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分配理论新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422131
  • 作      者:
    杨锦英,肖磊著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分配理论新探》集中探讨马克思本人的分配理论,从思想史的角度揭示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来龙去脉,包括它与古典经济学的联系、它的方法论思想、按劳分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解释性工作,是现代条件和现代语境下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一个解读。在此基础上,杨锦英、肖磊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分配理论如何发展的问题,包括根据创新和超额利润来发展马克思的净剩余分配理论和平均利润率理论,将国家的再分配措施纳入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框架体系中,扩展马克思分配理论的边界;研究非正规权力配置、人力资本和金融掠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也是影响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应当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说明和阐释;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分配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我们探讨了分配与最终需求也就是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分配理论新探》:
  (三)土地地租
  地租是租地人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价格。土地的生产物除了补偿租地人支付的工资和生产资料的价格之外,剩余的部分为租地人和土地所有者所得,租地人要获得普通利润,扣除普通利润的部分的数额即土地所有者的“自然地租”。土地能否提供地租,要视土地生产物补偿垫付的资本、扣除普通利润后能否有剩余,这又取决于土地生产物的价格是否大于这两部分之和。而价格是否超过这个限度,取决于需求。因此,有些土地生产物的需求使得其售卖价格总是大于原费,总能提供地租;有些生产物的价格有时高于原费,有时低于原费,有时能够提供地租,有时不能提供地租。土地地租成为价格的组成方式与工资和利润不同,工资和利润的高低是价格高低的原因,而地租却是价格高低的结果。
  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是那些满足人们必须的食物需要的土地。这些土地所提供的地租随着土地的肥沃程度、位置的远近以及改良的进展而不同。斯密认为,改良的土地的地租和利润支配未改良的土地地租和利润,而改良的土地地租又取决于生产人类粮食的土地的地租。任何特殊生产物的地租若低于粮食生产物的地租,用不了多久用于特殊生产物的土地就会改为生产粮食;若一种生产物的地租少于粮食生产物的地租,这说明用于生产该种生产物的土地过少,不能满足其有效需求。
  土地的改良和耕作的改进,即生产食物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使人们对住宅和衣物的需求增加,土地的其他生产物能否提供地租视这些需求增加的程度而定。在临界状态下,土地的其他生产物仅够补偿所费、提供普通利润,这时该种生产物只能够由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当土地生产物的所值小于临界值时,该种土地不能够提供地租;当土地生产物的所值大于临界值时,才能够为土地所有者提供地租。随着食物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必然会增加对其他土地生产物的需求,地租的数量将增加,有时能够提供有时不能够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的价值相对于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的价值将不断增长。
  斯密还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进步对三种原生产物和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第一种原生产物不能随人类劳力的增加而增加,其真实价格随财富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上涨;第二种原生产物能适应需求而增加,其真实价格能够上涨,但能够保持一定的限度;第三种原生产物能否随需要而增加是不确定的,其价格变动要视偶然情况和人类劳动的实效而定。对于制造品而言,改良的进展将逐渐降低一切制造品的真实价格。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分配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与方法
一、概念的说明
二、从“三分法”到“四分法”
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分配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五、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六、理论前提和哲学基础
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精髓和特征

第三章  分配理论的演变史略
一、亚当·斯密的分配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三、萨伊的分配理论
四、新古典分配理论
五、一个总体性评述

第四章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分配理论
一、理论结构的三个层次
二、分配的一般趋势
三、分配与经济周期

第五章  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思想来源和形成
二、按劳分配学说在苏联、东欧国家的发展和演变

第六章  超额利润与社会净剩余分配
一、超额利润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
二、超额利润与社会净剩余
三、超额利润的产权归属:理论和实际的变化
四、超额利润对利润率的影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剩余价值与国民收入再分配
一、资本主义矛盾与政府的经济功能
二、两部门模型
三、生产性支出与国民收入分配
四、剩余价值的总的分割:一个总结

第八章  影响收入分配的其他因素
一、非正规或非法的权力配置
二、人力资本的差异
三、金融市场的财富转移机制
四、结语

第九章  收入分配与最终需求
一、基本模型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和比较

第十章  用马克思思想解析皮凯蒂
一、核心思想
二、贡献和不足
三、马克思的解释

第十一章  我国的分配格局与宏观经济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格局的变化
二、影响我国分配格局的主要因素
三、分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制约和影响
四、调节财产和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