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育儿:0—3岁孩子的陪玩指南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6894791
  • 作      者:
    于海涛,秦秋霞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于海涛,教授,心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群体认同与群际关系、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领域,擅长幼儿心理学教育、家庭亲子游戏设计。

目前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青年工作者专委会委员、大数据网络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秦秋霞,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在公民教育、家庭教育领域研究颇深。出版著作《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权利优先的视角》《家庭教育在路上——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五章 1.5—2岁孩子陪玩游戏:学会探索与创造

1.5—2岁孩子的神经系统会迎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会发展较快,可以自如地走、跑、蹲、起、转弯等。此外,他们的心理方面也在不断发展。此时,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互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做游戏,促进孩子的运动能力、智力、语言能力等的快速发展。

数字游戏

1.5—2岁幼儿还没有数字概念,但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数字游戏来培养他们的数感,为孩子日后认识数量奠定基础。

数字点画

游戏目的

让孩子熟悉数字,培养孩子的数感和专注力,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

游戏准备

一张写有数字 0—9 的卡片、手指画颜料、海绵棒。

游戏方法

(1)将数字卡放到孩子面前,引导孩子用手指或海绵棒蘸取颜料涂数字。可以通过创编情境的方式引导孩子,如“数字宝宝要参加舞会,你能把它的身体装饰得更漂亮吗?”

(2)当孩子完成一个数字的点画时,爸爸妈妈要向孩子描述数字,如“0,圆圆的0”,“笔直的1做好啦”。

游戏提醒

(1)如果家里没有手指画颜料,可以让孩子用画笔描画数字。

(2)让孩子认识数字,但不强求孩子记住数字,数字游戏玩多了孩子自然就记住了。

捏数字

游戏目的

培养孩子的数感,提高孩子对数字的认知和记忆。

游戏准备

数字卡片、轻黏土。

游戏方法

(1)向孩子展示数字卡片。

(2)邀请孩子一起动手,比照卡片上的数字,将轻黏土捏成数字的样子。

游戏提醒

(1)孩子捏的数字不规范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孩子在数字造型的过程中了解数字的形状或结构,将抽象数字形象化,方便记忆和理解数字。

(2)游戏过程中,避免孩子用碰触过轻黏土的手去碰触眼睛和嘴巴。

(3)游戏结束后,及时带孩子洗手。

分拣游戏

1.5—2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了,如积木可以叠摞、圈可以套住其他物体,此时通过设计一些分拣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类的概念。

找找看

游戏目的

帮助孩子建立分类的意识,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游戏准备

不同种类的玩具和家用小物品,若干小纸板、彩笔。

游戏方法

(1)爸爸或妈妈在纸板上简单画出不同事物或场景,如一件衣服、一片草地和围栏、一片海洋等。

(2)将准备好的不同物品混放在一起,然后向孩子描述情景,如“衣服的扣子掉了,请你把它们找回来吧”,“小动物们该吃草了,请你带小动物回家吧”,“帮鱼儿回到大海吧”等。

(3)引导孩子尽量快速地分拣出物品。

游戏提醒

(1)混放的物品数量应适宜。

(2)防止孩子误吞小物品或小零件。

帮玩具回家

游戏目的

帮助孩子识别图形、理解事物关系,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玩具分拣机(类型根据需要选择)。

游戏方法

(1)给孩子一个玩具分拣机,引导孩子将不同玩具建立联系,将同类物品或对应物品分拣出来。

(2)可以混入其他玩具,增加游戏难度。

游戏提醒

(1)不要强迫孩子去记或背图形名称,通过不同的镶嵌尝试,孩子可以逐渐建立图形概念,知道不同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2)当孩子放错时不要着急去帮孩子摆正方向或调整摆放位置,给孩子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非常有趣的亲子游戏,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认知、情绪感知、思考、语言表达、社交等多项能力。

照顾小宝宝

游戏目的

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游戏准备

毛绒玩具、玩具牙刷、玩具水果、小毛巾、小毯子等。

游戏方法

(1)爸爸或妈妈为孩子描述情景,帮助孩子代入角色,如“小熊宝宝(事先准备好的毛绒玩具)该起床了,可是它不愿意起床穿衣服,也不会刷牙洗脸,你能帮帮它吗?”引导孩子来照顾玩具小熊,完成日常起床、洗漱流程。

(2)爸爸或妈妈接着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孩子照顾毛绒玩具吃饭、吃水果等。

游戏提醒

(1)避免孩子误食小玩具或玩具零件。

(2)鼓励孩子自己说和做,如孩子出现演示错误可在旁稍作提醒,但不要一直干扰或打断孩子。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科学育儿,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了解0—3岁孩子的发育规律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多重能力亲子陪玩,让爱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第二章 0—6月龄孩子陪玩游戏:助力生长发育

触觉游戏

伸展游戏

视力游戏

趴卧游戏

抬头游戏

翻滚游戏

情绪游戏

第三章 7—12月龄孩子陪玩游戏:强化肢体控制力

手指游戏

撕拉游戏

抓握游戏

推拉游戏

蹲起游戏

走和跨的游戏

口令游戏

第四章 1—1.5岁孩子 陪玩游戏:关注体能与思维

投掷游戏

位移游戏

攀爬游戏

平衡游戏

语言游戏

绘画游戏

第五章 1.5—2岁孩子陪玩游戏:学会探索与创造

跑跳游戏

指认游戏

数字游戏

分拣游戏

角色扮演

积木与拼图

复述与自主表达

第六章 2—2.5岁孩子 陪玩游戏:独立与智力启蒙

穿脱游戏

整理游戏

数量游戏

序列游戏

方位游戏

时间游戏

分辨游戏

解决问题

第七章 2.5—3岁孩子陪玩游戏:促进社会力发展

交往游戏

表达游戏

记忆游戏

推理游戏

购物游戏

救援游戏

合作游戏

第八章 亲子陪玩禁忌,充分尊重孩子

不要代劳

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不要轻易打扰孩子

不要阻止孩子合理的探索

第九章 常见伤病处理,应对突发情况

湿疹

发烧

过敏

擦伤

抓咬伤

异物卡喉

中暑与冻伤

脱臼与骨折

第十章 关注亲子安全,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防蚊虫

防跌落

防溺水

防烫伤

防触电

防丢失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