龄前孩子之间的爱,是小朋友之间有好感的一种表示,不是爱情中的“爱”。

当孩子与人发生争执时
理性分析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的原因,适时对孩子进行物权和分享教育,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看浮躁的社会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上所宣扬的阶段观严重地影响了这一代的孩子们,孩子们不再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而是自觉不自觉地逐渐演变成一个自私、虚伪的既得利益者。

教育应该尊重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别
我们既要正视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的差别,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习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也会扩大或缩小这些差别。

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吗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教育理念是封建思想的育儿观,在当今时代应该坚决摒弃。

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简单地认为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会有负面影响是不正确的,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挫折教育是独二代的必修课
对婴幼儿进行挫折教育,逐步提高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利于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