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理论与实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54382
  • 作      者:
    李广培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广培,1968年3月生,山东临朐人,管理学博士,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兼任福建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创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劳动与保障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作者长期在高校从事工商管理专业、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创业人力资源管理。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基金、福州大学校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理论与实证》在对不同理论视角下涉及技术创新社会成本及其治理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评析和借鉴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社会成本进行了界定,认为技术创新社会成本与技术创新负外部性密切相关。技术创新负外部性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技术创新社会成本则是这种关联的价值衡量,是对其他主体的生产或效用函数或其他价值形式形成的损失。
展开
精彩书摘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理论与实证》:
  2.4.1技术的社会形成观视角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SS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技术与社会诸因素二者关系的一种技术社会学的解释观点。由于SST理论考察的实际上是技术的动态变化过程,认为技术创新是现代技术与人类直接发生关联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提供了技术社会学关于技术创新来源、变化和控制的一种解释。
  在如何看待技术的形成或技术创新的发端问题上,一方面,不同于“技术决定社会的变迁”的技术决定论,SST理论认为技术不是按其内在逻辑发展的,而是由社会因素建构,由创造和使用它的社会条件所规定,即技术是社会的产物;另一方面,SST理论不局限于技术创新研究关于市场需求动因的解释方法,强调驱动技术创新和决定技术创新实际呈现的社会因素是综合的、多层面的,涉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组织的、政策等,所影响的范围涵盖技术本质、技术特征与功能、技术价值、技术选择、技术发展、技术使用等基本方面。正因为如此,在技术创新面临的可能前景或意义上,SST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矛盾和不确定的过程,技术创新不但是一个理性的解决技术的过程,而且它还包括将各种利益主体与必要的资源及技术专家建立起联系的各种经济和政治过程”。技术创新将以何种秩序出现并带来何种价值结果,不能纯粹地从技术特征层面判断,更主要的是要看“谁使用它、谁控制它、用于什么目的、它如何与权力结构相适应、在多大范围内得到传播”。
  显然,从SST理论的核心要义出发,可以认为社会因素是技术创新过程和结果的外在影响变量,社会因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技术创新的实际进程和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最终表现。正因为如此,“解决技术发展不理想的问题就需要从解决社会问题着手”,具体到如何应对技术创新社会成本问题,基本思路是:
  (1)在技术创新价值的构建上,注重有利于技术创新经济、生态、人文完整负荷价值实现的社会关系塑造,关键是确立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观在国家意志、社会统治群体愿望中的主导地位,以确保人们“不是消极地接受技术,而是对其加以改变,将其定型为适合自己的目的”。
  (2)在技术创新的选择上,SST理论将在个别的人工物及其系统的设计中以及在创新程序的方向和轨迹中与生俱来地存在着各种“选择”视为其核心概念,这种选择的偏好正是由社会因素所设定,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其每一阶段对技术每一内容细节都有多种可能性存在,它的发展路径也是可塑的。显然,SST理论的技术选择观强调了“人们在技术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目的、意志和努力”在技术来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的选择倾向决定了什么样的技术会在众多的备选项中脱颖而出,得到使用并不断转移和扩散,每次新的技术选择又会是一次新的反复和螺旋形的社会环境更新过程。具体到如何使技术创新更有益于人类长期发展,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意味着可以按照更广泛的社会目标而不是单纯的经济目标或技术特征选择、干预和控制技术创新路径,关键是如何从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管理的、结构的、消费者的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层面业已形成的技术选择倾向和选择机制人手,打破长期以来循环往复并自我强化的单一发展目标的技术创新环境演化格局,逐步积累生态技术因素,以最终形成有利于生态技术选择机制主导的社会技术环境。
  (3)在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上,SST理论认为,技术发展的社会调节包括社会对技术的发展进行有所侧重的调整、引导和控制,是社会的管理机构尤其是国家政府自觉地、有目的地采取种种社会手段(如对社会资源的特定分配),使技术的发展出现某种预期结果的行为。这表明,在应对技术创新危害问题上,不仅要通过对相关技术的社会需求来推动技术无害化、生态化的发展,而且还要通过社会各要素(包括技术)之间的互动,一方面,为无害化、生态化技术发展提供最优质的资源和条件;另一方面,运用它们形成对不当技术发展的具体制约,即限制什么以及禁止什么技术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危机: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
1.1.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1.3 治理制度实践的滞后
1.1.4 研究的学术基础及其局限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进一步确立对技术创新活动价值分析的多元视角
1.2.2 对社会成本因素的研究是完善技术创新理论的内在要求
1.2.3 有助于增进对治理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实践指导
1.3 研究构想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设计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1.5 若干词义说明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社会成本观
2.1.1 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与技术异化思想
2.1.2 对马克思主义技术异化治理的思考
2.1.3 小结
2.2 西方经济学对本书的理论铺垫与准备
2.2.1 外部性、社会成本及其评价
2.2.2 对技术创新动力与系统学说的一种解读
2.2.3 小结
2.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技术创新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哲学思想
2.3.2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学说
2.3.3 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学说
2.3.4 小结
2.4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的研究回顾
2.4.1 技术的社会形成观视角
2.4.2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三种解决路径

第3章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界定与本质分析
3.1 技术创新的负外部性与技术创新社会成本
3.2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本质分析
3.2.1 技术创新价值体系的失衡
3.2.2 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3.2.3 企业技术创新社会责任的缺失
3.3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特征分析
3.3.1 损失来源与影响范围的多边外部性._
3.3.2 同一技术创新项目外部影响的全过程性
3.3.3 损害的隐蔽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形成的理论分析
4.1 技术创新一社会成本“的路径分析
4.1.1 资源路径
4.1.2 生产路径
4.1.3 产品路径
4.1.4 消费路径
……
第5章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测算
第6章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制度的结构分析
第7章 我国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制度的构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测算技术创新能源消耗综合效应的基础数据
附录2 测算技术创新环境影响综合效应的基础数据
附录3 测算技术创新就业影响综合效应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