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67782
  • 作      者:
    曹洪华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以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为实证对象,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等研究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工程、机制与驱动要素,探索其演化过程及其可持续发展机理。
展开
精彩书摘
  《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
  从研究视角看,国内外学者把系统耦合理论运用于农业系统、生态一经济系统等的研究探索中,为进一步研究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些研究多从微观着手,分析系统内部的要素流、能值及耦合度等机制,缺乏区域产业体系、管理模式和制度安排等中观与宏观的衔接。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把系统耦合理论运用于阐述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关系,并引入景观生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和产业评价方法,构建系统分析框架的研究成果较少。
  从研究方法看,区域性生态文明建设的发生和发展必然要归结到生态一经济系统协调耦合中去,如何构建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协调关系是管理决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研究从定性、定量角度探讨了生态一经济系统耦合过程,运用耦合度模型分析了生态一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建立了生态一经济系统耦合的指标体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主要在系统耦合态势和系统耦合效应方面,系统耦合模型的研究相对滞后。程国栋认为生态一经济系统结构复杂,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主要体现在生态一经济系统的过程模拟模型和耦合关系等方面。生态模型和经济模型耦合的难点在于尺度耦合问题,即如何将不同尺度上的过程模拟模型耦合到同一模型中。
  从研究地域类型看,对于高原湖泊生态一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对流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情境分析的研究呈现以下特征:流域生态一经济系统研究由定性研究向计量模型演变,由静态分析转向为动态分析,从计量经济学模型转向为复合系统驱动模型。但高原湖泊流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动态模拟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约束机制仍较困难,需要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层面继续探索。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价值
1.3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1.3.2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1.3.3流域生态—经济实践研究
1.3.4研究评述
1.4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述
2.1.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1.2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2系统耦合理论
2.2.1系统与系统耦合
2.2.2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2.2.3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2.3生态环境经济理论
2.3.1演化博弈论
2.3.2外部性理论
2.4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框架
2.4.1SES框架的特征
2.4.2SES框架的生态管理应用
2.5本章 小结
第3章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表达
3.1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3.1.1生态文明概念
3.1.2生态文明特征
3.2生态文明的测度
3.2.1总体标准
3.2.2子系统标准
3.3生态文明的实施主体
3.3.1政府
3.3.2企业
3.3.3居民
3.4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
3.4.1观念制度路径
3.4.2意识行为路径
3.4.3产业发展路径
3.5本章 小结
第4章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分析
4.1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
4.1.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4.1.2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特征
4.1.3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性
4.1.4湖泊流域地域系统的外部性
4.2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4.2.1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类型划分
4.2.2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演化过程
4.2.3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指标体系
4.2.4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测度模型
4.3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4.3.1“状态—压力—演化”机制
4.3.2“目标—政策—响应”机制
4.4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耦合模式
4.4.1“状态—目标—功能”优化模式
4.4.2“压力—政策—结构”优化模式
4.4.3“演化—响应—协调”优化模式
4.5本章 小结
第5章 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测度与评价
5.1研究区概况
5.1.1自然环境现状
5.1.2经济发展现状
5.1.3生态污染现状
5.2耦合度测度
5.2.1测度体系
5.2.2测度结果
5.3耦合度评价
5.3.1磨合消耗阶段
5.3.2快速消耗阶段
5.3.3快速协调阶段
5.3.4磨合协调阶段
5.4本章 小结
第6章 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机制
6.1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驱动机制
6.1.1实施群的演化稳定策略
6.1.2接受群的演化稳定策略
6.1.3动态复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6.1.4耦合机制的驱动主体
6.2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农业响应机制
6.2.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
6.2.2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6.2.3政策影响的倍差分析
6.2.4分析结果
6.2.5政策效应
6.3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工业响应机制
6.3.1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政策
6.3.2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6.3.3分析结果与政策效应
6.4洱海流域系统耦合的旅游业响应机制
6.4.1旅游业点源污染治理政策
6.4.2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6.4.3分析结果与政策效应
6.5本章 小结
第7章 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模式
7.1空间定位优化模式
7.1.1产业体系功能定位
7.1.2产业空间功能定位
7.2产业生态化模式
7.2.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7.2.2促进工业生态化转型
7.2.3创新旅游业新业态
7.3多中心治理模式
7.3.1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心并强化政府引导
7.3.2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核心并突出市场主导
7.3.3以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为导向且促进自我管理
7.4本章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研究结论
8.2研究创新点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