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导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四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西方古典国家思想传统
    一  美德政治哲学的城邦国家思想
    二  道德政治哲学的城邦国家思想
  第二节  中世纪国家思想传统
    一  基督教的二元性观念
    二  神意的工具
    三  教权与王权的二元对立
  第三节  近代国家思想传统
    一  “无形式的内容”之国家
    二“无内容的形式”之国家
    三  绝对伦理性之国家
第二章  马克思国家观及其基本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国家观革命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前提
    一  问题的提出与传统理论阐释路线
    二  马克思早期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
    三  马克思哲学观与国家观的革命
  第二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一  国家神话的祛魅
    二  国家性质及其职能
    三  国家与意识形态
    四  国家形式与无产阶级革命专政
    五  国家与人的解放
  第三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科学与价值
    一  国家观的事实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  国家观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三  国家观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
    四  国家观的哲学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恩格斯:根本一致与微妙差异
    一  关于国家起源问题
    二  关于国家本质和职能问题
    三  关于国家形式问题
  第二节  列宁:革命行动主义
    一  列宁国家思想的前提
    二  列宁国家思想的内在逻辑与思想内汤
    三  列宁国家思想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斯大林: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  国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  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关系
  第四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国家观的命运分殊
    一  修正主义的国家思想
    二  自然主义倾向的历史主义方法的国家思想
    三  人文主义倾向的历史主义方法的国家思想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非正统和批判性国家观
    一  人文主义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二  科学主义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第六节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  国家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构建
    二  国家与阶级
    三  国家与社会主义
    四  国家与革命
  第七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八节  经验与教训
    一  结合与背离:理论与实践之间
    二  结合与背离:继承和发展之间
    三  结合与背离:科学和价值之间
第四章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国家观重心迁移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困惑
    一  全球化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二  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困惑
    三  马克思国家观时代困惑评析
  第二节  马克思国家观开辟道路的重心迁移
    一  革命性逻辑主题的国家观
    二  建设性逻辑主题的国家观
    三  国家观重心迁移实现的障碍因素及其破解
  第三节  中国化范式与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
    一  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必要性
    二  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可能性
    三  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基本路径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与逻辑结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
    一  国家基础论
    二  国家价值论
    三  国家性质论
    四  国家职能论
    五  国家发展论
    六  国家动力论
    七  国家制度论
    八  国家治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核心范畴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在逻辑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特征
  第一节  现实性的理论视域
    一  理想性国家理论视域的困境
    二  现实性的维度的建构
  第二节  建设性逻辑的理论主题
    一  “最大政治”与建设主题的确立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建设性逻辑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节  走向“社会国家”的理论内容
    一  关于“社会国家”
    二  走向“社会国家”的依据
    三  走向“社会国家”的道路
  第四节  综合创新的理论资源
    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启示
    三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智慧的宝贵资源
  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一  国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二  政治经济学方法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第七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拓展马克思国家观开辟道路的内涵逻辑
    一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中国化
    二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
    三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方法论创新
  第二节  推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